摘 要:高職英語教學的原則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要想真正地學好英語達到應用的目的,單憑幾本教材和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在此基礎上進行大量地課外閱讀。針對目前高職生課外閱讀的現狀,在分析深層次原因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英語課外閱讀;高職生;綜合應用能力;現狀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6-0330-02
引言
高職英語教學的原則是“實用為主,夠用為度,應用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過分強調聽說訓練,而輕閱讀教學,重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而輕課外學習的指導和監督。事實上,閱讀是掌握語言知識,獲取信息和提高聽說、寫譯等能力的基礎。從語言學習的規律來看,英語應用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大量的語言習得、輸入和存儲,尤其是大量閱讀的基礎之上的,沒有閱讀,就沒有知識的輸出。在中國現有的學習環境下,閱讀就是學生接觸到可理解性輸入的重要途徑之一。而課堂教學基本以精讀為主,且時間十分有限,因此加強高職生英語課外閱讀意義十分重大,它有助于高職生擴大詞匯量,了解相關的語言文化背景知識,培養語感,開闊眼界,增長見識,從而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一、高職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現狀及深層次原因分析
(一)高職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現狀
受高職院校教學體制和教學設備、教師教學目的和手段及學生自身學識水平和對英語課外閱讀的認識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高職生英語課外閱讀的現狀不容樂觀。如果從質和量兩方面考慮的話,這主要表現在量不足、質量不高。
1.量不足。這主要體現在: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學生少,大多數學生在課后沒有進行英語閱讀;另外即使有部分學生進行了英語課外閱讀,他們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少之又少;同時他們進行英語課外閱讀的途徑少,他們基本上是閱讀一些英文報紙和教材,做一些相關的練習,對現代化的手段應用較少。
2.質量不高。在閱讀量得不到保證的同時,高職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還缺乏計劃性、目的性和自主性,有時他們自己都不清楚應該讀些什么,為什么要讀,怎樣讀。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樣的現狀下,學生進行英語課外閱讀所取得的效果微乎其微。
(二)深層次原因分析
1.重視不夠。無論是學校、教師還是學生自身,對英語課外閱讀的重視不夠。這主要體現在:(1)重聽說,輕閱讀。高職英語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為主,有些教師和學生就簡單地理解為學英語只要能說能寫就行了,說和寫就是應用。事實上,聽說讀寫譯等能力相對獨立而又相互影響。語言學習只有大量的閱讀和獲取,才能促進說寫譯能力的提高。(2)重課堂教學,輕課外教學。有的教師認為把教材教完了,任務完成了,學生考試考好了就行了,至于學生學到了什么他們很少重視。事實上,英語學習光憑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和學生學幾本教科書是遠遠不夠的。沒有大量而廣泛的課外閱讀,學生就無法使從課堂教學中獲得的基本語言知識在實用中得到鞏固、深化、拓展,無法練習閱讀技能,培養較強的閱讀能力亦就無從談起。(3)重專業,輕基礎。有的教師和學生片面地認為高職學習以實用為主,所以十分重視專業學習,而對基礎課程則抱不以為然的態度。他們認為以后能用上英語的機會少,只要專業好以后找個好工作就行了。可是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地深入,越來越多的企業與國際化接軌,同時高職教育的目標是要培養高等技能型、應用型專門人才,對英語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泛。
2.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自主性差。近年來,高職院校的門檻越來越低,高職生的英語成績普遍較低,基礎較薄弱,同時他們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不高,學習英語的目標也不明確。高職生習慣了初高中教師嚴格監管下的學習模式,面對高職院校的自我管理模式,他們有些無所適從,自我控制力不強,學習的自主性欠缺。
3.指導和監督有待加強。通過調查發現,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很少有教師輔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時也只是布置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但課后沒有及時地檢查和監督,這樣即使倡導了學生進行積極的課外閱讀,也只是流于口號和形式。
二、加強高職生英語課外閱讀以提高綜合應用能力的對策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1.教師要轉變觀念,不把過級考試當做是高職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教師要做的不僅是對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自主、有效的閱讀方法,學生也要提高的認識,不能光為了考試而學習,要使英語學習成為內在的需要,從而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只有更自覺地學習,英語的閱讀能力和綜合能力才能得到迅速提高。
2.教師和學生都要認識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及對提高聽說寫譯等綜合能力的作用。在國內外不少學者對這方面都做了研究,證實要想學好英語達到應用的目的,光是學好幾本教科書和有限的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在課后進行大量地學習。如Krashen(1997)說:“閱讀、尤其是課外閱讀,是提高英語能力的有效途徑,你讀得越多,詞匯量越大,寫作就越好,拼寫越正確,當然成績就隨之提高了。課外閱讀對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很有幫助。”
(二)加強基本功的訓練,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針對不同的學生,教師可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如可在開學初先復習最基礎的內容,如語音、語法和構詞法等。教師教學生拼讀規則,糾正學生的發音,學生就可以自己拼讀單詞,記住單詞,擴大詞匯量,詞匯量的擴大將大大有助于閱讀過程的完成,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另外也可以多講解閱讀技巧與方法,如精讀和泛讀的選擇,利用上下文和構詞法猜測詞義等。
(三)多途徑選擇課外閱讀材料
課外閱讀材料的選擇要堅持有趣味性、難易相當、題材廣泛等原則。有趣味性的材料更容易吸引學生去讀;難易相當的材料讓學生讀得懂且能堅持讀下去,太難太易的材料都不適合高職學生;題材廣泛的材料可以讓學生吸收多方面的知識。針對這些原則,高職生可采用循序漸進地方法選擇更可能多的材料來閱讀,可選擇與專業相關的材料閱讀,也可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手段,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進行網上閱讀,擴大閱讀范圍,同時要學會資源共享,一旦找到好的資料,可以相互借閱,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學校也可以訂閱相關的閱讀雜志或期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盡可能寬的平臺。
(四)加強高職生課外閱讀監督
要加強高職生的課外閱讀,提高高職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和監督作用。教師可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課外閱讀大綱,布置不同的課外閱讀任務,建立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定期檢查閱讀的完成情況以及效果,同時還應就其中的問題與學生一起討論解決途徑。只有在師生長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學生真正意識到課外閱讀對學生英語的巨大幫助,才能養成自覺地進行課外閱讀的習慣。
英語課外閱讀,是鞏固課堂教學成果、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擴大知識面、了解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等不可缺少的環節。多數學生想通過課外閱讀來提高英語水平,但存在著無計劃、閱讀方法不當、效果不理想等一系列問題。所以英語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知識和學習方法外,還應熱心地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廣泛地接觸各種真實的語言材料,培養他們的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閱讀實踐中擴大詞匯量,鞏固已學知識,積極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和和閱讀經驗,提高閱讀能力。只有這樣,學好英語才能成為學生內在的動力,學生才能靈活運用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潘明霞.關于建立大學英語課外閱讀督導體系的思考[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5,(2).
[2] 蔣敏紅.培養英語專業學生課外英語閱讀的自主性[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2).
[3] 劉宏君.淺談英語課外閱讀的價值與應用[J].遼寧師專學報,2008,(3).
[責任編輯 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