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西藏自治區1978—2008年間官方統計數據,對比分析西藏城鄉居民絕對收入差距、相對收入差距以及在此期間所呈現出的特征,進而運用時間序列分析法與趨勢外推法對未來十多年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行預測,最后得出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將影響西藏經濟的持續發展、社會的穩定、西藏統籌城鄉發展的進程以及小康西藏目標的實現與和諧西藏的建設。
關鍵詞:西藏;城鄉收入差距;變動模型;社會影響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6-0143-04
城鄉差距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存在的普遍現象。中國在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城鄉差距的不斷擴大。西藏是中國西部一個典型的欠發達民族地區,城鄉差距尤其突出,城鄉居民收入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這已成為制約西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瓶頸。因此,分析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產生、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影響,對于縮小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統籌西藏城鄉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收入差距概述
收入差距是歷史上任何國家都存在的、不可避免的普遍現象,只要一個國家沒有在全國范圍內按照統一的標準實行單一的平均分配方式,社會成員之間就必然存在差距,只不過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經濟制度、經濟政策尤其是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等因素的不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的大小程度、形成原因以及解決對策也會有所不同。
要研究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問題,首先要界定收入差距這一概念。所謂收入差距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不同地區、不同行業或同一地區、同一行業內部不同社會成員之間按照同一貨幣單位或實物指標所表示的人均收入的數量差別。根據定義可得知城鄉收入差距是指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之間的收入差別。收入差距分為絕對差距與相對差距兩種,城鄉居民收入絕對差距是指以同一貨幣單位或實物指標表示的人均收入絕對數的差距,其計算為:城鄉收入絕對差距=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它可以衡量城鄉居民之間的富裕程度;城鄉居民收入相對差距是指以同一貨幣單位或實物指標表示的人均收入比重、比值或相對份額表示的收入差距,是城鄉居民之間人均收入的相對比重的差別,其計算為:城鄉居民收入比=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是衡量收入差距大小的主要指標。
居民收入從數據來源看,主要指經國家和各省市統計局公布的各種公開統計資料,一般來自官方組織的各種居民家庭調查。城鎮居民的收入主要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與財產性收入,農牧民的收入從其來源看,主要包括非農產業的工資性收入(勞動者報酬)、家庭經營收入、轉移性收入與財產性收入。目前,衡量城鎮居民收入水平主要采用的指標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農村居民收入水平采用的指標為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衡量城鄉收入差距的指標主要是國際上通用的基尼系數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重等。基尼系數是20世紀意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根據洛倫茨曲線提出的判斷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標,基尼系數在0與1之間取值,收入分配越平等,基尼系數越小,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基尼系數越大,對于城鄉收入差距來說,基尼系數為1時,城鄉居民收入絕對不平等,當基尼系數為0時,城鄉居民收入完全相等。本研究所選擇指標為兩個:城鄉居民絕對收入差距與相對收入差距。
二、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實證分析
城鄉差距是國家、政府和社會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也是農村發展研究的熱點問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是反映城鄉差距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論文以其為切入點,以1978—2008年西藏城鄉統計年鑒[1]相關數據為研究對象,利用西藏官方權威數據對西藏三十多年城鄉收入進行實證對比,并分析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所呈現的特征。
1.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絕對值呈擴大趨勢。近年來,西藏城鄉居民收入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如圖1所示):西藏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一直呈現不斷快速增長趨勢,從1978年的565元到2008年的最高點12 477元;而西藏農村居民純收入也從1978年的175元增長到2008年的3 176元,但增長趨勢緩慢。西藏城鄉居民收入的絕對差距從1978年的390擴大到2008年的9 301,差額不斷增長,雖然西藏農村居民收入與城鎮居民收入絕對值逐年都在增長,但絕對差距也在不斷擴大,西藏城鄉居民絕對收入差距呈現不斷擴大趨勢。
2.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增幅差距擴大,并且西藏城鎮居民收入差距的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西藏農牧民收入的增長幅度。通過計算可知,西藏農村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大多數情況下要低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并且城鎮居民增長速度在某些年呈跳躍性特征,如1994年高達140%以上,2007年高達120%以上,近年來,西藏雖然農村居民收入年增長速度略高于城鎮居民年增長速度,但由于西藏城鎮居民收入基數大,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絕對值仍然非常大,2000年以來,這一數值均高于5 000,2008年接近1萬。
3.由圖2可以發現,西藏城鄉收入系數比總體上經歷了不斷縮小再擴大再縮小的過程。在1996年與2002年分別達到城鄉居民收入比兩個新高:5.16與5.1,從2002—2005年,城鄉收入系數比出現了減小的趨勢,主要原因在于黨和國家頒布的一系列支農惠農政策以及全國各省大力支援西藏發展的積極效果,但與全國城鄉居民收入系數相比,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05年后又出現了回升。根據世界銀行有關報告指出,目前世界上多數國家城鄉居民收入系數為1.5,這一比率超過2的極為罕見。從圖2可以發現,西藏這一比率除了三年外均遠遠超過國際警戒線2。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無論是從歷史過程看還是從現狀看,它都非常嚴峻。
三、西藏城鄉居民收入變化趨勢預測
1.西藏城鄉居民收入變動模型[2]。以西藏1978—2008年城鄉居民收入為觀測值,現分別對其各年居民收入的時間數列進行回歸分析。根據西藏1978-200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時間序列,可擬合出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變化圖及趨勢圖(如圖3所示)。
圖3中二階方程為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變化趨勢圖,即y=14.09x2-85.158x+715.48(1),其中,x代表年份序號(1978年為1,依此向后推,2008年為31),y表示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圖中可看出R平方為0.9841,說明擬合效果非常好,我們可以利用方程1對未來十多年西藏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進行預測(見下頁表1)。
同理,我們也可根據西藏農村人均純收入的時間序列進行曲線回歸分析(見下頁圖4)。
由圖4可知,西藏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變化趨勢曲線方程為:y=207.4e0.0829x(2),其中,x代表年份序號(1978年為1,依此向后推,2008年為31),y表示西藏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圖中可看出R平方為0.9819,說明擬合效果非常好,我們可以利用方程2對未來十多年西藏農村人均純收入進行預測(見表1):
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一是預測到2020年的原因:這是實現建設小康社會計劃的最后一年,黨在十六大報告中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預測未來十年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動趨勢以及分析影響因素,對于提高西藏城鄉居民收入的水平,有效抑制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促進西藏城鄉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二是對于城鎮和農村擬合曲線選擇,主要是比較R平方以及根據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選擇的。如果城鎮與農村同采用指數進行回歸分析,那么城鄉收入差距之大已超過人們的想像,并且城鎮二項式R2=0.9841>指數R2=0.9814,說明城鎮二階函數的曲線與樣本的實際觀察值擬合的較好,而農村按指數曲線進行擬合,R2=0.9819,擬合效果最好,因而城鎮選用二階式而農村選用指數,在此情況下我們來分析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
2.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變化趨勢預測分析(2009—2020)。在1978—2008 年間,西藏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同期,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0.14%,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絕對差距以每年11.12%的速度在增長,假如在未來十年內(2009—2020 年),西藏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率能夠繼續保持這一增長速度,那么西藏城鄉居民絕對收入差距將如何發生變化呢?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模擬,結果(見圖5):
從圖5可看出,2009年,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9 477,2015年為12 987,2020年為15 783,2020年的為2009年的1.67倍。
從表1中可看出,2009—2020年西藏城鄉居民收入比雖然會呈現出比例不斷縮小的過程,并且最終會相對穩定下來,但是這些比值均大于3,遠遠高于國際警戒線2。
由以上預測分析可得出:西藏未來十多年無論從絕對差距還是從相對差距來看,西藏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都是非常嚴峻的,這將會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城鄉居民收入存在一定差距對西藏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它可以促進城鄉居民互相競爭,會激發人們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積極性,提高效率,共同提高收入,促進城鄉的發展與進步,但如果城鄉居民長期存在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并且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終導致收入差距懸殊,那么這種差距會使大部分居民尤其是農村居民感到沒有公平也沒有效率,最終會影響到西藏社會的穩定,影響西藏統籌城鄉發展的進程,影響西藏上康目標的實現,影響西藏和諧社會的構建。
總之,如果無視城鄉收入差距的存在和繼續擴大,或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政策,西藏城鄉收入差距將會對整個社會的持續、穩定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和威脅,因此,西藏地方政府必須制定一系列的有效政策或措施,縮小西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促進西藏經濟、社會、人口的穩定與和諧。
參考文獻:
[1] 武建華.西藏統計年鑒[K].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105-130.
[2] 岳冬冬.楊凌示范區城鄉收入差距變化趨勢研究[D].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8:17-21.
[3] 倪幫貴.小康西藏[M].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395-396.
Changing Trends of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ibe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Impact
WANG Juan-li
(School of Management,Tibet Nationalities Institute,Xianyang 712082,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official statistics between 1978—2008,firstly,compared the absolute income gap,the relativ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ibet,and during this period shows the characteristics,secondly,using of time series analysis predicts the next ten years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Tibet,finally,i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will be large,it will affect the Tibet’s sustain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stability,impact the coordination of rural and urban development process in Tibet, the achieve of Tibet well-off and harmonious Tibet’s construction
Key words:Tibet;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the model of changing;social impact
[責任編輯 陳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