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旅游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程中作用突出。唐山是一座典型的資源型工業城市,為實現城市轉型,我們把旅游業列入唐山市七大主導產業之一。隨著旅游需求的變化,旅游業發展呈現一些新趨勢,唐山旅游業的發展,應順應趨勢,完善政策,開發利用好旅游資源,促進唐山旅游業發展。
關鍵詞:唐山;旅游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59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6-0179-02
一、旅游業的發展趨勢
1.新興行業不斷涌現。隨著旅游需求的日益復雜化和多元化,旅游供給也呈現多元化格局,表現為新的業種不斷涌現,以滿足旅游者日益增強的對新興和新型旅游產品的需要。近年來,在市場作用下,隨著觀光旅游產品獨占鰲頭的格局被完全打破,一些新興的旅游產品,如休閑度假旅游產品、會議展覽旅游產品和文化娛樂旅游產品開始出現和發展,導致與之相對應的休閑度假產業、會展旅游業、旅游文化產業和旅游房地產業等新興行業不斷涌現,這不但壯大了旅游產業的規模,而且豐富了旅游產業的內容。
2.旅游業與其他行業的相互滲透和融合加強。近年來,旅游業態復合化的趨勢,正是建立在旅游業與國民經濟其他行業相互滲透和融合的基礎之上的。旅游業態復合化的趨勢有兩種表現:首先是旅游業向國民經濟其他行業滲透和融合,產生了新的旅游業態。如旅游業向工業和農業滲透,形成了工業旅游和鄉村旅游;旅游業向教育業滲透,形成校園旅游和修學旅游;旅游業向生態建設與環保業滲透,形成生態旅游等等。其次是國民經濟其他行業向旅游業滲透和融合,一方面促進了旅游產品的創新,另一方面則是極大地推動了新型產業形態創新的制度供給。如銀行業向旅游業的滲透,既推動了旅游風險投資的增加和旅游產品的開發,也促進了旅游信用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保險業向旅游業的滲透,降低了旅游企業經營行為和旅游者決策的風險,有力地保證了旅游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兩者都從技術和制度等層面提高了對旅游業發展的支撐和保障能力。
3.科技的發展助推旅游業新型業態的產生。近年來,網上旅游和電子商務的興起和發展,特別是一些諸如“E龍”和“攜程”等在線旅游服務網站的建立和營運,既昭示了新型旅行社業態的萌芽,也對傳統旅行社業態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是信息技術催生新型旅游業態的典型案例。攜程是IT技術和旅游業結合應用的典范,在許多方面都保持領先的優勢。如,攜程旅游度假產品可實現數據庫自動生成和價格實時更新;地面服務供應商訂單聯網確認系統——V-Booking系統,能對接送服務、包車、觀光游、景點門票、導游服務、旅游地圖等地面服務進行管理;商業智能(BI)可以對已有的客戶行為進行研究與開發,力圖實現從為客人提供大規模、可復制的標準化服務向群分化服務過渡。
4.各類旅游企業集聚形成旅游企業集群。旅游集聚經濟的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旅游經濟本身的集聚,表現為以旅游者為中心,圍繞旅游產業鏈而建立起來的綜合服務功能強大的旅游企業集群;二是服務于旅游經濟的關聯企業的集聚,表現為大量現代服務業,如金融、保險、證券、房地產、郵電、通信、策劃、咨詢、法律服務、中介服務等企業圍繞旅游業形成企業集群,從而使旅游集聚經濟成為一個相當綜合而復雜的產業聚集體。旅游集聚經濟,特別是旅游企業集群的發展,不但顯著地改變了旅游產業的空間組織,進一步提高了旅游業的產業關聯度,更重要的是,實現了旅游經濟本身的繁榮并通過“旅游搭臺、商貿唱戲”的方式推動了國民經濟的綜合發展。當前及今后,旅游集聚經濟的形成及其功能的完善與否在一定意義上已成為檢驗特定區域旅游業態素質和旅游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二、唐山發展旅游業的有利條件
1.豐富的旅游資源。唐山背山面海的地理格局、復雜多樣的地貌類型和特有的地方歷史文化,造就了多種極具特色的旅游資源。目前,唐山市的旅游資源分為三大板塊,第一大板塊是北部長城度假旅游區,這是一條以逶迤蜿蜒的古長城為主線的自然風景區,世界文化遺產清東陵是世界上現存體系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帝王陵墓群,潘家口、大黑汀水庫旖旎的山光水色與古老的長城交相輝映,還有景忠山、鷲峰山、湯泉、青山關、靈山、白羊峪等一系列旅游景區;第二大板塊是南部濱海休閑旅游區,革命先烈李大釗故居和氣勢宏偉的李大釗紀念館已經成為享譽全國的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樂亭“三島”為代表的沿海島嶼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絕好去處,正在建設的曹妃甸深水港,不僅將成為中國北方最具潛力的工業園區,而且也將成為旅游大港;第三大板塊是以城市為載體的文化科普旅游區,近現代工業旅游資源和地震遺址、抗震紀念館等科普旅游資源得天獨厚,“不食周粟”、“老馬識途”、戚繼光“改斗”等歷史典故引人回味,評劇、皮影、樂亭大鼓“冀東三枝花”影響廣泛,陶瓷、京東板栗、遷安宣紙、海產品等特色產品享有盛譽,這些都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
2.良好的區位基礎。唐山西部毗鄰的北京、天津經濟發達,是中國主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重要的旅游客源產出地。與唐山市接壤的承德、秦皇島是河北省重要的旅游城市,從空間結構上看,唐山正處于人口稠密、經濟發展速度快、旅游消費能力強的經濟區域以及旅游中心城市相互吸引和相互輻射的交錯地帶,正處于環渤海地區的核心腹地。同北京、天津構成了聞名遐邇的“金三角”地帶,正在形成京津唐一小時交通圈。該地區擁有2億人口的消費群體,市場容量占中國大陸總量的10%以上,是中國市場容量最大、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京津地區是人口文化素質較高的人群聚集區,北京和天津是國際性城市,也是旅游集散中心,大規模的人員流動為唐山旅游業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市場,旅游消費的市場空間無限。
3.便利的交通條件。唐山交通四通八達,唐山港已經與國內外12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躋身全國港口二十強。京哈、京秦、大秦三條干線鐵路和G102、G112、G205三條國道穿境而過,京沈高速公路、唐津高速公路、唐港高速公路和唐山西外環高速公路交織成網,大大縮短了與京津的時空距離,環城立體互交,構成了現代化交通網絡,形成了“O+X”型的高速公路主骨架和“四縱四橫”的干線公路網絡,并在全省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車。至2009年底,全市公路通車里程已達到13 459公里,密度99.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64公里,密度達到3.44公里/百平方公里,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便利的內外部交通網絡為唐山旅游市場的開拓和旅游產品的輸出創造了有利條件。
三、順應趨勢,把握重點,促進唐山旅游業發展
1.抓好項目建設,開發旅游休閑產品。按照北部長城、中部市區、南部濱海三大旅游板塊的空間布局,推進清東陵旅游區、唐山灣國際旅游島休閑度假區、市區文化休閑體驗區等六大集聚區建設;加快灤州古城、曹妃甸龍島等重點項目建設;推出清東陵世界文化遺產游、遷西鄉村休閑游、灤南北美風情水城旅游、文化名城、生態水城體驗游、遷安濱河城市觀光游及生態休閑綠道游、樂亭海濱海島游和南湖休閑假日游等主題線路;以中國近代工業博物館為龍頭,打造中國動車文化廣場等工業旅游精品;挖掘評劇、大鼓、皮影等特色文化,積極培育旅游演藝等旅游業態。
2.拓展客源市場。對京津及周邊中心城市重點開發自助游和散客市場,對中遠程市場實施重點客源城市的“點對點”營銷;借助陶瓷博覽會、評劇藝術節等重大節慶活動開展旅游宣傳;提升唐山旅游宣傳周、金秋旅游活動月、觀花節、采摘節等旅游節慶活動檔次:加大“走出去”宣傳力度,策劃主題宣傳活動,利用國際、國內旅交會,中國旅游產業節推介唐山旅游;聯合承、秦推出承、唐、秦京東旅游環線精品線路。
3.完善旅游交通設施。交通,是旅游的大動脈,知名的旅游城市無不具有方便、快捷的立體旅游交通網絡。鐵路交通方面,我們應加強同北京、天津各大火車站的聯系,增加車次,增強旅游服務功能。同時加快城際鐵路建設,充分釋放唐山的旅游區位優勢。公路交通方面,應實現橫向盤活,縱向聯動。尤其要高標準建設長城旅游路,形成西連北京平谷、天津薊縣,東接盧龍、撫寧、秦皇島的跨區域旅游產業輻射帶,并改善景區至干線公路、景區與景區間連接線的交通狀況,提高可進入性、串點并線的順暢性。航空交通方面,應大力加強唐山機場同國內旅游熱點城市的機場聯系,開辟航線、開展包機,互送客源,構建輻射全國主要旅游城市和環渤海區域支線航空網絡。水路交通方面,謀劃建設唐山港旅游客運碼頭,開通海上客運旅游航線。
4.構建旅游運營體系。鼓勵有條件的旅行社向集團化發展,鼓勵中小型旅行社走專業化發展之路,鼓勵旅行社與國際國內著名品牌合作,連鎖經營。大力推進星級酒店建設,注意引進國際知名酒店管理品牌,提高酒店服務水平。與此同時,還要注意鼓勵發展經濟型酒店、度假村、商務會所、汽車旅館、鄉村客棧、汽車露營地等多種類型的面向大眾消費的住宿設施。另外,一定要大力建設旅游咨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積極培育咨詢、服務、集散功能走向綜合化、集約化、集團化。加強旅游紀念品、工藝品開發,建設旅游購物場所,提升旅游消費水平和產業產出能力。
5.強化對旅游業的政策支持。一是政府主導。旅游是綜合性產業、系統性工程,單靠旅游管理部門難以為繼,必須大力實施政府主導。各級政府應樹立強烈的加速旅游業發展的政府意志,高度重視旅游業的改革與發展,將其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有關工作協調機制,加強對旅游業發展的指導和協調。通過行政手段,對旅游業優先配置資源要素。進一步加大對旅游業的投入,主要用于重點旅游項目基礎設施建設,編制旅游發展規劃,加大旅游宣傳促銷力度,扶持旅游企業做大做強,著力推動知名旅游品牌和精品線路建設等。新聞媒體要全力支持,大力宣傳推介唐山旅游,擴大唐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二是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硬件上,主要是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包括完善與旅游景區(點)配套的基礎設施,優先建設連接旅游景區(點)的道路,在主要旅游城鎮和景區(點)建設游客服務中心或接待站點,在機場、車站、高速公路、碼頭和市區主干道及主要景區(點)設置規范的旅游標志牌等。軟件上,主要是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推動完善旅游服務質量監督管理體制,加大旅游投訴處理、旅游市場執法力度,加快推進旅游行業標準化建設。強化旅游安全監管,營造安全旅游環境。全力推進誠信旅游,推行優質旅游計劃,加強旅游行風建設等。
[責任編輯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