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個教練教出的小球手
“包括鄭教練在內,我有6個教練!”7歲的熊熊一邊扳著手指數數,一邊驕傲地介紹自己的教練班底。他從4歲半就開始練習高爾夫球,教練不僅有成都的,還有來自韓國和美國的。“美國的老師是比賽型的,韓國的是力量型的,鄭老師嘛,技巧型的,他最近一直教我的課程就是:‘腳不要動不要動不要動!’”
因為爸爸是個高爾夫迷,熊熊很小就跟著爸爸到球場玩耍。終于有一天,“我在思考了很久以后向爸爸媽媽提出了要學習高爾夫的申請。”問及其糾結的原因,熊熊的回答可愛得令人忍俊不禁,“因為夏天下場地打球太熱了,我受不了!”
熊熊如今在不同的高爾夫球場練球,除了每周至少會上一堂課外,其他時間都在離家近的場地自己練習。畢竟,即使高爾夫球已經開始普及,但大多數家庭仍然不具備在家上課或者打球的條件。“一般是提前給教練打電話預約,然后就過來,打完球回家還得寫作業。”他指了指頭上的小帽子,興奮地告訴記者,這是一位叫做格雷格的美國教練送給自己的禮物。他并不習慣上只有一個老師的課,“每個教練都有自己的長處,把優點全部教給我,這不是很好么?”
雖然小小年紀,但熊熊在高爾夫上顯得相當專業。他參加過西南地區的兒童高爾夫球賽,拿過第4名,是成都賽區的冠軍。他的最好成績是106桿,還打進小鳥球(高爾夫球術語,指球手在一個球洞上獲得了低于標準桿1桿的成績),這樣的成績對于7歲的孩子來說,相當不錯。一提起球,他就蹦蹦跳跳起來,記憶里唯一不開心的事是:“我曾經和爸爸比賽,但他總是會漏看我的成績,還故意把我的桿數說錯,氣死了。”
最喜歡上的課:教練教我折飛機
讓一個7歲的小男孩規規矩矩地揮桿和推桿,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如何在教授技巧的同時保證孩子的安全,也是教練需要操心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鄭教練并不鼓勵家長到現場“督戰”,因為一旦有親人坐在場邊,孩子往往會有依賴性。
對于教小朋友高爾夫,鄭教練最大的心得是:球技不是第一位,最重要的是幫他們學會集中注意力,學會自律,學會在遇到困難時不要放棄。頭兩個月,他絕不會帶學生下場地,練力量,只是進行基本的揮桿訓練。高爾夫的揮桿姿態極優雅,揮桿也是打好球的基本功。當然,重復地進行揮桿總會耗盡孩子的好奇心和耐心,當孩子變得焦躁甚至耍起脾氣,他會立刻用其他的教學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然也有兇過,但不是一味地向孩子發脾氣,而是嚴肅地告知對方我生氣的原因,為的是讓孩子進一步與自己溝通。”
在問及熊熊最喜歡的教學項目是什么時,本以為他會脫口而出“下場地比賽”,但他卻調皮地說道:“美國教練曾經教我怎么折飛機,然后在草坪上丟飛機!”鄭教練笑著補充:“這就是轉移注意力。”
出鏡教師:鄭祥 高華晟高爾夫學院總監、總教練
出鏡學生:熊熊男7歲的高爾夫愛好者
師生關系:半年
家教成本:
購買設備:球鞋、手套、整套高爾夫桿最低需5000元。
學費:500元一節課,套課為4000元/10節課,每周至少上1次。
場地費:免費提供3盒球,之外需支付30至100元的練習球費,若在果嶺練習50元/小時。入會則免費。
方式:一對一教學
家長意見:“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是孩子喜歡的東西,我們都會支持他去學。他現在還小,學業壓力不大,但即使是到了初、高中功課繁重的時候,我們也絕不會勉強或強迫他去做什么。 ”
TIPS媽媽有“問題”
★解惑專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兒所長 孫宏艷
1997年成都高考狀元、旅美先鋒音樂人向亦裴的父親,竹笛演奏家 向曉東
Q:如何平衡孩子的學業和興趣間的關系?
向曉東:這個有比較明顯的參考,比如學業的成績可以較直觀反映孩子目前的學習情況,所以家長也比較好了解。對于一定年齡的孩子,有必要跟他做一些溝通,是否要調整一下兩件事情所占的比例,是否暫時有一些其他的安排。向亦裴當時自己調控得比較好,學習和音樂兩方面都沒有耽誤,高考之前也在搞音樂,并沒有像其他的學生一樣,要放下所有事情全部精力都放到學習上。有時候孩子自己其實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如果出現這種問題,要給予合理的引導。
Q:孩子好動,總會有各種興趣愛好,家長愿意支持孩子的興趣,但是是全部滿足,還是有選擇性地挑選?如何挑選?
孫宏艷:全部滿足肯定是不可能的,第一需要大量的金錢,第二需要大量的精力,這對孩子和家長來說都不可能達到。這個就跟上面講到的國外的例子有些相似,小孩子興趣廣泛也是一種年齡特性,而且可能對很多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不能好好地堅持,所以家長需要通過了解和一定的時間判斷出孩子真正的興趣所在,所以家長不要只是一味地埋怨孩子為什么半途而廢,因為孩子也在一個尋找和定性的過程中。
出鏡教師:羅蕾 旅荷豎琴大師
出鏡學生:民雨可 女四川音樂學院畢業學生
師生關系:2年半
家教成本:
豎琴一把:20萬元
學費:120元/小時至500/小時不等,每周至少學習3天。
方式:一對一教學
家長意見:“在很長時間里,我們一直用陳舊的理念逼孩子做不喜歡的事,豎琴是她自己選的,并且她學習得那么快樂。從什么都不懂,到彈出節奏和連續的曲子,到越來越嫻熟,這是我看到的進步。羅老師很有藝術風度,她的教學理念讓我后悔之前采取了扼殺孩子個人意志的、殘忍的教育方法。”
TIPS媽媽有“問題”
★解惑專家★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兒所長 孫宏艷
1997年成都高考狀元、旅美先鋒音樂人向亦裴的父親,竹笛演奏家 向曉東
Q:對于藝術類的培訓項目(尤其是非考級的或普及度不高)的,有什么驗收標準?
向曉東:這些需要家長也做一些專業的研究,對于我來說,因為我本身也是搞這些工作的,所以在看孩子的學習效果時,就會心里有數。如果說家長在請家教之前什么都不懂,就專門挑貴的、偏的那些學習內容,那真的是不好評估。
Q:很多留學回來的老師帶回了國外先進的教育理念,孩子很開心,但家長應該怎樣去適應這些與國內教育模式截然不同的理念和方式?
孫宏艷:首先家長要跟老師先溝通,因為外國的不一定是不好的。其實,國外回來的老師教育理念里也有很多好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可能會有跟我們的規則理念會發生沖突的時候,這就需要家長有良好的事先溝通和一些必要的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