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孩子變為父母,一路磕磕絆絆,以至于在有了自己的孩子后,總是想給TA最多的愛。父母對孩子的愛永遠是無私的,然而,一些愚蠢的“愛”卻可能成為傷害孩子的武器。在這里,我們搜集了因父母的“愚蠢”行為而導致悲劇的案例,這個過程,痛心又無奈。
>>>引子
微博曬幸福 兒子遭綁架
2011年10月31日,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刑警溫秀榮發布了一條“警醒”微博:“總看到家長們自豪地將孩子的圖片作為微博頭像,微博里面總會提到自己孩子的名字,提到幼兒園或學校名字,圖片經常會暴露自己居住的小區。其實以此很容易匯總出來孩子的名字、家庭住址、學校、相貌、家長從事的工作。希望家長們能意識到這些是孩子的重要隱私,要掂量后再發帖。”這條微博截稿子前為止已經被轉發了40000余次。
事實上,在這條微博出現前的2009年,成都市青白江區就發生過一起因家長在微博上曬幸福,導致孩子被綁架的案件。小學生小磊(化名)被學校獎勵了一朵小紅花,小磊的媽媽把小磊胸戴小紅花在班級門口拍攝的照片發到微博上,卻被跟小磊家同小區的混混利用,導致小磊在學校門口被綁架。
結合小磊事件和南京刑警的這條微博,不少網友紛紛發表留言,爭論這種家長因為愛而帶來危險的行為,部分母親則急忙刪除了網絡社交工具里一切可能暴露自己和孩子的信息的內容,“作為母親,我想與朋友一起分享孩子成長的點滴趣事,沒想過這樣做還會給孩子帶來危險。”一位名叫zzysunflower的網友這樣說道。
800萬種死法,并不只是小說
兒童安全,這是每一個父母,甚至每一個成年人都在關注的問題。然而,每一年的多起兒童受傷或死亡案件里,都有來自父母直接、間接的原因。以下的案例悲哀而令人痛惜,愿能為各位父母敲響警鐘。
小小藥丸奪去生命
兒童意外傷害中,因異物卡喉、嗆水、嗆奶等因素導致的窒息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目前我國14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中,窒息約占9.35%。而這其中很多悲劇之所以發生,卻是父母的“愛”。
案例一:2011年1月25日,湖北陽新的李女士因患有肺炎、肺氣腫11個月大的寶寶不肯吃藥,心急之下竟用筷子硬往喉嚨里塞,中藥丸嗆進孩子支氣管,寶寶險些窒息喪命。(據《長江商報》)
案例二:2011年11月1日,山東省濟寧市1歲多的孩子強強(化名)感冒了不愿意吃藥,媽媽竟捏著孩子鼻子給他吃藥,結果孩子把藥誤吸到肺中造成窒息。幸好搶救及時,孩子恢復了正常呼吸。(據《齊魯晚報》)
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
在教育觀念越加開放的今天,很多父母已經學會了“放養”孩子,給孩子空間讓TA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過在給予其自由天地的同時,你是否少了些謹慎?別到悲劇發生,才感嘆:是我給你自由過了火。
案例一:2009年6月7日下午,趙先生年僅6歲的小女兒樂樂像往常一樣在小區林陰路上練習輪滑,當滑到人行道盡頭準備越過時,由于速度較快,樂樂失去平衡,頭部撞到了人行道旁的花圃沿上,當場昏迷。根據全球兒童安全網絡統計,在美國,2004年有超過4萬多的兒童因滑輪運動受傷而需急救。而在國內,此類意外的發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據《新聞晨報》)
案例二: 2011年10月23日中午12時許,杜楊洋在自家商店門前玩耍時,被附近建筑工地一輛大型泥頭車撞到,當場死亡。事發時,男童母親在店里忙生意,父親不在家。(據《南國都市報》)
一味保護等于傷害
護犢心切,我們可以理解,但有時候,父母會因為愛孩子,保護孩子,而做出一些也許自己都無法理解的愚蠢舉動,到頭來,卻事與愿違,讓保護成為了傷害。
案例一:2011年3月31日,24歲留學生汪某在上海浦東機場因留學費用等問題與母親發生爭執,遂從包內抽出兩把尖刀,對身后毫無防備的母親頭部、手臂、腹部、背部多處進行砍、刺,致母重傷。在汪某被警方刑拘后,憤怒無比的汪某母親卻稱兒子“勤勉、懂事”,刺傷自己是因為“精神不正常”,以此企圖為兒子擺脫牢獄之災。(據《廣州日報》)
案例二:2006年7月,固原市官亭鄉一16歲的少女被強奸,為了替女兒討回公道,家人竟決定通過保胎的方式提取證據,以此懲治“惡魔”。(據中廣網)
家,安全么?
如今的父母很難像以往那樣,與孩子朝夕相處,即使是在家中,也會被各種瑣事攪亂,忽視孩子的安全。
案例一:2011年10月4日下午,家住成都市大石西路附近的王先生2歲大的小女兒通過梳妝臺爬上窗臺,一下就從12樓墜落下去,雖經過醫護人員搶救,可孩子依然離開了這個世界。(據《成都商報》)
案例二:2011年10月15日下午,男孩川川被發現死在家中的門縫里。他的脖子上套著紅領巾,紅領巾系在門把手上。成都軍區總醫院急診科主任徐貴森猜測,川川的紅領巾勒住了他的頸動脈。如果兩側頸動脈都被阻斷了的話,就會影響大腦供血。大腦在缺血的情況下,耐受力只有4分鐘,超出4分鐘,就會導致腦死亡。川川的媽媽王洪珠(音)說,事發時,她在上廁所,兒子在外等她,母子倆還對著話。久久聽不到兒子的回音,她沖出廁所時,兒子已沒了聲息。(據《華西都市報》)
案例三:美國政府自2006年以來接獲了至少5起死亡和16起窒息事件,都與窗簾有關。另外,自2001年以來發生與卷簾百葉窗有關的至少3起死亡意外后,數以百萬計的窗簾和百葉窗已被召回。(據《寧波晚報》)
TIPS:在國外,“愚蠢”父母必須被懲罰
美國:疏于照顧孩子會喪失監護權
美國法律規定,不得讓不滿12歲的兒童脫離監護獨處,否則“后果很嚴重”。一些年幼兒童的身上會安裝GPS定位設備,如果兒童遠離父母1米之外,設備便會自動報警引起家長注意。曾經有一對瑞典夫婦帶著孩子去美國旅行,可能覺得咖啡館里的空氣不好,于是將嬰兒車留在櫥窗外,結果被逮捕并面臨剝奪監護權的訴訟,還鬧出外交風波來。
加拿大:各省都有兒童保護法
加拿大除聯邦政府有兒童保護法以外,各省也都有自己的兒童保護法。加拿大還有許多保護兒童健康的社團組織,這些組織共同開發出兒童健康記錄卡,卡上記錄了孩子的接種疫苗記錄、就醫情況、以往過敏史、受傷史、家族病史等重要健康資料,對孩子遇到突發事件,如食物中毒、急性外科創傷等意外傷害需要接受治療時非常有用。
澳大利亞:設兒童獨立代表人制度
澳大利亞《家庭法》以“父母責任”的概念取代了“監護權”,更加強調了父母對子女負有的義務,淡化了父母對子女所享有的權利。澳大利亞特別設立了兒童的獨立代表人制度,獨立代表人代表兒童出庭以為其爭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