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常德市城市綠化水平,通過闡述在園林綠化中推廣應用鄉土植物的重要意義,在充分調查了目前常德市鄉土植物的應用現狀基礎之上,分析了鄉土植物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產生的原因,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推廣應用鄉土植物的6條建議。
關鍵詞:鄉土植物;園林綠化;推廣應用;常德市
中圖分類號:S73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1-2269-03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ive Plants for Urban Landscapingin the City
of Changde
WU Zhi-ming,XIANG Guo-hong,GU Zhen-hua
(Chang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Changde 415000,Hunan,China)
Abstrac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urban greening in Changde city,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were analyzed based on fully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ent native plants application in Changde city, and 6 pertinent suggestions about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tive plant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native plants; landscaping;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city of Changde
鄉土植物是指原產于本地區或通過長期引種、栽培和繁殖并證明了已經非常適應本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并且生長良好的一類植物[1]。隨著經濟和城市的快速發展,人們認識到環境特別是居住環境和城市環境的重要性,也特別重視園林綠化。但在城市綠化的過程中,人們打破了植物在自然界的分布規律,大量的應用異地樹種,片面地追求新、奇、特、異的景觀,從而導致植物生長不良,達不到決策者和設計者的綠化效果,這又使人們反過來強調應用鄉土植物。
目前,各地都普遍認識到應用鄉土植物的重要性,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又發現有很多困難,使得大多數地方鄉土植物的推廣應用只停留在口號宣傳上。為了弄清楚這一現象,筆者在詳細調研湖南省常德市應用鄉土植物情況的基礎上,從意義、規劃、設計、施工、科研、養護、成本等各方面進行了探討。
1推廣應用鄉土植物的意義
1.1大量應用鄉土植物可形成地方特色景觀
在自然界中,由于氣候特別是溫度的影響,使得植物在地球表面分布極具地域性,每個地區都有幾種甚至很多種代表性植物,這實際上也使各地的植物各有特色,若各地建立起具有本地特色的、穩定的植物群落,從而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并成為城市特征識別的重要標志,就能避免當前全國各地綠地景觀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的狀況。
常德市地處亞熱帶,自然植被群落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域,這類森林由常綠闊葉樹種組成,其中以殼斗科、樟科、木蘭科、山茶科、金縷梅科為主;喬木以青岡屬、栲屬、石櫟屬、楨楠屬、楠木屬等為常見;灌木中也多見常綠種類,常見的有鵝掌紫屬、冬青屬、杜鵑等;草本中有常綠的蕨類;林類一般都有藤木和附生植物,在山地背陰或避風面,樹干上附生的苔蘚非常普遍。該植物群落中竹林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因此在常德市城市綠化中推廣應用鄉土樹種便可形成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群落這一地方特色景觀。
另一方面,中國園林的最高境界是“雖由人做,宛自天開”和“師法自然”,而作為重要造園材料的鄉土植物的大量合理使用則是達到這一境界的有效手段。
1.2應用鄉土植物可提高綠地植物成活率,確保綠化景觀
一般來說,鄉土植物是本地的物種,是自然長期選擇的結果,對當地的土壤、氣候條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所以易于栽植成活,且長勢很好,容易形成預期的景觀效果。
近幾年,常德市綠地流行栽種屬熱帶雨林特色的棕櫚科植物,比如蒲葵、海棗、椰子等,但因耐寒力不夠,一到冬天要么凍死,要么生長不良,難以形成預期的景觀效果。相反,綠地中的香樟、廣玉蘭、木槿、欒樹等,死亡率卻很低,且很快達到綠化效果。
1.3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抗逆性
由于鄉土樹種多是當地土生土長的經過自然選擇的樹種,已經融入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之中,因此能很好地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自然條件,對極端低溫、極端高溫、洪澇、干旱等惡劣的生長環境具有很好的抗逆性,也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2]。
如在常德市栽種的欒樹、杜英、桂花、香樟、梔子花、木槿等,對于常德市的極端氣候均能適應,在2008年的冰凍災害中,上述本地樹種幾無影響,而外來樹種如大葉榕、蒲葵、海棗、蘇鐵等則幾乎受到了滅頂之災,使很多單位受到極大的損失。
1.4應用鄉土植物的綠地建設成本低,養護費用也較低
鄉土植物廣泛分布在本地山野、鄉村,處處皆是,一般來說,苗源多,由于人們對其生長并沒有特別養管,所以苗價不高,建設成本低。而外來樹種,既需要精細的繁殖和養管,又需要大量的運費,所以苗價較高,建設成本高。另外由于鄉土樹種的適應性強,抗逆性強,所以易于養護管理,養護費用較低。
2目前鄉土植物的應用現狀
2.1目前鄉土樹種應用太少或者應用面太窄
在城市綠化中各地均有成功應用鄉土植物的范例,但應用的樹種太少;比如在常德市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利用的鄉土植物品種不多,只有200多種,全市已查明的高等植物有2 700多種,而常見的也就是香樟、桂花、銀杏、楊梅、欒樹、合歡、木荷、水杉、旱柳、石榴、紫薇、海桐、木芙蓉、南天竹、含笑、赤楠、杜鵑、月季、雞冠花、鳳仙花、菊花、爬山虎、金銀花、紫藤、狗牙根、冬麥、吉祥草、蔥蘭、荷花等,這些鄉土植物在各類地市園林綠地中表現良好,構成了該市園林綠化景觀的基礎。但由于利用的鄉土植物品種不多,一方面使常德市園林景觀顯得單調,很多園林景觀特色不明顯,另一方面也遠遠沒有體現常德市植物資源的豐富性和園林植物多樣性。常德地區具有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本身植物種質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在山區和湖區還有很多優秀的植物資源沒有被開發和利用,未來常德市要建成“國家生態園林城市”離不開對這些優秀鄉土植物的開發、推廣、利用,因此必須大力推廣應用常德市的鄉土植物。
2.2決策者和設計者們盲目跟風,過多地應用異地樹種
近十幾年來,在全國各地城市綠化中出現了幾種流行趨勢,掀起一陣又一陣熱浪,先是草坪熱,然后是噴泉廣場熱,再是大樹熱,緊接著又出現了色塊熱;在樹種選擇應用上,又都先后流行了天堂草、浦葵、海棗、金葉女貞、蘇鐵、紅繼木、石楠、美人蕉、美女櫻等異地樹種。相反,由于大量的本地鄉土樹種為領導和設計者所司空見慣,而被認為太普遍,不上檔次,也不利于提高造價,因而不愿意在城市綠化中推廣使用。
2.3鄉土樹種在應用和生產兩個環節上沒有形成良性循環[3]
由于在綠化設計方案中較少應用鄉土樹種,鄉土樹種沒有市場,因而苗木生產商不愿或不敢繁殖鄉土樹種苗木;同時,因為鄉土樹種沒有苗源,因而設計者在城市里看不到不熟悉的鄉土樹種,也就不可能設計過多的鄉土樹種,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2.4鄉土植物的苗源規模小
由于大部分鄉土植物得不到應用,也就無法形成市場規模,導致苗圃中可用的鄉土苗木的質量太低、種類太少,這種情況也阻礙了鄉土植物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廣泛應用。
2.5鄉土植物應用的科研水平太低
從目前對鄉土植物的研究上來看,大多限于植物資源的介紹,多停留在簡單引種、繁殖、育苗等直接應用的水平上,在園林綠化建設中也往往是直接從野外取材,而對鄉土植物種類及品種的選擇、快繁技術、規模化生產以及針對城市環境進行園林推廣等問題缺乏系統、全面的研究[4],也導致決策者和設計者們對大部分鄉土植物看不上眼。
3對推廣應用鄉土植物的建議
3.1加大宣傳,園林綠化建設各方統一認識
地方政府應加大對鄉土植物設計、應用以及科研的支持,在政策上多宣傳,在經費上要多投入,建設職能部門在園林綠化設計方案招投標和園林綠化竣工驗收時要把好關,各方通過經驗介紹、報告、學術交流等形式對應用鄉土樹種問題進行探討,充分認識到推廣應用鄉土樹種對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形成特色景觀,節省養護費用、帶動苗木生產等諸多方面的重要意義,統一認識,逐步推廣應用鄉土植物。
3.2強調自然式設計和鄉土化設計
推廣應用鄉土植物,規化設計人員也是關鍵,所以應從園林工程規劃設計著手,應大力強調自然式設計、鄉土化設計和生態設計,從而使設計人員重視鄉土樹種的選擇應用。另外,各職能部門應加強對鄉土植物的宣傳介紹,使各方特別是設計人員和工程甲方充分了解鄉土植物的特點和優點,好加以應用。
3.3引導建立綜合性的鄉土植物苗圃
支持和鼓勵苗木生產商大量馴化繁殖樹形美、有特色、前景好的鄉土樹種,決策者和設計者可在設計中大量應用新的鄉土樹種,引導苗木生產進行繁殖生產,逐步形成良好的鄉土樹種市場,促使鄉土樹種的應用與生產形成良性循環。
3.4積極提高鄉土苗木的質量、規格和培育新品種
1)必須根據各城市的環境要求對鄉土植物資
源進行種源篩選,同時針對城市園林特點及特殊的生態環境,進行生態模擬試驗,研究其對城市生態環境的適應性,并對不同環境下的適生種類進行評價、篩選及分類,提出在城市園林應用中的適生范圍。
2)探索鄉土植物的原生態條件及繁殖規律,進而研究安全、有效的人工保存和快繁方法,探索有性和無性繁殖技術。通過容器育苗、水肥促控技術和設施調控等栽培促控技術研究,促進苗木生產,以適合規模化生產需要,保證苗木的質量和規格。
3)加大對鄉土植物的系統選育工作,不斷培育出新品種,特別是既適應城市綠地環境,又有觀賞價值的新品種,充實綠化苗木種類。
3.5制定科學合理的鄉土樹種開發規劃方案
各地均應進行一次深入、全面、系統的資源普查,建立鄉土園林綠化植物檔案。在此基礎上,結合城市綠地系統的規劃和建設,特別是結合城市森林公園或大型風景綠地的建設,劃出相應位置和土地,建立鄉土園林綠化植物資源研究基地,并兼作科研成果示范場所,以加強對鄉土園林綠化植物資源的利用和研究工作,進一步挖掘鄉土園林綠化植物寶庫,指導合理利用和保存大自然賦予人類的綠色遺產。
在保護資源的基礎上有序地進行開發利用,杜絕無序的、掠奪性的狂挖濫采等短期行為,特別對珍稀物種要加強保護,通過人工繁殖和野生資源保護的有效措施擴大資源量和保存物種基因,最大限度地減少野生資源的采挖量,要讓自然增長量高于采挖量,以利永續利用,特別不要輕易挖掘遷移古樹,保護本地的生態植被。
3.6合理地進行引種馴化,豐富本地樹種
推廣應用鄉土植物并不是盲目地拒絕外來樹種,對于觀賞價值高的植物,應該建立引種馴化基地,使其逐漸適應本地環境,然后在綠地中推廣應用,從而豐富本地樹種,穩定植物群落,建立異地景觀[5]。
4小結
鄉土植物對建設生態園林城市和穩定園林綠化景觀具有重大的意義,長期以來,由于部分設計者和決策者的偏見而得不到大量推廣應用,從而達不到園林綠化的目的;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形成各地穩定的特色園林景觀,各地園林建設各方應統一認識,從多方面著手加大本地鄉土植物的應用力度。
參考文獻:
[1] 方彥.園林植物[J].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趙玉玲.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7(1):40-41.
[3] 程利霞,李枝林. 淺談鄉土樹種在昆明城市綠化中的應用[J]. 安徽農業科學,2008,36(27):11750-11751,11754.
[4] 田芳,鄒志榮,楊囡君. 鄉土樹種在洛陽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J]. 安徽農業科學,2009,37(19):9222-9223,9233.
[5] 魏海建,徐濤,韓俊章,等. 鄉土樹種在許昌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 河北農業科學,2010,14(5):2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