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我國農業環境保險發展的可行性與經營模式研究

2011-12-31 00:00:00劉飛,楊園園,陶建平
湖北農業科學 2011年11期

摘要:維護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農業持續穩定發展的前提。實行農業環境保險是一種約束農業生產中對生態環境危害行為的有益制度性安排。在對美國較成熟的兩種農業環境保險產品及其作用機理分析的基礎上,從理論上論證了農業保險在我國農業環境保護問題上的可行性;結合中國國情,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分析了農業環境保險制度變遷路徑,設計了我國農業環境保險經營模式的基本方案,并構建了經營模式的數學模型。

關鍵詞:農業環境保險;經營模式;綠箱政策;制度變遷

中圖分類號:F323.22文獻標識碼:C文章編號:0439-8114(2011)11-2349-05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and

Pattern Design in China

LIU Fei1,2,YANG Yuan-yuan3,TAO Jian-ping1,2

(1.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Huazhong Agriculture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2. Hubei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Wuhan 430070,China;3. Hu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uhan 430064,China)

Abstract: Maint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a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is a favorabl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for constrain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hazards arising from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wo types of comparatively mature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products in America and their working principle,the viability of agricultural insurance used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s theoretically illustrates first, then in the perspective of New Institution Economics and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was discussed and a basic model of operation was designed. A mathematic model to analyze the patter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was constructed.

Key words: agricultural-environmental insurance; management pattern; green box policies; institutional change

當今的農產品生產過分依賴化肥和農藥投入,由此引發嚴重的農業面源污染(包括土壤污染和水體污染)已對人類生存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其所帶來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將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屢屢發生、危害程度不斷加深的農業面源污染和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一次又一次喚起人類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的反思,農業生產的穩定、持續發展必須與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相適應。早在199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荷蘭博西召開的《環境與農業大會》(Bousch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e) 就明確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3項基本任務[1]:一是發展國家農業生產,以自力更生為基礎,配以適量進口,保證國內食物供應;二是加快農業和農村的綜合發展,增加農村就業和農民收入,消除農村貧困;三是合理利用和改善自然資源,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為人類創造適宜的生存條件。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條件就是農業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充分利用WTO框架下的綠箱政策,發展一種既能保障農民收入,同時又能維護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農業保險對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農業保險在環境保護上的可行性

我國農業目前面臨的兩個重要問題是農民收入問題和農業環境破壞問題。是否存在某種保險設計方案可同時兼顧兩者,即既能夠保障農民收入,又能夠有效減少農業生產所帶來的環境破壞。答案是肯定的,農業環境保險設計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兩個問題。事實上,某些發達國家已經在這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從經濟學角度分析某種商品或者方案的可行性,就是要分析這種商品的市場或者這個方案潛在的市場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效。那么分析農業環境保險的可行性就是要探討農業環境保險市場上供求雙方是否存在,以及通過相關因素的調整是否會達到均衡。

1.1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分析

分析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首先要將環境保護政策與農業保險結合起來。農業是依賴大自然的產業,環境保護亦是對大自然的保護,考慮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是否存在首先要考慮的是對自然的保險需求是否存在。農業中的環境問題由于產權不明晰,既沒有市場又存在外部性,在這種狀態下,農業環境保險需求是不存在的。但是在相關的環保法約束下,農業環境保護責任的曝光為農業環境保險創造了一個需求。

政府管制同樣有創造需求的潛力。例如在環境保護方案下,政府會對那些不遵守規則而造成環境破壞的農業生產者強制征收罰款或者勒令其停止所從事的農業生產活動,那么對有分擔風險功效的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則會大大提升。此外,政府亦可通過補貼來創造需求。但當自然需求本身很小時,政府試圖通過補貼創造農業環境保險需求會產生很大的成本,要使農業環境保險付諸實施則有相當難度。

政府也可以將管制和補貼結合起來,對參加農業環境保險的農戶進行補貼,對那些未參與投保卻造成環境破壞的農民予以罰款或者勒令其停止生產。當然補貼和管制的形式及程度不同,所創造的對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也將不一。

農資企業的特征、目標等因素也會影響其對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例如某些企業由于資本稀缺且盈利少,即便農業環境保險有政府補貼,他們也不太可能支付得起農業環境保險的高額保費。再比如企業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略長遠利益,可能也不會投保農業環境險。還有些企業由于有很多股東,當公司由于農業環境風險而面臨破產清算時,也不會有人愿意通過承保農業環境險來分擔風險,因為即便公司破產,每位股東的損失和承擔的責任也很有限,這時他們更有可能采取坐視的態度。因此,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還是潛在存在的,農業生產者必須要有這個意識,政府才可以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創造和提升這樣一個需求。

1.2農業環境保險的供給分析

要使農業環境保險市場得以存在,對保險產品的供給是必不可少的。保險的供給方所給出的保險設計方案所關注的最重要的問題便是農業環境風險是否可保以及承保后是否會阻礙保險市場的發展、是否能對被保險人進行明確的風險分級、是否有一個可用的定損方案以及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能否被有效規避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保險供給方的供給意愿。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影響農業環境保險供給的因素也應當予以重視。

開發一種新保險產品時,面臨的首要問題便是缺乏可信的歷史數據。而農業環境保險屬于一種全新的保險產品,根本就沒有與之相關的歷史數據,因此厘定農業環境保險的保險費率根本就不太可能。但是我們可以根據已有的農業保險的歷史數據,再加之大膽的創造,先通過試點,再來不斷修正保險費率。通過不斷地嘗試,進而摸索出能夠使農業保險公司達到盈虧平衡的保險費率水平。

其次,逆向選擇問題是新產品開發最受重視的一個因素。它常常會給保險公司新產品上市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一般保險公司用其所掌握的歷史理賠數據作為主要的而不是惟一的保險費率厘定的數據來源。當其試圖引入新的保險產品時,大量的不確定性可能來源于保險公司在開發農業保險產品時,對理賠數據的創造或者取得。因此要使農業環境保險能夠真正發揮作用,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

第三,政府在這種保險產品市場上的角色定位,是參與保險的供給,還是僅僅只是一個宏觀調控者或者只提供保費的補貼[2]。以農作物保險為例,純粹的商業保險公司與政府提供保險的目的應當予以區分。商業保險公司往往是追求盈利的,他們通常要求最低風險和最高數量的責任保單。依據理賠法則,被保險人若是低風險,保險公司更有可能多營利,客戶數量越大就代表著提供保險的成本收益率越高。而且商業性保險公司承保時往往有傾向性,那些擁有高風險的少數群體,往往不是他們的承保對象。而若由政府供給,情況會大不相同。政府會以公平作為第一考量,因此會愿意吸納一定的交易成本,政府通常會承保商業保險公司不愿意承保的那一群體。

政府的另一個重要角色是作為再保險人。目前美國政府在農作物保險上是作為再保險人,為商業性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在美國農作物保險系統下,雖然獨立的商業保險人也存在,但政府作為再保險人卻使得這一市場趨于完善。原因有二:其一,聯邦政府由于其巨大的預算和赤字能力,甚至可以承擔美國農業上的一場大旱災,而商業性保險公司在處理相關損失時相對困難,這時商業保險公司若向聯邦政府辦理分保,可有效減少其保險負擔;其二,政府作為再保險人可為商業性保險公司減少創新和新產品開發上的不確定性。例如,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農作物收入險問世以來,美國農業部(USDA)提供的標準再保險就為商業保險公司提供這種新險種掃除了大量的不確定性,在確保農民收入上發揮了重要功效。因此,鑒于美國保險成功的案例,政府可同時參與農業環境保險的供給且為參與保險的商業性保險公司提供再保險。在一定前提條件下,農業環境保險市場是存在的。

2美國農業環境保險險種及其作用機理

2.1有關種植業承保氮肥過度使用的保險

農作物肥料的過度投放導致N素超標是農業非點源污染的主要來源[3]。按BMP(最佳管理操作)指導方針操作將會減少過度的N素使用。目前,由于肥料價格便宜,而且傳統觀念認為投入與產出成正比,因此過度的肥料被投入到農業生產中[4]。在農作物完全吸收前,大量的N素進入土壤或被雨水沖走。這種做法對部分農業生產者來說可能是不得以,但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破壞,也為下游居民帶來外部效應。

如果最優管理方案下N素的使用使得環境破壞風險變小,則保單可以保證農民的產出。農作物N素保險承保在據BMP情況下使用N素導致農民減產的損失,這樣一種保單是為了解決農民對低產出的擔憂。這種保單利用農民短期和長期生產行為的改變來確保農民收入和保障農業生態環境。短期內,農民可以確保產量;長期下,農民也會不斷適應BMP,以確保N素的使用不會超標。

2.2有關養殖業CAFOs的保單

CAFOs(限制性家畜飼養操作),特別是肉豬的飼養所產生的糞便將會帶來特殊的環境破環及處理費用。當糞便堆積溢滿時,嚴重的環境破壞和公共衛生問題將會隨之而來。美國大多數州現在都要求CAFOs應包括廢棄物處理計劃。如果在雨季之前,糞便水平過高,政府則有可能不允許農民在雨季飼養新的家畜。而這可能是一筆很高昂的收入損失,CAFOs是高杠桿的。在其他情況下,美國州政府對糞便水平進行監督。當糞便水平過高或者農民在雨季來臨前沒有足夠的能力處理糞便時,便對其予以罰款。在上述任何一種情況下,道德風險將有可能產生:操作者試圖過量利用糞便廢棄物,或者當土壤被水浸泡時施用,使得廢棄物流失,將會加大環境破壞的風險。

廢棄物保險政策可以降低農民的道德風險,它承保那些遵守BMP廢棄物處理方案和條件的農民。有兩種保單可以減少由糞便導致的廢棄物污染:第一種保單旨在解決因糞便廢棄物過度排放而引發的訴訟;第二種保單承保當糞便潑灑到莊稼地里時出現的不尋常的大降水。

以上兩種農業環境保險方案在美國已經得到較好的應用,同時保障了農民和生豬養殖農戶的收益與農業的生態環境。

3中國農業環境保險的制度變遷模式及經營模式設計

3.1農業環境保險制度變遷模式設計

農業環境保險新制度在中國的推廣可采取“強制性制度創新方式+漸進式制度變遷”的組合模式[5],即在一段較長的制度體系變革中,從整體上講占主導地位的制度變遷方式是以政府為主的強制性制度變遷,但是有漸進因素:一是在單一制度的變遷軌跡上又具有一定的漸進性質;二是在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安排上有先有后,而且還有一定的時滯;三是注意交替使用強制性制度供給滿足制度累積的需要。政府作為制度變遷主體,可以采取如下具體措施,以確保農業環境保險新制度的順利推行。

3.1.1加強法律環境建設,為農業環境保險的實施提供法律保障要想在農業環境保險這種新型的保險產品投入市場時就有相應的農業環境保險法予以支持是不現實的,但是政府可以首先分別制定“農業保險法”及“農業環境保護法”兩類法律[6],從兩個不同的方面予以保障農業環境保險的順利進行。然后邊試點,邊修訂,邊完善,最終制定一部《農業環境保險法》。

現階段我國已經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法律[7],但并沒有認真執行,大都只是口號性質的宣言,既沒有明確規定公民具體的責任和義務,也沒有明確在環境破壞后給予的處罰措施。要想農業環境保險得以順利進行,應當明確農民的生產行為導致環境破環時給予的處罰,或罰款、或勒令其停止其農業生產行為,嚴重的給予其刑事處罰。因此,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應加快生態環境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并嚴格執行。只有在明確農業生態環境責任時,農民才有可能通過農業環境保險來分擔風險。

3.1.2加大宣傳力度,增強農民自身保險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農業環境保險是農業保險法與環境保護相結合的產物,要想農業環境保險得以順利實施,必須加強農民的保險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我國農業環境污染的潛在危機關系著9億農民的生存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在工業環境保護早已深入人心的今天,農業環境保護仍未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因此,應當大力加強農業環境保護宣傳教育;普及環境科學和環境法律知識;制定完善的保護農業環境,防治非點源污染的農業環境保護規劃,實現農業環境保護的法制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8]。在農民自身的保險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都比較強的情況下,推行農業環境保險,既可保障農民收入,又可保護農業生態環境,農民才更樂于接受。

3.1.3在某些有條件的地區試點,然后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行采用漸進式制度創新模式,在農業環境保險開始的階段,可以進行具有地方特色的試驗。當試驗成功后就應從局部到整體進行逐步示范推廣。

在試點地區的選擇上,可以選擇那些經濟基礎比較扎實,且農民的保險意識比較強的如上海等地區。上海的人均收入在全國是靠前的,更重要的是上海的農民具有強烈的保險意識。從1991年起,上海就將支持農業保險發展列入現代化建設的基礎性條件之一,采取“以險養險”的方法,其保費由市、區兩級財政補貼。而且,上海多年來努力發展經濟使得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政府部門也逐步將發展經濟戰略目標向可持續發展戰略偏移。然后通過對試點地區經驗的積累和學習,將農業環境保險推廣到全國。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新舊制度的摩擦和造成的動蕩。

但是在農業環境保險的實施過程中,由于采取先試點后推廣的漸進式制度創新模式,從制度最開始引入到最后普及周期會很長,利益集團尋租的可能性增強和各種“搭便車”的現象不可避免。且漸進強制性制度變遷可能會出現制度變遷的強度不夠,即制定的法律法規不足以喚起農民對農業環境保險的需求。政府在推行的過程中應當特別重視這兩個問題。

3.2農業環境保險經營模式設計

中國農業保險發展30年的經驗告訴我們,我國農業保險領域有兩個難以逾越的障礙:其一,以純費率為基礎的保單價格無法被被保險人所接受,若保險人在成本以下承保,就意味著經營的虧損;其二,承保足夠多的風險單位受到保單價格和公司經驗范圍的限制。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仰賴政府采取政策性的農業保險才能保證農業保險的有效供給[9]。當農業保險涉及到環境這一外部性更強的領域時,更加只能采取政策性的保險模式。下面擬定出政策性農業環境保險基本設計方案。

一是對參與農業環境保險的農戶進行保費補貼[10],以提高農戶對農業環境保險的購買力。保費來源主要有3個方面:政府補貼、各地區環保部門補貼和農戶[11]。其中財政補貼占保費的40%,環保部門和農戶出資各占30%,只有充分調動社會各部門力量,才能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環境保護的進程。

二是對提供農業環境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提供費用補貼以減輕其費用的壓力。同時,為了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商業保險公司積極參與農業環境保險產品的供給,可以適當減免其經營農業環境保險業務的營業稅、印花稅、所得稅等各項稅收。

三是建立農業環境保險基金,構建農業環境再保險體系。由國家統一設立農業環境保險基金,基金主要來自于投保人交納的保險費、政府按比例安排的農業保費補貼、環境保護部門給予的保費補貼和社會捐助。基金主要用于保險的理賠、農業環境再保險的支出、保險公司的綜合管理費用[12]。農業保險基金實行專款專用的管理原則,進行封閉式運作。

同時,為了確保農業環境保險市場的完全,還必須建立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和定損理賠制度。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是導致保險市場不完全的兩個主要因素,加之農業生產中對自然條件難以預測,造成農業保險經營的不確定性更大。因此,要想農業保險有較好的發展,必須有效地控制道德風險和嚴格地執行定損理賠制度[13]。這種經營模式是以政府主導、政府和商業保險公司混合經營農業環境保險的一種方式。允許多家開展農業環境保險,政府設立專門的機構統一規劃管理(圖1)。

由于農民的投保是自愿的,因此商業保險公司之間、商業保險公司和政策性保險公司之間可以在國家農業保險公司的統一管理下,開展農業環境保險業務的競爭,各自開發合適的農業環境保險產品,擴大承保面,增強農業環境保險市場的創新力度及活力。

4中國農業環境保險經營模式建模分析

Keith等[3]對解決農業環境風險的5種機制進行了闡述,即補償機制、管制機制、激勵機制、侵權行為機制和保險機制。結合中國國情,侵權行為機制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農民根本無法承受由于外部性造成的高額損失補償,且由于缺乏完善的監察定損機制,受損方也很難確定事故方及其造成的損害。故我們可將補貼機制、管制機制、激勵機制以及保險機制結合起來,共同開展農業環境保險。以N素過度使用農業環境險為例進行數學建模。

現假定政府為保護農業生態環境,鼓勵農戶采取BMPs操作,對采取該操作的農戶每公頃農地給予x單位的激勵,對不采取BMPs造成外部性的農業給予βx的罰款管制,其中β<1,這樣農戶遵從BMPs的積極性將更高。

對于投保農業環境險種的農戶,保險金額為y,則保險費為py,其中p為保險費率。當發生農業環境風險時,保險公司予以補償。先假定風險來源于兩個方面:①外部性,沒有采取BMPs的農戶投入過多的N肥,由于外部性,對周邊農戶造成經濟上的影響(包括產量下降以及所負責的環境質量下降);②農業環境自然風險及市場風險。第二種風險造成的風險損失假定為一常數A,因與自然條件和市場條件有關,無法人為控制,故為簡化模型,令其為A。第一種風險造成的損失為αβx,α>1,因為農民無法負責高額的損失,因此其對未采取BMPs的農戶收取的管制罰款要小于其實際造成的損失。這兩種損失均由保險公司補償,及保險公司支付為wi=A+αβx (A和屬于x同一數量級),政府為鼓勵商業性保險公司積極參與農業環境保險,將管制罰款βx補償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收取保費py(保費一部分由政府補貼),則保險公司實際支出為:

wr=αβx+A-βx-py=(α-1)βx+A-py……………Ⅰ

又由保險原理可知:保險補償往往為保額的一部分,而保費又是保額乘以保險概率,即保費是保險理賠額乘以一系數,故其保險費為:

py=P(αβx+A)…………………………………Ⅱ

將公式Ⅱ代入公式Ⅰ得到,保險公司實際支出為:

wr=(α-1)βx+A-P(αβx+A)……………………Ⅲ

假定公式Ⅲ=0,即保險公司經營農業環境保險剛好處于盈虧平衡的狀態,則有:

P=(αβx+A-β x)/(αβx+A)……………………Ⅳ

由于A和屬于x同一數量級,且β<1,導致最終P值較大,農民無法承受高昂的保費水平,則政府會試圖下調保險費率,最終使得P<(αβx+A-β x)/ (αβx+A)。此時,保險公司有正的支出,出現虧損,因而會逐漸退出這一市場。政府會促進農業發展及農村生態環境改良,會試圖通過對商業性保險公司給予補貼的方法留住保險公司。此時,補貼額至少能夠彌補虧損,即:CP=(α-1)βx+A-P(αβx+A)。

再假定政府每年用于農業環境保險財政投入是固定的,為L,除去對投保農戶保費的補貼外,專項用于保險公司補貼及激勵費用。公式為:

(α-1)βx+A-P(αβx+A)+x=L…………………Ⅴ

求得各變量關系如下:

x=[L-(1-P)A]/[β(α-1+αP)+1]……………Ⅵ

政府可據此實施農業環境保險,由保險公司制定保險費率p,政府依據年度財政給予激勵x、管制罰款βx和補償額αβx,以確保農業環境保險順利開展。

5結論

1)農業保險在環境保護上的可行性。由于農業環境保險潛在的供給和需求都存在,且在政府的干預下供給與需求能夠達到一致,因此將農業保險運用于環境保護,開發出一種既能保障農民收入,同時又能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的產品是可行的。

2)從制度變遷角度擬定了農業環境保險在中國發展的模式,即采用“強制性制度創新方式+漸進式制度變遷”的組合模式。我們為農業環境保險在中國的發展設計了一個基本的政策性農業環境保險方案,即是以政府為主導,商業性保險公司和政策性保險公司共同經營的保險模式。由于農民投保是自愿的,保險公司之間業務有競爭,可以不斷促進保險市場的完善和新保險產品的創新。

由于受到制度和傳統觀念的影響,農業環境保險在中國的發展可能會受到許多阻礙。但是隨著“三農”問題的日益嚴重及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農業環境保險有朝一日必定會成為主導保險產品。因此,學術界應該盡早進行理論探索,指導農業環境保險的推行;政府相關部門也可以開展推廣農業環境保險的試點工作,在實踐中摸索一些經驗。

參考文獻:

[1] 王斌,閆予昌.我國的農業環境保護問題與農業可持續發展[J].經濟研究導刊,2008(18):79-80.

[2] 龍文軍.誰來拯救農業保險——農業保險行為主體互動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81-84.

[3] KEITH C, TERRY H, COREY M, et al. Agricultural insurance as an environmental policy tool [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2003,35(2):391-405.

[4] 寧滿秀.農業保險制度的環境經濟效應——一個基于農戶生產行為的分析框架[J].農業技術經濟,2007(3):28-32.

[5] 盧現祥.新制度經濟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174-193.

[6] 王海洋.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07,9(1):23-26.

[7] 李雙雙、陳 曙.生態環境保護與農業可持續發展[J].資源環境與發展,2007(2):30-33.

[8] 俞雅乖.有效需求、道德風險:農業產業化和政策性農業保險[J].經濟問題探索,2009(1):37-41.

[9]. 張躍華,顧海英.準公共品、外部性與農業保險的性質——對農業保險政策性補貼理論的探討[J].中國軟科學,2004(9):10-15.

[10] 陶建平,董菊紅,張 振.推動我國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J].商業時代,2004(24):40-41.

[11] 庹國柱, 李 軍.農業保險[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14-127.

[12] 吳婷婷.中國農業保險的現狀及出路[J].世界農業,2009(3):16-18.

[13] 陸文清.農業環境保護博弈與財政支農導向[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14(2):28-3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久青草国产高清在线视频|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免费高清a毛片| 美女被操91视频|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国产区91|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色精品视频| 一级成人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欧洲亚洲一区| 久久亚洲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日本午夜网站|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亚洲精品另类|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91精品综合| 亚洲AⅤ波多系列中文字幕| 亚洲天堂网2014| 欧美无专区|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天堂在线|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天堂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 爱色欧美亚洲综合图区| 国产精品冒白浆免费视频| 国产人人射|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欧美日韩高清| 99在线国产|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久久免费观看视频| 综合五月天网| 成人日韩视频|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国产99欧美精品久久精品久久|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激情午夜婷婷|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国产av麻豆|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99| 国产黄在线观看| 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m男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综合成人| 黄色一及毛片| 大香伊人久久|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亚洲成a人片77777在线播放|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电影| 亚洲自拍另类|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国内黄色精品|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专区|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主播在线观看| 色综合天天娱乐综合网| 99在线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福利在线一区| 在线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2021最新在线观看| jizz国产视频| 日韩免费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