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保護的責任”理論的提出以新的主權觀與人權觀念為核心,提出了國家與國際社會向處在危險中的人民提供保護的責任,強調了尊重人權的重要性。同時,通過新型安全觀的角度來看保護的責任,也是很重要的。
關鍵詞:保護 責任 主權 安全 新型安全觀
中圖分類號:D9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5-0269-02
“保護的責任”,即國家首先承擔保護本國人民的責任,如果國家出現某些相關情由且有關當局顯然無法或不愿保護其人民免遭其害時,國際社會有權通過安理會采取集體行動進行干預。保護的責任的提出與新安全觀的發展密切相關,不管是國家的“保護的責任”,還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保護的責任”,都與新型安全觀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聯系。新型安全觀為保護的責任提供了依據的同時,也制約著保護的責任的任意擴大化,為保護的責任的履行提供了標準。
一、新型安全觀與“保護的責任”提出
傳統的安全概念以國家為基本關切,國家安全也就意味著國民的安全,人們為了各自國家的安全而相互廝殺。隨著冷戰的結束,非傳統安全問題開始頻繁沖擊著和平與安全的基石。人們重新審視安全問題并認識到:國家安全不等于人的安全。在世界許多地方,在國家處在安全狀態的情況下,國家本身反而成為其國民生命和生活的主要威脅來源之一。
作為對安全概念重新思考的結果,“人的安全(human security)”的概念產生了,1993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發布的《人類發展報告》認為,安全的概念應從傳統的強調國家安全到更注重人的安全。“人的安全”概念強調一種綜合的安全觀,即在安全關切方面既要關注國家安全,更要關注人的安全,糾正以往過分強調國家安全的傾向,呼吁國際組織、國家對“人”給予更多的關注。2001年12月,加拿大“干預和國家主權問題的國際委員會”正式提交了題為《保護的責任》的報告,第一次提出了“保護的責任”概念。該報告的主要結論是:主權國家對保護本國公民免遭本可避免的災難負主要責任。在人民因內戰、叛亂、鎮壓或國家陷于癱瘓而遭受嚴重傷害,而當事國不愿或無力避免此種傷害的情況下,應由國家組成的更廣泛的國際社會承擔保護責任,此時,不干預原則要讓位于國際保護責任。“保護的責任”理論出臺后,很快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
二、從新型安全觀看國家之“保護的責任”
(一)對人的安全之保護的責任是國家主權正當性的應有之義
長期以來人民在國家與國民關系中處于劣勢地位,其自身安全依附著國家的安全。然而隨著人類的發展,主權的正當性開始成為人們研究國家性質時關注的對象。
新型安全觀認為安全意味著人民與社會自由、和平與安全的生活,充分參與治理他們的國家,享受基本權利的保護,能夠得到資源與基本生活需要,居住在一個對他們無害的環境中……個人的安全與國家的安全相互強化等。這樣的安全概念除了包括傳統的國家的安全,更為強調個人的安全。
保護的責任理論吸收了新型安全觀的觀點,認為人民是國家的當然主人,作為人民主權的必然,主權內在地包含保護本國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職責。“保護的責任”實際上對國家主權進行了新的規制,國家管治面臨國際社會的適當“監督”,國家主權也包含國家受國際法的約束協調、國際合作、擔負共同責任等含義。
(二)對人的安全之保護需要國家承擔首要責任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出了人的安全的七大要素,即經濟安全、糧食安全、健康安全、環境安全、人身安全、共同體安全和政治安全。縱觀這七大要素,都不可能脫離國家而單獨存在。在新型安全觀的基礎上,雖然已經有了新的廣義的集體安全體制,但通過國內法去保護人的安全才是最主要、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徑。在應對當今的各種威脅和挑戰的時候,“站在前沿的行為者依然是單一的主權國家,對于這些國家的作用和責任以及應當予以尊重的權利,《聯合國憲章》都予以充分肯定。”因此,對人的安全的保護,應該也需要由國家來承擔首要的、主導性的責任。
《2005年世界首腦會議成果》將“保護的責任”的范圍限定于“保護人民免遭滅絕種族、戰爭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類罪之害的責任”,并明確國際社會提供保護的責任只是國家保護的責任的補充,國際社會提供保護的前提是國家不能或怠于提供保護。首先,國際社會提供保護的責任只能針對滅絕種族、戰爭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類罪,其他關于人的安全的保護責任,還是要由主權國家來執行。其次,當一國國內發生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或者大規模侵犯人權的情勢的時候,具體說就是發生滅絕種族、戰爭罪、族裔清洗和危害人類罪的時候,該國應當積極采取措施,因為它首先負有保護本國國民的首要責任。只有在國家不能或不愿履行這樣的義務和責任的時候,國際社會才能介入。
三、從新型安全觀看國際社會之“保護的責任”
(一)國際社會保護的責任的安全觀依據
新的集體安全體制在關切國家安全的基礎上,增加了對人類安全的關切。人類安全已經不再是純屬一國國內管轄的事項,而是已經進入國際保護的領域,成為國際社會關注并應解決的事項。
保護的責任理論認為,為了全人類的安全,當一國無力或不愿對于危害人類的行為予以保護或本身就是危害人類行為的實施者時,國際社會有保護的責任。《聯合國憲章》賦予聯合國安理會的職責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由于憲章沒有明確將所有危害人類的行為納入其職責范圍,因此,如果要安理會承擔這樣的責任,必須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概念進行重新解釋。 事實上,新型安全觀對安全的重新定義已經對安理會保護的責任提供了理論支持,安理會在這方面已經邁出了一些步伐。自20世紀90年代起,安理會逐漸有了將“內部沖突”和“人道主義危機”解釋成“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的實踐。如1991年針對伊拉克的688號決議、1993年針對索馬里的794號決議等。
但是,對于一國的內部沖突及人道危機,聯合國安理會在什么情況下進行干涉才是維護人類的安全?哪些危害人類的行為屬于對國際和平與安全造成威脅的行為?根據《聯合國憲章》第2(7)條規定,聯合國安理會根據憲章第七章對“和平之威脅、和平之破壞,或侵略行為之是否存在”做出斷定,并采取包括軍事行動在內的強制措施,均不構成對國家內政的干涉。因此,上述問題的解決主觀上主要取決于國際社會依據什么安全觀所做出的關于國內沖突及人道危機是否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判斷。與傳統安全觀不同,新型安全觀把人類安全包括在國際安全之中,一國的內部沖突及人道危機往往因為威脅著人的生命安全而被視為對國際和平與安全的威脅。按照這種安全觀,聯合國安理會對一國的內部沖突及人道危機采取干預行動,就是依憲章實施的合法行為。
(二)新型安全觀對國際社會保護責任的限制
新型安全觀并沒有否定國家作為一個整體之安全的重要性,保護的責任如果過分的強調人的安全,就會帶來極大危害。因為安理會履行保護的責任而實施干預所采取的措施一般都是強制性的,通常都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副效應。從聯合國安理會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對南伊拉克、前南斯拉夫、索馬里、盧旺達、蘇丹等實施的各種制裁措施的實踐來看,無論歷次干預是基于何種理由,幾乎每次干預都造成嚴重影響,從而對廣大人民的安全造成新的危機。特別是基于“保護的責任”的理由對有關國家進行軍事打擊,積極造成安全威脅,其本身的合理性和恰當性有待商榷。
關于使用武力的正當性,2005年聯合國名人小組的報告指出安理會在考慮使用武力時至少應考慮以下五個正當性標準:(1)威脅的嚴重性;(2)正當的理由;(3)萬不得已的辦法;(4)相稱的手段;(5)權衡后果。這一規定可以說是國際社會尤其是聯合國安理會履行保護的責任時“武力干預”的起點標準。在今天安理會職能已經有所增加、集體安全范圍正在擴大的情況下,尤其有必要對安理會授權使用武力加以這種正當性的限制。
參考文獻:
[1]柳建平.安全、人的安全和國家安全[J].世界政治與經濟,2005,(2).
[3]羅國強.“人道主義干涉”的國際法理論及其新發展[J].法學,2006,(11).
[4]張愛寧.國際人權法的晚近發展及未來趨勢[J].當代法學,2008,(11).
[5]李杰豪.保護的責任對現代國際法規則的影響[J].求索,2007,(1).
[6]威脅、挑戰和改革問題高級別小組.一個更安全的世界:我們共同的責任(第一部分摘要)[Z],2004:12.
[7]李斌.《保護的責任》對“不干涉內政原則”的影響[J].法律科學,2007,(3).
[8]古祖雪.聯合國改革與國際法的發展——對聯合國改革問題名人小組報告的一種解讀[G]//古祖雪,陳輝萍.國際法學專論.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7:149-195.
[9]曹陽.國家保護責任三題[J].河北法學,2007,(4).
[10]曹陽.國家保護責任理論論析[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7,(7).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in the View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LIU Xia
(Law Schoo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The theory of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with the concept of new sovereignty and human rights as its core thinks that state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the at-risk civilians.This idea underlines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respect of human rights.At the same time,look into the theory of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in the view of new security concept is also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portect;responsibility;sovereignty;security;new security concept[責任編輯 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