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礦采區煤倉施工地點位于運輸石門和皮帶機大巷貫通區域,具有直徑大、深度大、施工難度大等特點。因施工場地位于運輸大巷,空間狹小,而且運輸、信號把鉤、絞車及現場施工人員多工種配合作業,增加了安全管理難度。煤倉施工又是隱蔽工程,稍有不慎可能造成施工質量事故和人身事故。探討煤倉施工技術及安全管理對策對于礦井工程質量控制和安全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采區煤倉 安全管理 施工
中圖分類號:C9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5-0228-02
一、煤倉概況
采區煤倉位于運輸石門和皮帶大巷貫通區域。采區煤倉上口設計位于運輸石門,下口地點在皮帶機大巷。煤倉凈高一般在25m。煤倉設計參數上口一般為鎖上口直徑3m,上鎖口高度3m;倉身直徑一般為6m;下鎖口下口直徑1m,下鎖口高度4m。煤倉掘進期間臨時支護采用錨網梁鎖噴聯合支護,永久支護為澆筑混凝土支護,混凝土強度為強度C30。煤倉所穿過的巖層依次主要有泥巖、粉砂巖、煤線、泥巖。
二、施工方案及質量控制
在煤倉施工前先由技術部門牽頭進行圖紙的會審并向煤倉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全員貫徹作業規程。組織職工學習培訓,使全體職工明白工程的形狀及要求。施工中勞動組織采用三八制作業。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對施工隊安全、技術監控和指導;以隊長為首負責施工全面指揮和協調,確保煤倉施工安全、優質、高效。
1.創新施工管理方案。施工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從籌備材料、設備入手。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計算絞車提升能力;起吊錨桿、鋼絲繩的安全系數,從技術上保證安全施工。利用計算機三維立體制作技術精確計算出下鎖口的內外模尺寸、取保煤倉漏斗“天圓地方”的施工效果。傳統煤倉施工是從上向下逐段掘進,夠一個澆筑段高后轉入澆筑施工。根據采區煤倉穿過巖層特征,改變施工方案,先在煤倉中心線0.5m范圍內附近,使用ML-120型鉆機施工直徑1.2m的導向鉆孔,導向孔偏斜度小于0.5%。該孔的作用是溜矸、排水、通風。采用鉆爆法施工,先將煤倉掘進至荒斷面,然后進行錨網梁鎖噴聯合支護做臨時支護。矸石由導硐溜入下硐室,PB-30型扒矸機出貨。掘進完畢后,從下鎖口逐模進行澆筑。施工順序為:扎筋—立模—澆筑。
2.施工工藝。煤倉采用鉆爆法施工,采用7655氣腿式鑿巖機,光面爆破,打眼前清凈浮矸,看好中線點好眼位;打眼時要分片定人定鉆,鉆好眼后,必須吹凈巖粉,用木楔塞住眼口,以防往眼口里掉渣;打眼時不得延裂隙鉆眼,也不得在殘眼上打眼,周邊眼的角度要掌握好,且要按照爆破圖標的要求打眼,打好的炮眼眼底要在同一水平面上;爆破選用三級煤礦許用水膠炸藥,8#礦用毫秒延期電雷管前五段。連線方式為大串聯,正向裝藥結構,炮眼裝藥后剩余部分用炮泥填滿填實,炮眼深度1.8m,爆破進尺1.6m。
3.設備及工具配備。根據煤倉施工方案選用以下設備:JM-14慢速絞車1部、JH-8慢速絞車1部、轉-V型混凝土噴射機兩臺(一臺使用、一臺備用)、ZY-24型和7655氣腿式鑿巖機各3部、P-30B型扒矸機1部、KDF-2*15KW局扇1臺、MQT-85W型氣動錨桿鉆機3部、G-10風鎬4部、攪拌機1部。JM-14慢速絞車做提升用,配簡易吊桶供提升人員、材料、工具等。配備JH-8慢速絞車絞車,吊掛風水帶、溜灰管。
4.勞動組織。采用三班循環作業,每班8h。作業方式為一掘一臨支的支護方式。
5.關鍵工序安全質量控制。在煤倉掘進施工期間,工序繁多,不易控制,若不能有效的控制將影響煤倉的施工進度、質量及安全。因此,煤倉施工期間要加強各工序的關鍵工序控制。(1)炮眼施工。由于煤倉的荒斷面較大,每循環炮眼數量達125個,同時炮眼的方位又多變,打眼所占用的工時為刷大用時的1/3以上,所以炮眼的施工對于煤倉施工進度有極大影響。在炮眼施工中采取“五定原則”,即定人、定錘、定眼位、定量、定質量。(2)煤倉出貨。煤倉荒斷面35.5m2,每循環進尺1.8m,每循環貨量最多達35.5*1.8*1.3=83.07m3(1.3為巖石的膨脹系數)。起爆后迎頭矸石雖經導硐溜出,但倉內殘余的活矸仍較多,對下一循環的打眼有一定影響。在施工利用下一循環的爆破來清理上一循環的活矸。即爆破聯合支護后,僅清理眼位附近的活矸,其余的矸石不予清理,打眼后裝藥放炮,利用下一循環的爆破清理上一循環剩余活矸,從而減少攉貨的時間。(3)混泥土輸送。混凝土的輸送是采用專門制作的輸料系統。該輸料系統由溜槽、漏斗和8寸橡膠管制成的輸料管組成。輸料系統是利用混凝土的和易性及自重來完成混凝土的輸送。整個輸料系統結構簡單、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能有效地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澆注的施工速度。(4)煤倉上口封口管理。煤倉上口采用長不少于9m的軌道,間距500mm進行擺放,每端伸出上口邊沿不得少于3m;然后距煤倉中心線0.7m處用長不少于6m的軌道,垂直巷道,間距500mm,擺放于事先放置好的軌道上,軌道與軌道之間用8#鐵絲雙股進行捆扎牢固。軌道上面(預留通道之外)用雙層大板,每塊大板長不少于3m,寬200mm~300mm,厚70mm進行密實擺放;每層大板兩塊之間用長扒釘均勻三道進行扒牢在一起,每兩塊大板接頭之間必須用長扒釘扒牢固。下層大板平行于巷道放置,上層大板垂直于巷道放置;大板總厚度不少于140mm,伸出封口周邊不少于2m。大板上再用廢舊皮帶機皮進行鋪嚴實,每塊皮帶機皮壓茬不少于200mm,將皮帶機皮用長圓釘每隔400mm處釘在大板上,以確保施工安全。封口平臺通道采用6mm厚的鋼板配合9#工字鋼作梁及滾動軸承焊成平板滑車,然后平行于巷道用50mm*50mm的角鐵作為平板車的滑道進行封閉,角鐵距兩端200mm處打眼用道釘與封口木板釘牢固;滑車寬2m,每邊超出上封口板300mm,滑車長2.4m;滾動軸成焊在工字鋼的兩端。吊桶提升出平臺200mm~300mm時,用滑車將預通道封閉,然后將吊桶落在上面,吊桶落下時,用雙層大板密排嚴實進行封閉,大板規格同上,確保施工安全。(5)腳手架管理。煤倉澆筑時從下鎖口向上進行扎筋、澆筑,需從下向上搭設施工平臺。在平臺的搭設中,為了施工方便,吊桶的中心線與煤倉中心線通常并不重合。在施工中應按吊桶的中心線搭設腳手架,以避免在吊桶向下運行時碰到腳手架發生危險。倉內搭腳手架時,預留通道間距為1.4m*1.4m,在最上層大板預留的吊桶通道用鐵絲網圍住,防止人員墜落。腳手架用大板密鋪3層,即操作層平臺(吊桶通道外)及其相鄰下兩層平臺必須用大板進行滿鋪。(6)澆筑質量控制。保證原材料質量。進場的水泥必須要有產品合格證和強度試驗報告,儲存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及受潮結塊的水泥禁止使用。砂石場地將搭建場棚,避免砂石雨淋日曬,每批貨到場都要做級別配比試驗,適時調整配比。砂石的含水量要定期測定,配水時要相應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成立施工技術領導小組,以工程技術人員主組成的混凝土制備小組,進行不間斷的跟蹤級別配比試驗,確保高強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對施工中將使用混凝土溫度測定記錄儀進行施工全過程的混凝土溫度跟蹤和監測,對混凝土的溫度進行控制,防止或減少溫度裂縫。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應技術措施確保工程質量。在澆注過程中可以根據情況安設一臺2*15kw的局扇向倉內通風,用于降低溫度改善勞動條件;倉壁管理,煤倉在刷大施工期間應嚴格執行找倉壁工作(敲幫問頂制度),每班開工前及每次放炮后進入工作地點,首先要進行找倉壁,找掉危巖活矸。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每道工序開工前以及整個支護過程中都必須動態地找凈頂、幫的危巖活石,防止傷人事故。
2.煤倉上口安全管理。煤倉上口利用直徑Φ=25.4mm鐵管和直徑Ф=6mm鋼筋網設置一個4×4m柵欄,三面圍嚴并懸掛警示牌;倉上口封口盤的行人口、下料口、活頁翻門,除行人、提升物料、放炮通風外,其余時間必須處于常閉狀態,整個煤倉施工期間,上口安排專人負責警戒,現場交接班,只有倉內停止作業后由班長撤除警戒;煤倉上口人員在封口盤2m范圍內附近作業時,人員必須系好安全帶,嚴禁將雜物、工具、矸石等誤入眼內。
3.倉內所有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帶。安全帶一端系在施工人員腰上,另一端固定在倉壁錨桿或人行爬梯上。從人行爬梯上、下人員均應系好保險繩,保險繩的長度隨眼的深度作適當調整,眼上口由兩個責任心強的人員控制保險繩,并隨人員的上下而調整保險繩的長度。
4.加強施工警戒。在煤倉下口施工時,上口必須設專人警戒工,防止墜落和掉物傷人。安全帶、保險繩每次使用前,都要認真檢查,以防過度磨損造成防護失效。
5.回柱絞車、75KW絞車的安全管理。(1)每班使用絞車前,必須對絞車的鋼絲繩、生根裝置、護身點柱和擋繩板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2)絞車司機、信號把鉤工必須持證上崗,遵守各自的操作規程,堅持“六不開、六不掛”。(3)絞車要有靈敏可靠的聲光信號,嚴禁使用口喊、晃燈、敲管等方式代替信號;絞車出現故障未按規定檢修處理到位,嚴禁開車;信號系統有故障未處理,嚴禁開車;鋼絲繩磨損、斷絲超過規定,嚴禁開車;不得用絞車提升人員,每次提升或下放物料、工具時,由安全撥頭捆綁,確認牢固后,方可升降;上口作業人員嚴禁將雜物、工具、矸石等誤入倉內。(4)信號把鉤工兼安全警戒員。提升物料時,倉內嚴禁有人,做到“提升不作業、作業不提升”。(5)運輸上山懸鉤作業時,所有保險檔處于閉合狀態;絞車司機必須堅守崗位,將閘把剎死,使鋼絲繩處于張緊狀態;在礦車下方打好掩木。
煤倉施工的現場管理十分重要,因運輸、信號把鉤、絞車及現場施工人員多工種配合作業,煤倉又是隱蔽工程,必須加強安全質量監管,防止施工質量和人身事故的發生。通過嚴格執行施工質量控制及安全管理措施,確保井巷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