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0年以來宏觀形勢日趨復雜,今年更是被認為是新世紀以來經濟金融形勢最嚴峻的一年。城市商業銀行作為中國銀行業的“后輩”,無論資產規模、業務范圍還是整體實力均難以與全國性銀行相媲美。面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城商行必須在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上作思考,確保穩健經營和長足發展。
關鍵詞:宏觀形勢 城商行 差異化經營
中圖分類號:F29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1)25-0033-02
2010年以來宏觀形勢日趨復雜,作為“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的2011年更是被認為是新世紀以來經濟金融形勢最嚴峻的一年。今年上半年,CPI 頻創新高,加息預期加劇,信貸規模受限,企業融資成本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上調空間有限但效果顯現不足,投資能力下降,經濟增速回落,通脹高位運行。
城市商業銀行作為中國銀行業的“后輩”,無論資產規模、業務范圍還是整體實力均難以與全國性銀行相媲美,基本沒有什么優勢可言。面對當前經濟金融形勢和監管部門的強化監管,一直生存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夾縫中”的城商行,要在這個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在發展思路和經營模式上作思考,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子來,確保穩健經營和長足發展。
一、當前經濟形勢對城商行的經營產生的影響
1.系列房地產新政出臺后,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的勢頭明顯得到了抑制,并且出現了下降趨勢。但一方面由于城商行普遍房地產貸款集中,房產新政將直接影響房地產信貸資產的安全,加大城商行信用風險;另一方面樓市房價調控直接影響地價,土地出讓情況很大程度上左右了地方財政,城商行作為當地政府最密切的金融機構,負債業務影響較大。
2.貸款新規的全面落實,雖然促進了銀行信貸管理方式的轉變、風險防范和結構調控,但極大地挑戰了銀行、企業的思維定式和習慣做法。一是貸款資金的實貸實付要求對貸款派生存款影響將較為明顯;二是原有流動資金貸款或多或少的存在被企業特別是集團企業挪作他用的情況,很多貸款在授信到期后按新政很難予以續貸,收貸又將會對企業的正常運轉產生較大影響,資金鏈存在斷裂可能。所以貸款新規的實施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影響銀行資產、負債業務的快速發展,盈利能力也必將受到影響。
3.人民幣匯率改革和外貿出口調控將對城商行產生長期、深刻的影響。從短期來看,城商行的信用風險、交易風險和匯率風險有所加大;從長期來看,市場將面臨更加多變的環境,同時也將出現更多的新需求、新市場和新的金融工具,對城商行的金融創新能力提出挑戰。另外,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大浪潮過去,世界經濟復蘇,出口擴大,外貿出口調控宏觀政策變化也將直接影響城商行的主流企業——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對城商行的影響值得深思。
4.存款準備金率的連續上調和信貸均衡投放監管對城商行業務發展造成一定的壓力。全國性銀行規模大、抗風險能力強、融資渠道和存款來源豐富,各分支機構跨區域之間進行調撥便捷;而城商行規模小、業務品種少、抗風險能力較弱,主要依靠吸收當地存款,融資渠道單一,流動性風險較大,容易導致區域性金融風波。
5.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給城商行的經營業務帶來較大影響。一是給負債業務帶來沖擊,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和金融投資品種的增多,客戶投資理財觀念的增強,大量資金投資到資本市場上的股票、基金、債券、期貨等具有較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導致城商行較為穩定和較低成本的儲蓄資金大幅度減少;二是對城商行信貸業務帶來沖擊,資本市場為企業提供和多樣化的融資渠道,企業可以通過市場進行直接融資,而不再局限于銀行的間接融資,從而分流了城商行的優質客戶。
二、城商行探索差異化經營道路的必要性
城商行作為銀行業一支不可忽視的新興力量,在這“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積極探索差異化經營已經十分迫切。
1.形勢逼人,城商行不走差異化道路沒有出路。作為夾縫中的城商行,要在這個行業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須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子來,否則即使眼前有利,最后還是沒有生存機會。更應該看到,中國國有銀行的競爭力的回升和股份制銀行的市場份額的擴大,如果沒有危機意識,還是人云亦云照搬老套模式,注定沒有出路,未來的行業領軍者必定是在差異化經營方面做得有特色的機構。
2.時不待我,留給城商行主動調整的機會和時間不多了。盡管目前銀行業發展遇到了許多新問題,如同業競爭加劇、利差縮小、監管強化等,但管制的利率仍能保證銀行盈利。然而,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這種利差的保護可能已經接近尾聲。一旦利率放開,眾多的中小銀行一定會兼并、重組。因此要充分認識到銀行業發展的規律,抓住這段黃金機遇期,及早探索差異化經營模式,提高核心競爭力。
3.大勢所趨,差異化經營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不可否認,當前中國銀行業同質化特征比較明顯,不管規模大小,經營模式都差不多。但過度依賴資本消耗、過度依賴規模和利差的盈利模式是不能持續的,工行、招行等大行都在思考戰略轉型。作為弱勢群體的城商行,更應該深入思考如何進行差異化經營,確保可持續發展。
三、城商行差異化經營探索
城商行脫胎于城信社,最初的戰略定位是服務于地方經濟,這也決定了不同區域城商行的不同戰略定位。但總體上來說,城商行的戰略選擇不外乎三種:一是積極重組并購,擴大資產規模,成為全國性規模化經營;二是個性化服務,扎根地區,成為提高個性化服務的社區精品銀行;三是并入大的銀行平臺,充分利用其品牌資源,快速實現自身的擴張。
通過對成功城商行的經營模式的學習研究,結合長期城商行的工作經驗,筆者認為,無論選擇何種經營模式,城商行要在眾多銀行中異軍突起并持續發展,最關鍵的還是要進行差異化經營。所謂差異化經營戰略,關鍵是找到與城商行發展相契合的核心市場、核心業務、核心客戶、核心產品,城商行只有抓住這四個“核心”,才有可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1.立足地方,做深核心市場。城商行最大的特點就是區域性化經營,每個城商行都有一個明確的市場定位,就是立足地方。近年來,大部分城商行都實現了跨區域發展,雖然走出去可以擴大市場,但只有本土才是城商行的大本營,城商行仍然必須扎根當地,做深做透本土業務,重點拓展鄉鎮市場和社區業務,著力打造功能完備的社區銀行,保證在當地的絕對競爭優勢。
2.加快轉型,拓展核心業務。城商行應積極應對當前宏觀形勢,加快經營發展方式轉型,推進由利差盈利模式向多元化發展的轉變,主動尋求城商行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方向所在。隨著資本市場的發育、信貸風險控制和利率市場化進程的加速,銀行存貸款增速逐漸回落、存貸款利差逐步縮小。城商行必須做大做強核心業務,逐步形成以公司銀行、零售公司、個人銀行、信用卡、金融市場為主導的五大利潤中心,實現利潤來源多元化。
3.定位中小,培育核心客戶。明確目標市場后,如何界定、發現真正適合城商行的有效客戶,如何將其培育成為忠誠度高、貢獻度高的核心客戶群,是差異化經營戰略能否成功落地的關鍵環節。城商行不同于全國性大行,要鎖定小企業目標客戶,實行差異化和特色化服務,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形成一套適合小企業客戶群特點的客戶甄別、客戶維護和提升的標準化機制方法,開展錯位經營。
4.大膽創新,打造核心產品。差異化經營,必須要有與眾不同的拳頭產品作支撐。城商行必須適應廣大中小企業金融服務的需要,不斷調整優化業務結構,積極探索以零售方式做公司業務、以批發方式做零售的新路子。不僅要建立專注于小企業業務的經營管理體系和專業團隊,而且要推出適應小企業客戶特點與需求的一系列產品、便捷的審批流程,推進小企業服務品牌建設和小企業業務的發展。
[責任編輯 吳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