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總結急性闌尾炎的聲像圖特點,探討超聲在臨床診斷急性闌尾炎中的價值。方法:對2010年1~12月95例擬診斷為急性闌尾炎的患者的進行超聲檢查,并對聲像圖進行分析。結果:超聲診斷為急性闌尾炎78例,闌尾穿孔6例,闌尾腫大不明顯10例,1例為腸系膜淋巴結炎。結論:超聲檢查診斷闌尾炎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檢查方法,對于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超聲檢查 闌尾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197
急性闌尾炎是外科常見的急腹癥之一,超聲檢查已經成為闌尾炎診斷的重要手段。對95例門診診斷為闌尾炎的病例進行超聲檢查,為臨床醫生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10月診斷闌尾炎的95例病例進行超聲檢查,男50例,其中兒童5例,女40例。臨床表現為:發熱,胃痛,轉移性右下腹痛或腹痛。
儀器與方法:使用阿洛卡SSD-3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7.5MHz,患者取仰臥位,探頭置于右下腹部,由于闌尾的位置變化較的,首先找到盲腸,這對于找到闌尾非常重要,在盲腸末端旋轉探頭,做扇形掃查,這樣高位闌尾就不容易被漏掉,如患者腹腔腸氣較多可按壓探頭,擠壓腸氣,找到闌尾。觀察闌尾及周圍情況,同時掃查右下腹及臍周淋巴結情況,測量闌尾大小、闌尾壁的厚度,闌尾腔內情況,有無腹腔積液。
結 果
超聲檢查的病例95例:①闌尾明顯腫脹78例,其中16例闌尾腔內探及氣體及糞石的強回聲;穿孔6例,可見闌尾壁有缺損,闌尾周圍見少量液性暗區;1例異位闌尾,均經手術證實。②闌尾腫脹不明顯者5例,可見右下腹腸系膜淋巴結腫大。③5例未見明顯腫大闌尾聲像(考慮可能為腸氣干擾,掃查不理想),右下腹可見輕度腫大的淋巴結,經消炎治療癥狀消失,再行超聲掃查未見腫大淋巴結。1例是7歲兒童,探及臍周及右下腹腸系膜淋巴結腫大,排除闌尾炎。
例1:患者,女,32歲,以惡心、胃痛8小時來門診就診。查體:臍周、上腹部壓痛陽性,腹肌緊張,血常規:WBC為15.6×1012/L,中性粒細胞升高,門診以胰腺炎收入院。超聲提示:肝臟、膽囊、胰腺未見明顯異常。因血象較高無法解釋,反復掃查腹部,于右腎前方探及管狀低回聲結構,范圍3.6cm×0.8cm,壁厚0.3cm,提示臨床:右中腹部管狀低回聲結構,考慮急性闌尾炎。行闌尾切除術,證實異位闌尾、急性闌尾炎。
例2:患者,男,52歲,轉移性右下腹痛2小時入院,查體:體溫38℃,右下腹壓痛、反跳痛陽性。超聲所見:右下腹探及管狀低回聲結構,范圍20.4mm×9.3mm,壁厚0.3cm。另于右下腹探及多個淋巴結回聲。未見明顯游離性液性暗區。提示:右下腹管狀低回聲結構,右下腹腸系膜淋巴結腫大,考慮急性闌尾炎。急診手術,已證實。
例3:患者,女,46歲,右下腹痛3天,消炎治療略有好轉,查體:體溫36.5℃,右下腹壓痛陽性,血常規檢查:白細胞1.2萬,超聲所見:右下腹探及管狀低回聲結構,范圍3.6cm×0.7cm,壁厚0.2cm,周圍未見其他異常回聲。提示:右下腹管狀低回聲結構(闌尾炎可能大,建議繼續消炎治療后復查)。消炎治療5日后,癥狀消失,血常規白細胞下降至正常范圍。
討 論
超聲診斷闌尾炎的標準是闌尾增粗,直徑≥0.7cm,闌尾壁增厚≥0.2cm。闌尾腔積膿,有的可探及糞石和氣體回聲。橫斷面闌尾呈同心圓征,另有部分患者可見右下腹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當闌尾出現穿孔時,癥狀減輕,查體有腹肌緊張,超聲示:闌尾周圍可見游離性液性暗區,有膿腫形成時,于右下腹可見低回聲包快。
急性闌尾炎應與其他急腹癥鑒別:①右側宮外孕或黃體囊腫破裂:患者為育齡婦女,有停經史,陰道有少量流血,無轉移性有下腹痛。超聲檢查,于盆腔偏右探及混合型包塊,子宮直腸窩可見液性暗區,出血較多的患者盆腔包塊可被液體包圍。患者做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HCG檢查呈陽性,即可診斷宮外孕。黃體破裂患者沒有明確停經史,一般在排卵期之后。②急性闌尾炎與右側輸尿管結石鑒別:患者既往有腎結石病史,右腹部陣發性疼痛,呈絞痛,間斷發作,有惡心、嘔吐癥狀,使用止疼藥物緩解不明顯,發作時患者呈強迫體位。超聲所見,右側輸尿管擴張,在輸尿管狹窄處可見強回聲光團反射,后方伴聲影即可診斷。③急性闌尾炎還應與回盲部腫瘤、腸套疊等鑒別:回盲部腫瘤,回盲部探及混合回聲腫物,呈“假腎征”,患者具有腫瘤的其他體征。腸套疊,患者腹痛呈間斷發作,伴有嘔吐,兒童多發,發生于老年人多伴有腸道腫瘤。超聲所見呈典型的“心圓征”,外層為水腫的腸壁,中間為氣體回聲,內層為腸壁,較容易鑒別。④小兒急性闌尾炎還應于腸系膜淋巴結炎相鑒別:腸系膜淋巴結炎春季較多發,患兒腹痛多以臍周為主,腹痛并不劇烈,如有患兒感興趣的玩具或活動可以讓患兒暫時忘記疼痛,超聲可見腸系膜淋巴結腫大。
通過本組超聲檢查,認為超聲診斷闌尾炎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值得推廣。對于闌尾腫脹明顯者,于右下腹均可探及管徑不一的管狀低回聲的闌尾結構,基本可以明確診斷,對部分腫脹不明顯的慢性闌尾炎急性發作患者,即使偶爾不能找出腫大闌尾,也可以顯示右下腹闌尾根部腫大的腸系膜淋巴結,從而提供間接的診斷依據,結合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化驗室檢查做出診斷,對于異位闌尾超聲是最便捷準確的診斷手段,能夠為臨床醫生提供闌尾的準確位置,以便于手術切口的確定。另外超聲檢查還能排除由其他原因引起的右下腹疼性疾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曹海根,王金銳,主編.實用腹部超聲診斷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