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腹主動脈瘤 破裂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24
腹主動脈瘤(AAA)是老年人較常見的血管疾病,也是死亡常見的原因[1]。AAA發生后可逐漸增大,最后破裂出血,導致患者死亡。
病歷資料
患者,女,46歲,因剖腹產術后11年,腹痛、腹脹2周伴惡心嘔吐入院。查體:全身一般情況尚可,心肺(-),下腹部可見長約15cm橫行切口手術疤痕,臍旁左側腹部可觸及4cm×6cm橢圓形腫塊,表面光滑,邊界清,有輕度壓痛,不隨體位改變而改變,有搏動性,與心跳頻率相同,在腫塊表面可聞及收縮期震顫和雜音,移動性濁音(-),腸鳴音3~5次/分。腹部立位片示左下腹見數個小氣液平。血常規:白細胞12.5×109/L,血紅蛋白135g/L。超聲提示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增寬。入院后第2天患者嘔吐頻繁,家屬陪同患者去廁所,突然出現劇烈的腹痛,在廁所里心跳驟停,經腹穿抽出大量鮮血,搶救無效死亡。
討 論
動脈硬化是形成腹主動脈瘤最常見的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還有一部分腹主動脈瘤,是由創傷、感染等原因引起的動脈壁的局限性膨出。罹患腹主動脈瘤后,多數患者無臨床癥狀,僅在體檢時或自行發覺腹部搏動性腫塊。發病率在我國較低,但近年來有上升的趨勢,其原因是我國人口老齡化增加,多數患者在無任何自覺癥狀時突然發生動脈瘤破裂,有資料表明腹主動脈瘤破裂者死亡率高達78%~94%[2]。因此,醫學界也把腹主動脈瘤叫做人體內的“定時炸彈”。腹主動脈瘤破裂是腹主動脈壁彈力蛋白衰竭壓力負荷轉嫁至膠原后,使膠原成為主要抗張力成分,在各種因素繼續作用下最終導致膠原蛋白衰竭的必然結果。本病例經B超確診后仍不轉入有條件的醫院治療,把兩個疾病分別對待,沒有想到腸梗阻的發生是腹主動脈瘤的增大引起腸腔外壓迫所致。經實習醫生反復多次觸摸刺激再加上行走后全身血液加快,導致破裂出血入腹腔而死亡。
Szilagyi將破裂性腹主動脈瘤分為三種情形:①開放型:腹主動脈瘤破入腹腔中,迅速出現休克限制型:②腹主動脈瘤破入腹膜后腔,形成腹膜后血腫,造成暫時填塞狀態;③封閉型:腹主動脈瘤破裂孔較小,出血被后腹膜組織或形成的纖維組織被膜局限、封閉。該患者動脈瘤破裂為開放型是這三種類型中最難處理的一種。因此建議對所有腹主動脈瘤患者,一旦確診后,除確無任何臨床癥狀,動脈瘤體積較小,隨診條件好,年齡過高,可緊密隨訪外,均應積極對待。對于病期已長,近期出現疼痛或腫物體積有增大傾向者,應按亞急診對待,絕對臥床休息,以防住院期間突然死亡,臨床醫生應多細心,就可能挽救一個生命。
參考文獻
1 曹貴松,景在平,葉必選,等.腔內旁路移植術治療腹主動脈瘤[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9,19(3):156-157.
2 Huber TS,Wang JG,Derrow AE,et al.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 intact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repair[J].J Vasc Surg,2001,33:30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