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損傷后滑膜炎是較常見,因膝關節面積大,在全身各關節中膝關節損傷后滑膜炎反應最為顯著。2002年7月~2007年5月穿刺低滲鹽水沖洗關節腔治療膝關節損傷后滑膜炎患者75例,無繼發關節腔感染及皮膚淺行感染遺留,現將治療體會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本組患者75例,男47例,女28例,年齡17~55歲,病程12~30天,有急性膝損傷史55例,慢性勞損史17例,多數病人扭傷后均有膝關節腫脹、疼痛、屈伸活動受限,浮髕試驗(+),血沉正常8例,稍快67例。膝關節滲出液常規檢查,有白細胞67例,陰性8例。滲出液細菌培養為陰性,抗酸染色陰性,膝關節X線,MRI均顯示關節積液。
治療方法:關節穿刺對無菌技術要求嚴格,力爭達到環境和過程最大限度的無菌。患者取平臥位,患肢屈曲30°,消毒后,局麻下取膝關節內側髕骨下緣兩點為穿刺點,用16號針頭刺入關節腔內即有落空感,此時抽吸即可抽出淡紅色或黃色稀薄液,邊抽邊吸,用左手指從髕骨內側及上下緣向外側擠壓,促使積液盡量1次抽盡,抽凈積液后,視積液量多少注入60~200ml的 0.45%低滲鹽水,重復以上步驟3~5次。退出針頭,針眼用酒精棉球覆蓋,關節局部加敷料用彈性繃帶加壓包扎。
療效評定標準:①痊愈:關節腫脹,積液消失,1年內無復發。②好轉:關節腫脹疼痛減輕,無明顯積液。③無效:關節疼痛,積液量不減。
結 果
本組中,經1次治療后而痊愈30例,經2次治療后痊愈25例,經3次治療后痊愈9例,5例好轉,沒有1例無效,總有效率97%。
討 論
正常人生理情況下膝關節腔內有少量液體滑液,1~10ml,為淡黃色清量的黏性液體,堿性,含水約96%,基本成分為血漿滲出液并有滑膜表面被覆細胞分泌的透明質酸、膠體蛋白、蛋白多糖,少量結晶和關節內代謝產物,滑液中透明質酸的存在使之有潤滑關節,保護軟骨的作用,滑液中血漿滲出液足以營養關節軟骨。創傷性膝關節滑膜炎是由于急性創傷或慢性勞損引起的膝關節滑膜的無菌性炎癥,其病理生理過程,主要有滑膜血管內血液動力學改變,血管通透性升高及白細胞等炎性介質滲出3個方面的變化,結果造成富含蛋白的水腫液,纖維蛋白及白細胞等炎性介質向損傷組織的血管外間隙積聚?;ぱ芡ㄍ感陨?,使得血液的液體和各種蛋白成分均可通過血管壁到達血管外,構成滲出液刺激神經末梢,引起癥狀。由于血管內含大量蛋白的液體丟失,造成滑膜血管內膠體滲透壓降低和組織液的膠體滲壓升高,使膝關節內呈高滲環境,不利于自愈。本組用低滲鹽水沖洗膝關節,終止其病理過程,既可以使膝關節腔內膠體滲透壓下降,血管內外滲透壓改變,液體由滲透壓低一方關節腔向高一方血管內轉移,有利于滲出液減少,使得疼痛減輕,功能改善,又改變了滑膜細胞所處白細胞等炎性介質刺激強的液體環境,有利于滑膜組織的修復,再配合傳統的抗炎,理療及時休息,促進滲出液的吸收,消失,本組治療有效率97%。在應用本法時,要掌握好適應證,應排出骨折,韌帶斷裂這些嚴重損傷和對沖洗療法禁忌的病種,如腫瘤、結核,術中嚴格無菌操作,術后仔細護理,沖洗時間應充分,有條件者可作引流液細菌培養。本法使用設備無特殊要求,操作簡易,比之關節鏡下沖洗費用低,在骨科門診便于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曹佩,左艷方.350例損傷后膝關節滑膜炎的治療體會.局部手術學雜志,2007,16(5):304.
2 王亦璁.膝關節外科的基礎和臨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