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湯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醫林改錯》,乃王氏五大逐瘀湯之一。近年來,應用其加減治療痛經26例,療效顯著?,F總結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26例患者,年齡17~42歲;病程6個月~3年;原發性痛經16例,繼發性痛經10例;行經前痛者7例,行經時痛者15例,行經后痛者4例。多伴有乳房脹痛,一些患者伴有惡心、嘔吐,或下腹部墜脹、胸悶、脘痞等癥狀。
治療方法:血府逐瘀湯由當歸、生地、桃仁、紅花、赤芍、枳殼、柴胡、川芎、牛膝、桔梗、甘草組成。乳房脹痛者加郁金、香附、青皮;惡心、嘔吐者加吳茱芋、姜竹茹、生姜;下腹部墜脹者加川楝子、烏藥;胸悶、脘痞者加白術、茯苓、陳皮。若經后痛,氣血虛弱者,去桃仁、紅花、枳殼,赤芍換成白芍,生地換成熟地,加太子參、黃芪。月經前3天開始服藥,每天1劑,調治3~5個月經周期。
療效評定標準:①痊愈:疼痛消失,1年以內無復發;②好轉:疼痛減輕,或1年內無復發;③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結 果
26例患者痊愈20例,好轉5例;無效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