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討骨科外傷患者急診術前心理反應及護理措施。方法:選擇收治的急診骨科手術患者500例,分析存在的心理反應,給予個體化心理護理措施。結論:骨科外傷患者急診手術前多存在恐懼、緊張等心理反應,護理人員評估常見心理反應,及時提供有效心理護理,有利于提高病人對手術的依從性。
關鍵詞 骨科外傷 急診術前 心理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37
我科對2009年7月~2010年7月的骨科急診手術500例患者,分析總結了骨科急診患者術前存在的心理問題,并制定了一套與之相對應的護理措施運用于實踐中,收到了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擇我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共收治急診手術患者500例,男288例,女212例;年齡6~58歲,平均33.4歲;其中上肢骨折137例,下肢骨折128例,皮膚或軟組織損傷105例,肢體離斷傷25例,胸腰椎壓縮性骨折89例,脊髓損傷致不全癱16例。
方法:采用數字法把500例患者隨機分組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采用交流溝通、心理狀態評估、問卷調查方法,評估患者心理狀態,制定并實施個體化心理護理措施,對照組采用傳統方法心理護理。統計、對照分析患者術前心理反應。
結 果
實驗組患者240例情緒平穩接受手術,10例出現痛哭、情緒激動表現,心理護理有效率達96%,對照組患者46例情緒平穩接受手術,97例情緒低落,89例煩躁、緊張,14例決絕手術,4例有輕生表現,心理護理有效率為18%。
討 論
很多骨科外傷患者既往體健,突如其來的傷害改變了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狀況,易出現不良情緒反應,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及預后,同時使醫療糾紛發生率增多。通過眾多實踐證明,心理護理在臨床的應用中,有著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骨科患者多數突然遭受外界各種意外而導致系列外傷疾病,對他們的打擊很大,加之傷后劇痛,且擔心發生并發癥或后遺癥,以至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特別是肢體離斷傷的患者意識到終身殘疾,不愿與人交流,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
常見心理反應:平素健康的人突然需要手術,會因為恐懼而失去心理平衡。手術無論大小,對于患者而言,都是一種刺激,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與煩躁情緒,護士根據病人術前心理反應的程度和種類、手術性質而靈活地采用心理護理措施,使之發揮更大效應。通過調查發現,骨科外傷急診手術前現患者最擔心、最關心、最需要解決的問題:①主刀醫生的技術水平及術后效果;②擔心疼痛;③擔心醫療費用;④擔心會影響工作和家庭。
護理體會
擔心主刀醫生水平及術后效果的患者:醫護人員舉止穩重,切忌驚慌失措、大喊大叫,以免產生消極暗示,造成患者緊張;護士用熟練的操作進行術前準備工作,應主動與患者交流,使患者有一種親切感和安全感,接受患者的感受和看法,對出現的問題盡量給予及時的解決,以便于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并可告知患者主刀醫生有多年的臨床經驗,且已做過很多此類手術。假如手術中有疑難情況,我們會及時組織全院有關科室和經驗豐富的專家會診解決,使患者及家屬放心。
擔心疼痛的患者:為患者創造安靜舒適的環境,利于休息和睡眠,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關懷的溫暖;熱情主動的與患者交流,平等的雙向交流會產生強大的精神力量,使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告訴患者手術是在充分的麻醉下進行的,麻醉后便不再疼痛,使其產生信任感,能樂觀地接受手術。
擔心醫療費用的患者:對這種患者要盡量為其排憂,向患者告知醫院的收費標準,并可建議醫生在整個的治療過程中要考慮患者的費用問題,各方面盡可能為患者節省費用;告知患者,如果實在有困難無法解決,可借助有關機構反映來解決您的經濟問題,保證治好您的病。安排親朋好友探視,也能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從而減輕患者術前的焦慮情緒。
擔心影響工作和家庭的患者:護士耐心地與病人進行交談,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確定病人的心理反應,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及時向病人和家屬提供有關手術信息。詳細介紹病人的病情,說明手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對手術的安全性要作出恰當的解釋。對于手術復雜、危險性大的病人,應介紹醫護人員是如何對病情進行反復研究而確定最佳手術方案,使病人感到醫護人員對其病情十分了解,對手術極為負責。與手術成功病人同住一室,安排家屬及時探視,同事和朋友的安慰和鼓勵,能增強病人治療疾病的信心,減輕病人的術前焦慮。
心理護理的最終目標是最大限度滿足人的生命過程的護理需要,提高生命質量。促進病人的健康發展,自我實現、自我接受、增加真正的自我尊敬,提高自信心與個人完善水平,促進人際關系和滿足需要的能力。護理工作中必須以病人為中心,尊重病人的各種權利,護士在任何情況下不能因為自己是專業工作者便認為自己會給予病人最佳的治療或護理,而把病人置于不能自助的角色中。只有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兩者融為一體,存在于護理工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護理工作的效果。骨科患者多數突然遭受外界各種意外而導致系列外傷疾病,對他們的打擊很大,加之傷后劇痛,且擔心發生并發癥或后遺癥,以致缺乏戰勝疾病的信心;特別是肢體離斷傷的患者意識到終身殘疾,不愿與人交流,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這些均會影響手術和治療,不利于機體的康復。因此,在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地搶救措施的同時,評估患者心理反應,識別并判斷其所處的心理狀態,及時提供有效的心理護理,調整其心理問題,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與醫護人員配合,從而達到盡快好轉及治愈的目的,同時大大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呂式瑗.創傷骨科護理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327.
2 王婷,李玉潔.組合組織移植修復嚴重手外傷患者的術后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