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院藥房工作中存在問題并不是新話題,在醫藥事業飛速發展的今天,一些錯誤始終未能得到改善,與現代藥學發展不相適應。基層藥房直接服務于患者,調劑工作看似簡單,卻與患者的用藥安全息息相關。如何才能使基層藥房工作有一個質的轉變,關鍵在于提高基層藥學人員的素質修養,專業技術水平和責任心。本文僅列舉門診調劑工作中存在的部分較為普遍的問題,談談筆者的體會和建議,與讀者共同探討。
調劑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處方審查不全面:藥劑人員接到處方僅看劑量用法是否正確,對于處方用藥與臨床診斷的相符性,是否有藥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等均不審查,有些藥劑人員收到處方就發藥,根本不知道還要審查處方。
調配藥品過程中對于藥品的外觀質量沒有嚴格把關,如維生素C、維生素K針已嚴重變色,仍在使用。
藥品擺放不規范,未分類或分類不細,影響調配速度。藥品效期管理意識淡薄,近效期和遠效期藥品混在一起,有時先發出遠效期藥品,導致有些藥品過期失效造成損失。
藥價有變動未及時更改,造成藥價不準確,導致患者對醫院藥品的價格產生懷疑,對醫院的信譽度產生懷疑。
調配拆零藥品時違反操作規程,不用藥品拆零柜,雖備有手套和藥勺但并未使用,調配時直接用手數藥片,這種情況較普遍。
發藥時應為患者交代服用方法,劑量和藥物不良反應,這方面工作不夠認真細致。例如有些鋁塑包裝的藥品經常剪開發藥,1名患者首次服用,不清楚服用方法,連包裝吞服。
有些基層藥房人員不足,門診窗口調配發藥的往往是非藥學人員,很多藥品同時有化學名、商品名、通用名,有的同一種藥品有兩種規格,非專業藥劑員對此不太熟悉,對一些新劑型新藥品也了解太少,在調配工作中常易出現差錯。
提供藥物信息及用藥咨詢方面較欠缺,經常有醫護人員及患者詢問有無某藥品及用法用量等,藥劑人員僅回答有或無,不能主動為他們推薦同類其他藥品,對藥品的藥理作用、適應證、用法、禁忌證也不能準確回答。
體會及建議
基層藥學人員面對的是廣大農村和農牧民患者,這類患者文化水平低,有些患者甚至無法讀懂說明書,藥師在藥品的正確使用方面負有重大責任。基層藥劑工作者更需要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藥劑工作不只是局限于在藥房內調劑藥品,指導患者合理用藥,保證患者服藥安全有效,也是藥師的任務和職責。
基層藥師在學歷,知識結構方面層次偏低,很少有機會外出學習交流,工作缺乏主觀積極性。隨著社會和醫療發展的需求,要盡快改變這種現狀。必需提高基層藥師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可通過繼續教育學習進行知識更新,通過不斷學習形成一種濃厚的學習氛圍,并建立在自覺自愿的基礎上,逐步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可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業務學習,如每周晨會安排業務學習,定期考核,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班學習班。把有能力有潛力的人員送出去深造,進修學習,以促進藥物信息和知識的交流。開闊視野,轉變關念,對基層工作的進步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非藥學人員必須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或具備專業知識,才能勝任藥劑工作。加強對調劑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業務操作技能培訓。
制定崗位責任制,查對制度,差錯登記。藥房內設置效期藥品一覽表,藥價變動一覽表,新特藥目錄。藥品分類擺放,貼好標簽。應經常檢查制度的落實情況,檢查藥品的質量。調配時嚴格執行處方調配制度,認真審查處方,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必須經過核對,發藥時應向患者說明服用方法,劑量,及注意事項。及時準確調配藥品。
設立用藥咨詢窗口。積極宣傳用藥知識,為患者提供用藥指導,新藥信息。為患者介紹藥物的適應證,正確的服用方法、劑量、主要不良反應等。滿足患者的服務需求。
隨著科學技術和醫藥學的迅速發展,基層藥師要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修養和藥學基礎理論水平及專業技術水平,同時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責任心,真正體現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只有這樣,基層醫院的藥房工作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