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支氣管哮喘的發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尤其是兒童哮喘,其病因復雜,目前認為哮喘為宿主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疾病。包括遺傳、肥胖、氣道高反應性、特應性、感染、變應原、空氣污染、煙草煙霧、飲食等。近年來,氣道炎癥學說的建立是理論機制的進展。預防措施分為一級預防、二級預防和三級預防,有助減少哮喘的發生。
關鍵詞 兒童 支氣管哮喘 病因 預防措施
支氣管哮喘(簡稱哮喘)是兒科的常見疾病,其臨床特點為慢性或反復發作的咳嗽和喘息[1]。近年流行病學發現兒童哮喘盡管存在國家地區和人群的差異,但從全球范圍來看,20多年來哮喘的患病率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正在以驚人的速度上升[2],尤其是兒童哮喘。目前認為,哮喘為多基因遺傳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導致的疾病,病因極其復雜,現對目前的可能病因分析如下。并制定相應預防措施。
病 因
宿主因素:①遺傳因素:家族遺傳多見,父母其中一方患有哮喘,兒童患哮喘的幾率高出其他健康兒童2~5倍。一些基因的多態性可能與哮喘遺傳易感性密切關聯[3],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表達與哮喘的發病亦有關系。編碼腎上腺受體的基因多態性與不同的激動劑療效相關[4]。另一些基因和改變糖皮質類固醇的反應性及白細胞應答的修飾相關[5]。對哮喘相關易感性基因的研究集中于以下4個方面:IgE抗體的產生;呼吸道高反應性表達;炎性反應介質的產生;決定Th1和Th2免疫應答比率。這些遺傳性標記物可能非常重要,不僅作為哮喘發病的病因之一,而且還決定哮喘的治療效果。②特應性:具有特應性的人,對正常的良性物質發生了異常強烈的免疫應答,這種物質成為變應原。過度免疫應答可在嬰兒出生后有的頭幾個月內就發生。③肥胖。④性別:兒童中男性是哮喘的高危因素,隨著成長,在性別中的差異隨之減少,在成人期,男女比例相當。⑤氣道高反應性:哮喘患者大多數具有氣道高反應性,它的浸潤細胞是以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T淋巴細胞為主,肥大細胞是啟動,而EC細胞是主要的效應細胞,它在黏附因子參與下,由血管內游走入氣道黏膜,并產生多種毒性蛋白、氧自由基與其他介質(如細胞內毒素、白三烯、細胞因子、血栓烷、組胺等)經一種網絡式的相互作用,最后導致氣道炎癥并使氣道顯呈高反應。⑥抗受體自身抗體存在:部分哮喘患者體內有抗 受體自身抗體,它可以像配基一。樣與受體結合調節腺苷酸環化酶的活性,也可以封閉受體導致受體功能低下。
環境因素:哮喘發病率逐年上升,與環境因素密切有關。變應原:許多研究表明早期接觸貓和狗等動物可以幫助兒童對抗變應原致敏作用或哮喘的發展,但一些研究表明這樣的接觸可增加致敏的危險性。兒童哮喘的患病率在農村環境中較多的接觸微生物內毒素及其相關產物有關[6]。
感染因素:近年來,氣道炎癥學說的建立是理論機制的進展,為抗炎治療提供依據,此外尚可能存在其他因素,使哮喘難以控制。①潛在的肺部感染有的重度哮喘是以中性粒細胞和炎性反應介質(白栓烷和白三烯)的增加為特征,提示可能與支原體、衣原體等潛在感染有關。②共存慢性鼻炎、鼻竇炎:有報道普通哮喘兒童中37.3%有慢性鼻炎鼻竇炎導致哮喘且難治。③胃食管反流(GRE)GRE在普通人群發病率5%~10%,但在哮喘兒童中發病率50%~60%[7],酸性胃內反流物刺激食管中下段黏膜感受器,通過迷走神經反射性引起支氣管痙攣,也可由于微量為內容物誤吸入呼吸道直接刺激呼吸道迷走神經而引起呼吸道收縮,這些患者單純抗哮喘治療效果不佳。
煙草煙霧:吸煙是影響兒童健康的主要社會問題之一。
空氣污染。飲食:攝鹽量的增加可加重哮喘,而冷飲、巧克力等食物盡管不作為一種變應原起作用,但可增加呼吸道高反應,從而引發或加重哮喘。⑹職業:如實驗室工作者,長期接觸化學物刺激,哮喘的發病率顯著升高。
哮喘的預防措施
一級預防:主要是預防高危兒童發生變態反應。首先是室內變應原回避,包括螨、蟑螂、貓狗、霉菌,還要避免被動吸煙和少吃致敏食品,室外花粉和大氣污染等問題也要回避。
二級預防:預防已患哮喘的癥狀發作和針對病因作特異性變態反應疫苗治療。
三級預防:目標是預防慢性變應病惡化和其他更嚴重的癥狀問題,增進患者生活質量。兒童90%的時間在室內活動和睡眠,因此首要針對室內變應原,具體的要求:①不用地毯;②不養貓狗鳥寵物;③防衛被動吸煙,婦女懷孕后不吸煙,嬰兒出生后半年內家中不要有人吸煙;④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⑤嬰兒的床上不要用陳舊的生長螨和霉枕被褥,新的也要常洗;⑥保持室內干燥,抑制螨和霉生長。
根據1997年WHO立場文件,變應疫苗具有免疫記憶特征,有調節TH1/TH2應答的失衡正常化,最近我國的臨床觀察證實用塵螨疫苗口服有預防嬰兒毛細支氣管炎后支氣管哮喘的患病率,是一級預防重要手段。塵螨變應原能改變對兒童螨單源性變態反應的自然過程,而且能預防發生新的過敏,并可降低非特異性氣道高反應性,所以也是二級預防的有效手段,對三級預防有作用。
小 結
我國經濟正在處于飛速發展生活模式、環境污染均有很大變化,有必要對哮喘病因流行病學調查,掌握哮喘的危險因素,哮喘的病因分為宿主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宿主因素是主要的,受到基因的控制,環境因素起到佐劑的作用,及時制定防治對策,必將有助于哮喘的長期控制和預防。
參考文獻
1 Huss K,Adkinson NF,Jr,Eggleston PA,et al.House dust mite and cockroach exposure are strong risk factors for positive allergy skin test reponses in the childhood asthma management program[J].JAllergy Clin Immunol,2001,107(1):48-54.
2 Sears MR,Greene JM,Willan AR,et al.A longitudinal,populationbased,cohort study of childhood asthma followed to adulthood[J].NEngl J Med,2003,349(15):1414-1422.
3 Israel E,Chinchilli VM,Ford JG.Use of regularly scheduled albuteol treatment in asthma:Genotype-strtified,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cross-over trail[J].Lancet,2004,364(9444):1505-1512.
4 Shore SA,Fredberg JJ.Obesity,snooth muscle,and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5,115(5):925-927.
5 Hogaboam CM,Carpenrer KJ,Schuh JM,et al.Aspergillus and asthmaany link[J].Med Mycol,2005,43(1):197-202.
6 Sears MR,Greene JM,Willan AR,et al.A longitudinal,populationbased,cohort study of childhood asthma followed to adulthood[J].NEngl J Med,2003,349(15):1414-1422.
7 Gem.JE,Reardon CL,Hoffjan S,et al.Effects of dog ownership and genotype on immune development and atopy in infancy[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4,113(2):30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