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回顧性總結格林巴利綜合征的護理經驗,包括心理護理、呼吸道護理、壓瘡護理及飲食護理,認為動態的觀察及精心的護理是疾病康復的重要保證。
關鍵詞 格林巴利綜合征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7.262
格林巴利綜合征又稱為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神經根神經病(ATCP),是特殊類型的多發性神經根神經炎[1]。2008年3月~2011年4月收治患者40例,經及時治療,精心正確的護理,大多預后良好。現將臨床護理總結如下。
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齡16~52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費力,漸進性吞咽困難,活動受限。6例并發呼吸肌麻痹,行氣管切開術,呼吸機輔助呼吸。所有患者均給予甲基強的松龍、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抗生素,維生素B1、B12神經營養劑及支持療法,結合中醫辨證論治、中藥、針灸、按摩理療等治療。30例效果良好痊愈出院,9例留有肢體無力后遺癥好轉出院,1例合并呼吸肌麻痹患者搶救無效死亡。
護 理
密切觀察病情:新入院患者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床旁備好氣管插管,氣管切開包,呼吸機等急救物品及藥品,保持輸氧管道通暢。鼓勵患者咳嗽,深呼吸,必要時吸痰。如發現呼吸困難、咳嗽無力,經給氧吸痰得不道好轉,立即通知醫生盡早行氣管切開,人工通氣。
心理疏導:多為青壯年突然發病,焦慮煩躁。有些患者經濟困難,又擔心預后不良而憂慮重重。應進行心理疏導,同情安慰患者,使其保持樂觀開朗心態,積極配合治療。
加強呼吸道護理:此類患者安危常取決于呼吸功能的好壞和肺部并發癥的有無,因此早期的預防非常重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天通風2次,空氣消毒機消毒1次,并注意保暖,保持室溫在18~22℃,溫度50%~70%(空氣干燥時可在室內灑水)。如果患者有痰鳴音,必要時給予吸痰。指導患者進行體位引流,排痰前可協助患者翻身、拍背。遵醫囑給予霧化吸入和吸氧,達到稀釋痰液和消炎的目的,在心臟能耐受范圍內鼓勵多飲水。行氣管切開者嚴格執行氣管切開術后護理常規[1]。套管下的紗布每日更換兩次或根據情況隨時更換,注意紗布上分泌物的顏色和創面的清潔,以判斷感染情況[2]。持續吸氧,吸痰前充分給氧,吸痰動作應輕柔,注意無菌操作。協助每2小時翻身拍背,定時氣管切開口處微量泵入沐舒坦15mg加入等滲生理鹽水50ml,配制液1~2ml,以濕化氣道,稀釋痰液。肺部感染嚴重時,除加強吸痰,翻身和全身應用抗菌素外,還可向氣管內微量入或霧化吸入相應的抗菌素。重癥患者應用呼吸機輔助呼吸時要保證機器正常運行,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變化,定時抽取血氣分析,根據病情調節呼吸參數,以免通氣量不足或過度,當患者呼吸好轉時可試行間斷脫機[2]。
人工鼻在氣管切開患者的應用。人工鼻優點:①提供有效的濾過,減少外部細菌的侵入以降低肺部感染的發生;②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由于吸入氣體的潔凈度、濕度接近生理需求,痰液分泌量減少,呼吸道刺激征等并發癥減少;③降低院內感染發生率:吸痰管直接從人工鼻的吸痰孔插入,不用將人工鼻反復拔出,既不會中斷供氧,又不增加污染的機會。
基礎護理:患者因不能行走或困難,故需加強生活護理。在恢復期開始后,一般出汗較多,應每天用溫水擦洗感覺障礙的身體部位,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感覺恢復。肢體保暖,但使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宜超過50℃,以防燙傷。協助翻身,每2小時1次,并做到勤按摩、勤更換、勤整理、勤擦洗,防止發生褥瘡。保持口腔清潔,不能漱口患者早晚2次口腔護理預防感染。留置尿管者保持會陰部清潔干燥,每天2次會陰沖洗。
用藥護理:病程2周內靜脈注射大劑量免疫球蛋白,每日400mg/kg,連用5天,有效者24~48小時內麻痹不再進展。甲基強的松龍1000mg,靜脈滴注3天后減為500mg,再用4~5天,改為強的松口服,逐漸減量。口服藥物送服到口,嚴格執行醫囑,緩慢減少激素用量,觀察不良反應。中藥湯劑宜飯后2小時溫服,以減輕胃腸負擔。
飲食調護:吞咽困難者給予鼻飼,鼻飼飲食必須流質無渣,少量多餐,營養均衡,喂食中注意速度及溫度適中。指導患者食用雞蛋、瘦肉、魚肉、牛奶、豆漿、米湯、蔬菜豆腐、水果等,三餐咸淡營養合理搭配。
康復護理:給予肢體按摩和被動運動,將患肢置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爪形手等后遺癥。經常給患者做知覺訓練,如用紙、毛線等刺激淺觸覺、溫水刺激溫度覺、用針灸刺激痛覺等促進肢體功能恢復,行肢體被動運動,按摩2~3次/日,每次20分鐘左右。病情穩定后中頻電腦理療儀治療,選擇外關、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承山等穴位,每日1次,促進肢體功能恢復。拔出尿管后伴小便失禁或不利,可給予艾灸關元、中級、水道、足三里等穴。針灸療法分型施針治療。肺熱傷陰型,治以清熱養陰宣通肺氣,取穴大椎、肺俞、列缺、少商、豐隆。脾胃濕熱型,治以清熱利濕,健脾助運,取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肝腎俱虛型,治以補腎益肝,疏通經絡,取穴足三里、三陰交、血海、背俞夾脊刺。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及時協助和督促患者進行康復功能鍛煉,根據病情在床上被動活動→床上主動活動→床邊活動→下床活動的次序進行,做到強度適中,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活動時需有人陪護,防止受傷,患者體力恢復,鼓勵患者加強主動運動的鍛煉,行運動療法指導,不斷促進神經、肌肉功能方面的恢復。
出院健康指導:囑患者合理營養飲食,防止受涼、感冒及其他感染。對家屬作好健康教育及專科指導,定期門診復查。
小 結
重癥格林巴利綜合征患者恢復慢,生活不能自理,各種儀器報警多,護理任務繁重,因此護士應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正確掌握呼吸機的使用標準,合理調節呼吸機各項參數,加強呼吸道管理,防止和及時治療并發癥。護士做好呼吸肌麻痹的搶救,給予耐心細致的整體化護理,減少并發癥是提高療效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王維治.神經病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
2 王萍.氣管切開患者的護理進展[J].中華護理雜志,2006,43(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