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羊水過少對孕婦及胎兒的影響。方法:通過對120例臨床患者觀察,結果進行分析。結果:羊水過少高發于40~41+6孕周,B超對羊水量的估計準確率達95%,是及時發現羊水過少的可靠方法。結論:羊水過少確診后適時剖宮產結束妊娠為宜。
關鍵詞 羊水過少 妊娠并發癥 剖宮產
羊水過少是產科常見并發癥之一,妊娠晚期羊水量<300ml者為羊水過少。可發生在妊娠各期,但以晚期妊娠為常見。過去檢出率低,隨著B超的廣泛應用,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羊水過少的診斷率增高,對羊水過少的敏感性為77%,特異性為95%。
資料與方法
臨床資料:我院2008~2009年住院分娩患者4432例,其中產后確診羊水過少住院患者120例,發生率2.70%,初產婦84例(70%),經產婦36例(30%),全部為單妊娠,年齡20~42歲,平均26歲。妊娠<37周2例,妊娠37~39+6周42例,妊娠40~41+6周73例,妊娠>42周3例。有妊娠并發癥者65例,胎兒宮內窘迫29例,妊高癥7例,胎兒宮內發育遲緩4例,胎兒畸形3例。合并臍帶異常者42例(其中33例臍帶繞頸,2例臍帶過短,1例臍帶扭轉),剖宮產82例。
診斷方法:120例羊水過少,陰道分娩,以盛器置于會陰部收集羊水。剖宮產者術中以吸引器收集羊水。診斷標準: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測定法(AFV)最大羊水池≤2cm為羊水過少;≤1cm為嚴重羊水過少。用羊水指數法AFI診斷羊水過少更敏感、更準確。將AFI≤8.0cm作為診斷羊水過少的臨界值;以≤5.0cm作為診斷羊水過少的絕對值。臨床檢查者觸摸子宮是有緊裹胎體感及人工破膜推動抬頭后羊水<10cm,在分娩后計算羊水<300ml。
結 果
羊水量與圍產兒的關系:羊水量愈少圍產兒預后愈差,圍產兒重度窒息率和病死率增加。
羊水過少與胎兒窘迫及羊水糞染與圍產兒預后的關系:羊水過少胎兒臍帶繞頸及臍帶過短率增高,羊水量與胎兒窘迫及羊水糞染成正相關,羊水Ⅲ度糞染與羊水Ⅰ度、羊水Ⅱ度糞染比較,圍產兒重度窒息率和死亡率明顯增加,說明羊水糞染程度也是影響圍產兒預后的重要因素。
分娩方式與圍產兒預后的關系:120例羊水過少患者剖宮產82例,Apgar評分≤3分的有5例,重度窒息率9.16%,其中胎兒窘迫剖宮產的53例,占羊水過少剖宮產64.63%。陰道分娩29例,其中正常分娩21例,Apgar評分≤3分8例,重度窒息率38.09%,陰道助產8例,Apgar評分≤3分3例,重度窒息率37.50%。
討 論
妊娠期間,羊水的量和成分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處在一個不斷生成和吸收的、相對穩定的動態變化過程中。參與羊水生成和吸收的機制主要是胎尿、胎兒吞咽、胎兒呼吸運動、胎兒皮膚和胎膜(包括羊膜和絨毛膜)上述機制隨孕周不同而各自作用不同。胎尿是羊水生成的主要機制,胎兒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主要機制,而其他機制可能具有羊水生成和吸收的雙重作用。
羊水為胎兒提供一個恒溫、恒壓的生長環境,提供一個活動空間,當子宮收縮時又可避免宮腔內壓力直接作用于胎兒。羊水又能反映胎兒在宮內的情況,因為胎兒吞咽、呼吸、排泄時均與羊水發生直接相關。所以,通過羊水量及羊水成分的變化可以了解胎兒生長發育、胎兒某些器官的成熟度,以及宮內安危情況。羊水過少常與妊娠并發癥有關,而其后果又對母嬰產生影響,造成不良圍產結局。羊水過少發生在孕早期,胎膜可與胎體粘連。在中、晚孕期,四周壓力可直接作用于胎兒,從而可引起各種不同的畸形。
羊水過少的檢出率: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提高,羊水過少的診斷率增高,對羊水過少的敏感性為77%,特異性為95%。診斷標準:羊水最大暗區垂直深度測定法(AFV)最大羊水池≤2cm為羊水過少;≤1cm為嚴重羊水過少。用羊水指數法AFI診斷羊水過少更敏感、更準確。將AFI≤8.0cm作為診斷羊水過少的臨界值;以≤5.0cm作為診斷羊水過少的絕對值。
羊水過少的發生機制:①胎兒發育不良,泌尿系有畸形,致胎兒尿少或無尿,從而減少羊水來源;②胎盤變性功能減退,尤其在并發高血壓、腎炎等情況下,病變可出現更早,影響胎兒發育,導致羊水過少;③有人認為,過期妊娠胎兒腎小管對抗利尿激素敏感性提高,致尿減少;從而導致羊水過少;④羊膜病變:原因不明的羊水過少可能與羊膜本身病變有關。電鏡下可見羊膜上皮層變薄,上皮細胞萎縮,微絨毛尖端腫脹,數目少短粗,粗面內質網及高爾基復合體也減少,還可見微絨毛有鱗狀上皮化生現象,細胞中上皮細胞和基底膜之間橋粒及半橋粒減少;⑤母親因素:孕婦脫水、服用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布洛芬、卡通普利等。
筆者認為若妊娠以足月,經超聲檢查羊水池深度在2.5~3.0cm時應征求家屬意見,如無其他高危因素,其他各項監護指征正常,抬頭已入盆,胎兒良好,破膜觀察羊水清,估計短時間內能分娩者可經陰道分娩。若人工破膜后觀察羊水少且黏稠,有嚴重胎糞污染,同時出現其他胎兒窘迫的表現或伴有高危因素之一(如過期妊娠、妊高癥等),在除外胎兒畸形后,應盡早選擇剖宮產結束分娩。本資料表明,經陰道分娩胎兒重度窒息率3809%,經剖宮產胎兒重度窒息率916%。所以筆者建議臨床常規做B超檢查羊水量對分娩方式的選擇有重要意義。因此羊水過少明確診斷后,以剖宮產為宜,避免產程發動后對胎兒不利,盡早解決問題,對圍產兒有利,降低圍產兒窒息率、死亡率,同時可大大提高產科質量。
參考文獻
1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
2 黃醒華.羊水過少對母嬰的影響.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