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是愛情的舌頭
從煮男到煮夫,林依輪只用一鍋炒咸菜作籌碼。1994年,林依輪追求西華時,采用的便是美食攻略。當林依輪第一次來到西華家時,他為西華和家人做了一道菜——炒咸菜
林依輪為求表現(xiàn),炒了一大鍋咸菜,放盡了豆豉、辣椒、洋蔥等材料,菜的味道極重,而分量又極多,以至于西華家一個星期都沒吃完。西華父母笑稱,“依輪這孩子是有多苦啊”。就是這么一道簡單的家常咸菜,西華的內心逐漸升溫起好感?!捌鋵嵥粌H覺得我做菜好,她最為看重的是我對家的觀念?!绷忠垒喰ρ裕约菏莻€“好吃不懶做”的人,對家人的好就要體現(xiàn)在做菜的細心上,男人也要出得廳堂,入得廚房。
那時還是情侶的兩個人最喜歡的約會活動就是逛廣州的菜市,然后一起回家做飯,既健康又節(jié)省?!拔蚁矚g廣州的菜市場,什么都有。那時,兩塊錢的肉老板也會賣,甚至買肉時連一半的一半老板都會切下來?!绷忠垒唽Σ耸械氖煜こ潭?,絕不輸于廣州的師奶們。因為妻子愛喝湯,林依輪還自學起了廣東煲湯。養(yǎng)顏美容的,祛濕避暑的,都一個不落地記起來。扁尖老鴨湯、魚頭豆腐湯都是他有口碑的代表作。還有廣式的甜品、糕點,像蜜豆雙皮奶、燉木瓜糖水、竹蔗茅根馬蹄水等等,都在他“狩獵”美食的范圍中。
沒有愛的食物是冰冷的,它只不過是食客嘴中味蕾的過客。所以林依輪認為“只有融入愛意和溫情去打造食物,品嘗的人才會感受你的用心良苦和情意深長。”美食是愛情的舌頭,直抵內心深處,滋養(yǎng)著婚姻,也給愛情源源不斷的營養(yǎng)。
讓生活更有味道
當廚師、做歌手,林依輪一直也沒有停頓下來。他喜歡跨界帶來的歡愉,音樂跨美食,玩轉油鹽醬醋茶,他將主戰(zhàn)場從音樂舞臺挪到了廚房里。林依輪在《天天飲食》《城市之間》主持節(jié)目時,蔬菜、海味、湯羹、甜品、主食和湯點、涼菜、熱菜均有涉獵,南北的美食,街巷小吃和家里大餐,都輪流現(xiàn)身于林依輪的廚房舞臺上,甚至借著節(jié)目的影響力,林依輪有機會走遍天南海北,實地考察當地的美食。這一跨界,音樂舞蹈不是主要看點,鍋碗瓢盆、油鹽醬醋才是強勢主角。
興趣疊加在工作,工作中又展露興趣,應該是最理想的境界了。林依輪熱愛美食,以吃遍天下為己任。同時又是烹飪高手,2010年,他在華娛衛(wèi)視的美食節(jié)目《林家食鋪》做當家主持,“速成宴客美食”“從小愛吃的菜”“啃出來的美味”等節(jié)目。中西式,民間流傳和美食專家后傳,有意思的是,林依輪還攜明星朋友,討論各自在家的廚房趣事。
對此,林依輪一直相信美食是種生活的姿態(tài),一種需要優(yōu)雅的生活腔調,對此生活似美食的烹飪,廚藝的高低往往與快樂相關。除在主料的搭配、調料的選擇以及作料的比例上都有精妙的準備外,一個高明的美食家還會在烹飪的過程中加入自己的心情配方。生活像是品味一道美食,所持者的姿態(tài)不同,心情便各異,品嘗而得的味道和感覺自然也千差萬別。
美食家=美食+家
從屏幕上的時尚美食家,回歸到家里廚房的林依輪,已然是為人夫、為人父的重要榜樣。從小受到母親天然、健康烹飪理念的影響,林依輪也將自己制作心得融合于家庭飲食中。“盡量不要油炸,燉煮時間不宜過長”。他還建議,不要過于相信轉基因食材,無論科技多么發(fā)達,都不如做菜時自己來選擇、把關。
對于美食家的頭銜,林依輪依舊著重于“家”的痕跡,把家永遠放在第一位。美食家要有家,美食才顯得彌足珍貴。家庭成員身心健康了,家才立得住。
林依輪有時也會頭疼,兩個還在上小學的兒子和許多小朋友一樣,喜歡吃麥當勞、肯德基,不過為人父的他也有~套,為兒子研究西餐,給孩子自制漢堡套餐和意大利面。他換了種方式做漢堡包,在漢堡里放了很多蔬菜和水果,減少漢堡包的油膩又增加了營養(yǎng)食材的比例。兒子們不喜歡吃苦瓜,他就將苦瓜打成汁和面做成面條和餃子。他一直在家里身體力行、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兒子們一種健康、持久的生活方式。
林依輪對美食的追求,默默影響著兒子們。大兒子才12歲,現(xiàn)在已經開始研究起了甜點。雖然兒子做得稚嫩,但在一旁觀看、幫手的林依輪卻洋溢著幸福。在他還是這般大時,并不會有如此創(chuàng)意。
“溫暖、回憶”這是林依輪對媽媽做菜味道的感覺,也是對家完整的印象。即使在外嘗遍美食,只要一回到國內,他第一刻的念頭便只想沖回家,吃家里的熱飯菜,做飯菜給家人吃。
美食家,最后的落腳點都應該是家。林依輪手把手教你升級冬日餐桌菜譜,在冬天一樣煮出春的味道!
紅菜苔炒臘肉
用料:紅菜苔、臘肉、蒜片、姜、朝天椒、鹽、油
做法:
1.紅菜苔洗凈,取其嫩莖,用手折成小段。臘肉取半份切成薄片。朝天椒切碎待用。
2.炒鍋中放入油燒熱,隨后將臘肉放入,用小火慢慢煸炒至乳白色的肥肉變成透明。
3.鍋中放入蒜片、姜片爆香,隨后下入紅菜苔翻炒約2分鐘。
4.最后下入鹽和朝天椒翻炒片刻即可。
Tips
紅菜苔是湖北地區(qū)的特產,莖部呈紫紅色而得名,經加熱翻炒成熟后,會變成綠色,因而也可以此來判斷烹調時的火候和成熟度。
油燜筍
用料:春筍、醬油、綿白糖、香蔥、麻油
做法:
1.春筍剝去外殼,切成小長段,香蔥切成蔥花。
2.鍋中放油,放入春筍煸炒,隨后放入醬油、綿白糖和鹽翻炒均勻,加入雞湯后大火燒沸,后小火燒10分鐘。
3.湯汁收入春筍中,淋上麻油,撒上香蔥。
Tips
若做油燜筍應該選擇春筍,但是,如果在冬天,選用當季的新鮮冬筍也有另一番滋味。記住,筍尖部分的細嫩膜皮不要丟掉,與雞湯一起煮,也可以嘗出春天的味道。
剁椒蒸芋頭
用料:小芋頭、剁椒、大蒜、姜、生抽、紅油、香蔥少許
做法:
1.小芋頭削去外皮,再切成滾刀塊。大蒜和姜剁碎,香蔥切成蔥花待用,
2.將紅油放入鍋中燒熱,放入姜末、蒜末和剁椒爆香,隨后倒入生抽。
3.把炒過的剁椒放入小芋頭中拌勻,再放入蒸鍋中,用大火蒸制20分鐘,
4.最后撒入香蔥花即可。
Tips
小芋頭要比大芋頭口感滑嫩,細膩很多,大小也剛好適口。但無論大小芋頭,削皮時都要格外注意,不要將黏液粘到手臂上,否則會非常刺癢難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