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熱點紛呈,各種新聞事件糾結著事實的真偽、價值的判斷紛至沓來。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反思。
不再恐慌“未富先老”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時近年底,各產業十二五規劃敲定或出臺的消息密集出現,“中原經濟區”等中部崛起戰略效應開始顯現。這些發展變化未必完美無瑕,但足以激動人心。這是中國在全球經濟舞臺上的精彩表現,也是對自身國力的客觀認識。
有數據表明,十二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從2011年初的1.74億擴大到2015年末的2.15億,我國將進入人口老齡化的高速發展階段。
相比于老齡化問題剛剛提出之時的危機感,今天人們在談及這一問題時多了幾分從容。多年來,應對老齡化的措施有相當一部分已經變為現實。譬如養老制度,歷經多次改版升級的社會養老保障體系確定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多方共濟模式,并一步步大規模鋪開。再譬如老齡產業已然囊括輔助器具、金融理財、養老地產等眾多行業。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已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成為31個專項規劃之一。我們有理由相信,明天會更好。
抗災、抗通脹、構建食品安全
這一年,地球沒有逃脫“自然災害頻發”的“魔咒”。日本“3·11”地震海嘯之后,國人震驚哀悼之余,核輻射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過度恐慌心理引發部分人“搶購碘鹽”的不理性行為。今年上半年一場罕見的大旱席卷了北半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了大面積的干旱,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市重現了重度干旱。這些困難難不倒中國人,各地的留守老人成為抗旱的頂梁柱。在四川,65歲的高級工程師羅嵩協助專業地質隊確定打井位置,積勞成疾。在云南,四百多位九旬老人獲頒“抗旱好人”獎。
這一年,通脹來勢洶洶。中央政府啟動了宏觀調控。時近年終,豬肉、雞蛋、蔬菜價格有所下降,物價趨于穩定。中央對房地產調控已經進行了兩年,保障性住房建設正在抓緊進行,這必然會緩解房價的壓力和住房供求的緊張關系。
這一年,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在公安部門偵破利用地溝油制售食用油案之后,公眾再次陷入對安全食品的選擇焦慮之中。從染色饅頭、塑化劑飲料、化學醬油,再到地溝油、染色燕窩、瘦肉精豬,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面對重大的食品安全問題,國家機構必須擔當重任,讓老百姓獲得準確而及時的信息,建立起一套成熟的處理方案,讓民眾在最短時間內恢復安定的生活,不要整天生活在對食品安全的恐慌當中。“黃昏戀結婚潮”和“新房分割”
這一年,最高人民法院發出的婚姻法司法解釋成為熱點話題。熱鬧之下,一個因新解釋引發的新現象悄然出現:不少同居在一起許久的未婚老年人開始欣然赴婚姻登記處,“黃昏戀結婚潮”出現的原因就是:婚姻法新司法解釋解除了再婚老年人對于房產歸屬問題的疑慮和糾結。
同時,不論是父母交首付子女還貸還是共同出資買房,一旦子女婚姻出現問題,老人權益也會受到影響。依照《婚姻法》相關規定,老人有理由主張自己是該房屋的共有權利人,提出自己的維權請求。“新房分割”也代替“房產繼承”成為老年人的維權熱點。
老年人也熱衷“微博”
這一年,小微博中孕育著大社會。年初的微博“打拐”事件就是一項典型的全民參與的公益活動。而“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9·27”上海地鐵10號線追尾事故,“郭美美”、“盧美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兒子打人事件等牽動著社會神經的事件都因為有了微博的傳播速度,而迅速擴大。
曾有老年人半夜上網玩“偷菜”游戲的事。現在許多老年人在網上開了自己的微博,地產大亨潘石屹的岳母就每天在上,每天上6個小時,化名“小姑娘”。童話大王鄭淵潔年近80歲的父親鄭洪升,已經成為一名經過認證的微博名人。鄭淵潔在自己的微博中也積極與父親互動,調侃逗樂。西安的百歲徐益卿是一名“微博達人”,他發微博征求慶生好點子,網友紛紛“獻策”。
拿什么告慰見義勇為的老人
這一年,拾荒老人陳賢妹成為“廣州佛山小悅悅車禍”中的道德標桿。年僅兩歲的女孩小悅悅被車撞倒到后,18個路人袖手旁觀,只有陳賢妹出手相助。此事引發了全社會一場關于人性冷暖的全民大討論。這也不是一個突發的個案。就在不久前,一場關于“老人摔倒后扶不扶”的討論中,就已經有人疾呼:中國社會道德滑坡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懸崖邊。
“我只是做了一個人該做的事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陳賢妹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令人肅然起敬。事實上,這種善良一直都在我們身邊,并且總是在關鍵的時刻閃耀光芒。比如,南陽市內鄉縣69歲的柴小女從湍急的河水中救起3個孩子,當她又去救第4個孩子時,卻再也沒有出來;比如撿拾3萬元而不為所動的拾荒老人涂行善,勇救落水兒童的83歲老漢于興堂……這些來自不同階層、不同身份、普普通通的老年人,在他人遭遇危難之時毫不猶豫地出手相助,有的甚至付出生命,這些足以表明,這個社會從來沒有泯滅道德的堅守和力量。
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推進文化養老
這一年,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文化改革發展為主題,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進軍號。全會提出要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同時加快發展文化產業,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在建設文化強國的同時,社會大力推進文化養老工程建設。文化養老是充分體現傳統養老文化與當代人文關懷的一種快樂養老方式,是一種高境界、高品位的養老方式。過去,老年人的文化生活比較簡單。聽聽廣播、看看電視算是最多的文化休閑。如今,中老年人也有更多的選擇,去聽聽相聲曲藝專場、盡情地參觀各種免費的畫展、藝術展。社區的文化活動也搞得有聲有色,太極扇、舞蹈隊、熱火朝天。人民生活中的文化味兒越來越濃,文化事業欣欣向榮。
有限的篇幅不足以全面盤點過去這一年中的種種精彩與熱鬧。新年的腳步就要來臨,我們在展閱這一年起起伏伏的卷軸的時候,也帶著美好的祝愿展望和迎接即將到來的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