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勞
高紅杰
方一 補腎健脾益氣湯
組成 茯苓9克,枸杞30克,生地黃6克,麥冬15克,人參6克,陳皮、白術各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一劑,每日2次。
功能 補腎健脾益氣。
主治 虛弱。
特別提示 避風寒,適寒溫。調飲食,戒煙酒,慎起居,適勞逸,舒情志,少擾煩。
方二 八珍湯
組成 當歸60克,白芍、川芎各90克,熟地黃120克,茯苓、白術、黃芪各120克。
用法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丸9克,每次1丸,嚼爛,用淡姜湯或白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能 益氣補血。
主治 氣血兩虛證。面色蒼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四肢倦怠,氣短懶言,心悸怔忡,飲食減少,舌淡苔薄白,脈細弱或虛大無力。
方三 延齡益壽丹
組成 茯神15克,遠志9克,白芍12克,當歸15克,黨參12克,黃芪9克,白術12克,茯苓15克,橘皮12克,香附(炙)12克,木香、砂仁、桂圓肉各9克,棗仁(炒)12克,石菖蒲9克,炙甘草6克。
用法 上藥共研極細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每次7克,用白開水送下,每日2次
功能 健脾養心,強健身體。
主治 思慮太過,傷及心脾,食少體倦,大便不調,健忘怔忡,驚悸少寐,心脾虛弱。
皮膚瘙癢癥
溫麗玲
方一 荊防洗藥方
組成 荊芥穗、防風、大黃、蛇床子、當歸各15克,地膚子、鶴虱、杏仁(炒研)各9克,樸硝、苦參、黃柏各15克,川椒6克。
用法 水煎,外洗患處。每日一劑,每日2次。
功能 祛風止癢,解毒燥濕。
主治 皮膚瘙癢等癥。
方二 祛風清熱洗藥方
組成 紅花6克,防風9克,白芷、羌活、桑葉、杭菊花、薄荷各6克,白僵蠶3克。
用法 水煎,外洗患處。每日一劑,每日2次。
功能 疏風活血止癢。
主治 皮膚瘙癢等癥。
方三 沐浴二方
組成 木瓜、薏苡仁、桑枝葉各30克,茵陳180克,甘菊花、青皮、蟬衣各30克,黃連12克。
用法 每日一劑,每日2次。水煎,外洗患處。
功能 清熱利濕,疏風解毒。
主治 皮膚瘙癢等癥。
方四 敷藥又方
組成 枯礬9克,雄黃4.5克,白芷9克,黃柏、沒藥各6克,蒼術、薄荷、百部各9克。
用法 上藥研為細末,用絹包好,外敷患處。
功能 清熱燥濕,祛風解毒。
主治 皮膚瘙癢。
特別提示 患者應注意清淡飲食,忌煙酒、發物、辛辣和動火之物。
胎黃
劉路
方一 地黃湯
組成 生地黃、赤芍藥、川芎、當歸、天花粉、豬苓、澤瀉、茯苓、茵陳、甘草各等份。
用法 水煎服,每次服用15克,母親服用,并滴入小兒的口中幾滴。
功能 養血祛濕,清熱退黃。
主治 小兒,因母親受熱,傳于胎兒,小兒生下后,遍體、面目皆為黃色,顏色為黃金色,壯熱,大便不通,小便像梔子汁,不想吃乳,啼哭不止。
特別提示 母親忌食辛辣之物。
方二 生地黃湯
組成 生地黃、芍藥、川芎各等份。
用法 水煎服,每次服用15克,母親服用,并滴入小兒的口中幾滴。
功能 養血祛濕,清熱退黃。
主治 小兒,因母親受熱,傳于胎兒,小兒生下后,遍體、面目皆為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