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制”這個詞,現代都市生活中的人幾乎都不陌生,雖然未必每個人都接受,但它代表著現代人經濟生活的一種觀念。只是這種觀念和消費方式,通常只存在于普通朋友之間;進入更為親密且私密的婚姻關系中,卻是很多人都前所未聞的事情。
對于當下的80后年輕人來講,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有兩對年輕情侶,就把AA制帶入了他們即將展開的婚姻生活,他們的愛情、生活以及家庭關系,都因為AA制,而發生各種翻天覆地甚至雞飛狗跳的變化。這正是近日在北京開機的電視劇《AA制生活》所要表現的主題。
AA制能否順暢地進入現代人的婚姻生活?AA制生活能否真正起到保衛愛情的作用?且讓我們請出劇中的主演李小璐,且聽她是如何展開她的AA制生活的。
李小璐 詳解“AA制愛情”
本刊記者/盧世偉
AA制生活 應新婚姻法之運而生
以反映“80后”青年現代婚戀家庭生活的電視劇已經成為當下熒屏熱播劇的主角,《媳婦的美好生活》《裸婚時代》《閃婚》和《當婆婆遇上媽》先后登上各大衛視的黃金時段,幾乎每一部都成為一段時間的討論熱點,固然是因為劇情的寫實性與趣味化以及演員的出色表演,而其中所提示及探討的現代婚姻生活的諸多新問題,尤其是當“80后”進入婚姻家庭生活層面后,如何用他們的理念與傳統的家庭生活和婚姻關系碰撞交融,才是真正讓老少觀眾都能看進去并爭論起來的因素。
正在開拍的《AA制生活》無疑又是一部這種類型的新劇,但它提出的話題卻是從前的無論影視還是現實中絕少涉及的。《AA制生活》改編于網絡小說《AA制婚姻》,該劇描繪了何琪和韓心、張林與蔡娟兩對年輕人從戀愛到結婚以及婚后為生活打拼的全歷程,通過他們婚后面對柴米油鹽等生活瑣事所激發出的各種矛盾、和雙方家長之間的分歧,以及如何化解矛盾和分歧、最后獲得幸福生活的故事,展現了“80后”男女“一起奮斗、買房,這樣過著才踏實”的新現代婚姻生活。這部戲也是新婚姻法頒布后的第一部婚姻大戲,因此,在新婚姻法頒布實施的背景下,AA制婚姻生活對于后裸婚的80后夫妻,便有了強烈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戲中 AA制生活好比喂飯
《AA制生活》中的兩對小夫妻,分別由李小璐、任重和馬蘇、曹炳焜扮演,婚姻家庭劇里的熟面孔劉莉莉和張英扮演兩位頗有看頭的媽媽角色。當然這其中最受矚目的,還屬16歲即憑電影《天浴》拿下金馬影后、近兩年火熱熒屏的李小璐,尤其是她在《奮斗》中扮演的楊曉蕓一角,更是被很多80后青年熱捧。
李小璐自稱是AA制婚姻的代言人,并說,戲里戲外,她都是對AA制積極擁護并身體力行的人。她用“喂飯”形容AA制夫妻生活:“在電視劇《AA制生活》里,我演的何琪對老公恨鐵不成鋼,為挽救愛情挽救婚姻主動實行AA制。我們AA制,就好比一起吃飯,各自往各自嘴里扒拉,看起來好像各顧各,可是親愛的你知道嗎,如果有一天你病重了,沒法自己吃飯,我會一口一口喂給你,愛你守護你照顧你,因為AA制只是一種理財方式,并不代表我們的情感減分。而是我更愛你,更想用理智的方式去守護這份愛。”
何琪在戲里還喊出了一句很具煽動性的口號:“裸婚之后怎么辦,讓我們用AA制生活來保衛愛情吧!”
戲外 AA制不能太較真
從《奮斗》里閃婚的楊曉蕓,到《當婆婆遇上媽》里和婆婆斗法的羅佳,再到《AA制生活》里自己買單的何琪,接連幾部戲中,李小璐扮演的都是北京女孩,且都在各種沖突激烈的婚姻關系中打轉,這也讓李小璐成了新一代婚姻關系的代言人,各種如“王牌小媳婦”“國民媳婦”的稱號也接踵而來。
事實上,李小璐并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北京女孩,而算是一個“海歸”。從小在美國長大的她,對AA制早已見慣不怪。她坦言西方年輕人都很獨立,自己也是從小就習慣AA制,但說到自己未來的婚姻,她的AA制就顯得似乎沒那么堅定了:“我不會像劇中的何琪那么極端,因為生活想要分得太清楚,比如打車吃飯都要平攤的話,那是很不現實的。但女孩一定要經濟獨立,不要過分依賴對方,不斷完善自我,你才不會被經濟和情感綁架。”
李小璐表示,如果是自己,她會選擇在車子、房子這樣大的消費品上與另一半實行AA制,因為這樣能體現自己的價值。但同時表示,AA制不能太較真,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現實中,她與在《當婆婆遇上媽》中的“丈夫”賈乃亮是一對關系穩定的小情侶,那么,她與賈乃亮將來是否會真的踐行AA制,就成了最招人好奇的話題。“我和賈乃亮不是裸婚,但會實行AA制,結婚后很多消費肯定都要均攤。雖然小事不用AA,比如平時吃飯,但大的方面,我更愿意花自己的錢。比如他給我買個鉆戒,我肯定會買一大堆衣服作為回報。”李小璐坦言。
李小璐笑言看劇本看到入迷,以致自己經常會生出很多理論與賈乃亮“分享”,“財務分開既能體驗共同生活的快感,又能體驗共同賺錢的艱辛,有利于家庭日常開支的預算和愛情長期發展。他同意我的觀點。”
對于戲中的AA制遭遇公婆強烈反對,現實中她是否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李小璐笑稱:“我們尊重家長的意見,但是家長也要尊重我們的意見。我們就是做自己,不做作,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