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個問題少年到現在的中國男乒領軍人物,這其中的曲折和艱辛很少有人能體會。“我正在努力地為忙碌的生命找個切口。我希望若干年后,當人們評價我時,會說:‘這個人比藏獒還兇猛,比水還柔韌。’”張繼科說。
2011年,一個制造奇跡的幸運之年
2011年,對于張繼科來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此時,他已經入選國家乒乓球隊9年,多年的磨煉把原本叛逆的張繼科打造成了一個有責任心、自信心,充滿霸氣的成熟男人。
2011年注定是屬于張繼科的勝利之年。在鹿特丹世乒賽抽簽中,張繼科并不順利,他的對手既有世界排名第一的王皓、排名第二的波爾,還有世乒賽單打冠軍王勵勤。起初,并沒有人看好張繼科,但他說:“面對強大的敵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憑著必勝的信念和狂風驟雨般的打法,他力克難關,一步步走上了最高領獎臺。談起張繼科,教練劉國梁曾經這樣說過:“自從來到鹿特丹后,我一直沒有睡好覺。我一直在擔心著,但我又對他充滿了期待。”
劉國梁的期待沒錯,在對抗中國男乒的頭號對手波爾時,張繼科連贏4局,用勁味十足的霸氣進攻將對手淘汰。波爾賽后親口表示:“輸給張繼科,我心悅誠服。”美國《華盛頓郵報》也贊嘆說:“第一次參賽,就這么瘋狂,全世界也只有‘藏獒’張繼科能做到。”這個23歲的年輕選手,在經歷被開除、下放等磨煉后,已經具備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實力,也造就了他今天的傳奇。
作為中國男乒新的領軍人物,張繼科從來就沒有把自己的腳步停留在哪一步,他現在的目標就是倫敦奧運會,那是他的一個夢,曾經那么遠,現在又那么近。
張繼科說:“人平均一輩子只有7次決定人生走向的機會,兩次機會相隔約7年,大概25歲后開始出現,75歲以后就不再有了。這50年里的7次機會,第一次不易抓到,因為太年輕,最后一次也不用抓,因為太老,這樣只剩5次了。這5次機會里又有兩次可能會不小心被錯過,所以實際上只有3次機會了。”
成功源自不服輸
張繼科出生于山東青島的一個體育世家。小時候,父親張傳銘就希望他能成為足球明星,所以張繼科從小就接受了魔鬼般的訓練,每天要進行蛙跳、單腿跳、交叉步、并步、跨跳練習,父親還親自帶他鍛煉身體的協調性。
但是對中國足球的失望,讓父親替張繼科作出了放棄足球的選擇,繼而拿起了球拍。7歲時,張繼科陪朋友去參加乒乓球賽。賽后,張繼科和朋友打了幾局,這讓一邊看球的乒乓名宿申蓬華眼睛一亮。之后,他找到張繼科說:“你的資質這么好,不打球可惜了,跟我練球吧,我不會讓你后悔你今天的決定的。”
張繼科也心有所動,回去和父親一說,開明的父親說:“你要跟申蓬華去練球,就去吧!但是要么不練,要練就要練出成就來。”就這樣,張繼科師從申蓬華,這一跟就是6年。
在嚴父慈師的指導下,張繼科成長得很快。2003年進入國家隊,2004年獲得亞青賽團體冠軍,成為國家隊重點培養的隊員,那時他只有16歲。但是不久后,張繼科因違反隊規,被調回省隊。那段時間,張繼科特別消沉,經常一個人把自己關在屋里,誰也不理。一周后,他對父親說,他希望出國打球,以他的球技,他相信是金子在哪里都會閃光。父親卻說:“你真這么走了的話,誰也看不起你,大家都會認為你沒能力。”父親跟他徹夜談心,跟他講人生哲理。慢慢地張繼科明白了:球的境界和做人的境界是成正比的。“要想打好球,先做好人。”父親的這句話張繼科一直銘刻在心。
張繼科被罵醒了,倔勁兒也上來了,從那時起他心里就鉚著一股勁兒,他要打回國家隊,因為他具備打回去的實力,他要證明給所有人看,他能行。
張繼科深知,比賽比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意志。為了鍛煉自己,那段時間他把訓練時間加長,其他人都是一天兩節課,他就一天上三節課,別人休息了,他再找人陪練。
張繼科堅持著他的“回歸”之路,從2008年的全國錦標賽到2010年的亞洲杯賽,到2011年的世乒賽,張繼科以摧枯拉朽之勢走到了最后。賽后,很多人都說張繼科打瘋了,更有人戲言,這個“拼命三郎”誰也不敢惹。
是不服輸造就了張繼科的成功,同時也讓他更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
張繼科說:“認準一件事,就必須得做到,除非我確實能力有限,喪失信心。但打球,從2006年到現在,我從來沒有喪失過前進的動力。別人是一步一個腳印,我就得一步一個坑。”這就是張繼科的生活態度,抱著一個夢想,然后一步步地去實現,成功就是這么簡單。
做個像藏獒一樣的男人
中國男隊在廈門備戰世乒賽期間,張繼科得到一個新外號:“藏獒”。為什么這么叫呢?劉國梁說:“就是說不講理,什么情況都有可能發生。他的這個潛力,在我看來是最可貴的。”張繼科說:“我就是那種越有困難越能激發潛能的人,越到大賽時,整體狀態越好,所以劉導說我像藏獒。”
于是,第一次參加世乒男單賽,張繼科就扳倒了王勵勤、波爾、王皓等世界頂級球員,勇奪冠軍。張繼科說:“在我的印象中,世錦賽是空白的,沒有失敗過,也沒有成功過。因為未知,所以才造就了我今天的勝利。”
張繼科說,很多運動員都是敗在“有想法”上,正因為自己像一張白紙,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張繼科坦言,其實一直以來,他都希望有一份穩定的愛情,但是在事業與愛情面前,他和女友劉詩雯都只能選擇前者。張繼科略顯無奈地說:“在通往倫敦的征程中,我們只能一路向前,沒有閑暇去談兒女情長。”
張繼科和劉詩雯在相繼進入國家隊之后,不久便擦出愛情的火花。盡管隨后張繼科因違反隊規被遣回省隊,但劉詩雯仍然選擇了堅守愛情,直到2006年張繼科再度回歸國家隊。由于兩位年輕選手之間的戀愛并未影響成績,因此隊里對這段戀情也采取了默許的態度。
張繼科雖然有結婚的想法,但他知道自己還年輕,事業才剛剛開始,還沒有能力去承擔一個家庭的責任。他常和父親說:“我總認為男人有了穩定的事業才有資格去愛,所以我們現在只能暫時放下,全力去打拼。”在情感上歷經坎坷的張繼科在認清婚姻的實質后,決定以負責任的態度理性對待事業和愛情。
對于自己的未來,張繼科說,他用了整整18年時間才實現夢想,但這一切還只是個開始,還有奧運會冠軍、大滿貫,那才是他追求的目標。
有了目標的張繼科不再沉溺于世乒賽冠軍的榮耀里,他開始一次次觀看世乒賽的技術錄像,然后把心得體會記錄在本子上,再認真揣摩,總結經驗。世乒賽奪冠后的當天晚上,他接到了父親的電話。父親說:“孩子,你真的贏了。你打得很好,打出了水平,打出了風范。”張繼科說:“我知道,但現在不想和你聊了。”父親感到很驚訝,他接著說:“我想靜一靜,回顧一下比賽。你不要給我打電話,也不要給我發信息,我關機了。”電話那頭,父親欣慰地笑了。
張繼科并不害怕失敗,因為他知道,多年的打磨讓他有了像藏獒一樣的性格,什么都不怕,什么都敢“咬”,為的只是證明自己能行。張繼科也明白自己將來的路并不會一帆風順,但他會很努力、很執著地走下去,把成功當做勉勵,把挫折當成人生財富的一部分,勇敢面對,永不放棄,只因為他是“藏獒”張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