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翻閱一份報刊上的招聘啟事,幾乎無一例外地都有這么一條: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無疑,這對于剛畢業并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求職者來說,無論你的潛在能力多么大,都將因為沒有“相關工作經驗”而被用人單位忽略。在這種個人潛在才能遭到蔑視的情況下,相信大多數求職者除了搖搖頭感到無奈外,恐怕剩下的就是望職興嘆了。別,別,別!干嗎這么快就悲觀失望,何不運用你的智慧,把他們認為的劣勢變成優勢呢?或許沒有經驗也是一種人才優勢呢。
沒有經驗可以激發求知欲望
任何一位專家,也僅僅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學科的專家,不可能成為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全能人才。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都時刻面臨著知識的落伍與斷層,僅僅是因為沒有“相關工作經驗”,怎么就輕而易舉地被用人單位嚇跑了呢。
經驗是一個人不斷的知識積累,而知識積累又是永無止境的。“沒有經驗”不就恰恰成了你渴求新知識、新技能的動力源嗎?相信在這種強烈“充電”欲望的驅使下,只要你勤學、精學,為時不久的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具有豐富經驗的能手。
沒有經驗可以刺激創造能力
一個人在某一方面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固然可敬,但由于每個人思維定式的影響,難免會不同程度地暴露出人的惰性,從而使他在工作中的創造能力和積極性受到抑制。一個老板不便直言不諱地批評一個工作上的“老油條”職員時,總是習慣把“按部就班”、“機械作業”這類委婉的批評詞語掛在嘴邊。
所以,那些大膽的企業策劃和獨具匠心的構想和創意,往往都是那些“初生牛犢”之無畏者所創造。因為他們在接觸新行業時,思維往往沒有條條框框的束縛,人生的巨大創造能力會如泉噴涌。
沒有經驗可以強化敬業精神
不知你注意觀察過沒有,公司聘用的新員工,總是勤勤懇懇、竭盡全力地去干好每一件事,而老員工則常常顯得漫不經心。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有相關工作經驗”產生的負面結果!因為新員工對公司業務不熟、人事不熟,他需要靠自己的敬業精神,在勤奮的工作中摸索、熟悉一套鞏固自己地位、發揮自己才能的經驗,而老員工則無這種憂患。像這種“老將”即使跳槽到新公司,他也會感到無所謂,因為他有“相關工作經驗”做籌碼呀,到哪兒不能混口飯吃。
如果你是用人單位的老板,為了公司的利益和長足發展,你是愿意聘用這種雖“沒有工作經驗”但具有強烈敬業精神的員工呢,還是選用“有工作經驗”但對事情無所謂的“老油條”員工呢?
沒有經驗可以塑造謙恭品格
一家企業形象的好壞,是由諸多公司成員的品格共同塑造的。你想想看呀,一個人代表著公司形象去與另一家公司談判,如果他說話辦事趾高氣揚、目中無人,把事情辦“黃”了不說,對方客戶所遷怒的一定是公司集體。公司選用這樣的人謀事,可見這家公司也好不到哪里去。而往往出現這種情況的,恰恰是那些在公司老于世故、穩坐釣魚臺的“元老”職員。
假如公司選用一個“沒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新職員的話,他代表公司外出與客戶洽談業務,那么他說話辦事的姿態、形象則要讓人賞心悅目得多,而且所取得的效果也會事半功倍。你尊重了別人,別人反過來又會更加敬重你。他們在對你滿意的同時,一定不會忘記是你所效力的公司培養、鍛煉了你。那么,你為公司所塑造的美好形象一定會帶來無形的資產效益。
至此,你不會再為“沒有工作經驗”而自卑氣餒了吧?勇敢地面對“沒有工作經驗”的挑戰,科學挖掘其潛在優勢,一定能創造出一片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