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廣東省人口計生委主任、性學專家張楓編著的《楓哥說性》系列書籍一經出版便引爆了圖書市場。這位廳級干部以人物漫畫的形式,大談性事,從科學的角度揭秘男女之間的性愛。這些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只能神通而不能語達的性事,也成為張楓日常演講的主題,直把男人講得心花怒放,把女人講得耳熱心跳。
搞計生工作期間,不忘利用業余時間撰寫性學著作
張楓,1952年5月出生,祖籍江蘇漣水。小時候的張楓在淮陰農村跟著奶奶生活,直到十四五歲才回到遠在廣州的父母身邊,然而沒上幾年學,就遇上了知青下鄉,直到1987年,在云南省某企業任黨支部書記的張楓才被調回廣州,安排在廣東省人口計生委工作。沒能進得了鄉鎮企業局的張楓對此多少有些沮喪,但不久后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的想法。
那時,粵北山區發生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一位新娘子在新婚之夜因為沒有“見紅”,被丈夫誤認為不貞,遭到丈夫毆打。新娘子本是守身如玉的,卻遭此不白之冤,娘家人憤怒不已,找上門來,兩家人遂展開了爭斗,繼而演變為兩個家族和村落的械斗,最終引發一場可悲的流血事件……這一惡性事件深深觸動了張楓。他終于明白,計生工作不僅關乎國家政策,還關系著社會的和諧穩定,這項工作比做企業更富有挑戰性。他開始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計生工作中。
為了熟悉計生工作,張楓每月都花費較多時間去基層了解情況,并將已經掌握的典型個案全部整理成文字,積累了共計11萬字的調查筆記。他最終得出結論:男女兩腿之間無小事!在計生工作會上,不論是面對領導,還是面對基層計生工作者,張楓這句張揚的話語總是引起人們哄堂大笑,但笑過之后,大家又不得不佩服此言的精辟。那么,怎樣才能把這事處理好呢?張楓說,只有向社會宣傳性科普知識,把這個人們一直都恥于談論的話題公開化、透明化,讓人們充分了解它,掌握它,科學地處理它,它就不會再給人們制造麻煩了。
20世紀90年代初期,參與創辦《人之初》雜志的張楓有了一次去香港考察的機會。休息時間,別人觀景,張楓卻走進書店,瘋狂地購買性學書籍。回來時,那些書籍被海關工作人員當做“黃書”給扣了下來。他當即和工作人員理論起來:“這是科普著作,研究少生優生的,怎么是黃書呢?我買這些書都是為了工作,你們不能沒收!”然而對方就是不放行,張楓只好出示工作證,講明有性就有孕,有孕就有命,研究性是為了從源頭研究本職工作。最后,對方請示了領導,才破例將這些“黃書”放行。回家后,張楓開始悄悄研究起這些性學著作。
1992年,張楓開始著手整理手中的各種文字資料。記不清有多少個深夜,他都在書房內奮筆疾書。一開始妻子并沒有太在意,以為丈夫只是忙于工作,直到1996年,她無意中發現了丈夫將近20萬字的性學書籍手稿,才意識到“問題嚴重”了。
妻子的第一反應是將書稿藏了起來,接著對張楓嚴詞勸告:“你可是國家干部,出這種書也不怕別人笑話?再說,家里人的臉往哪兒擱?”張楓對妻子解釋說:“性是一種知識,一門學問,既然如此,為什么不能寫出來普及大眾呢?對于這本書,我的態度是,堅持要出版。我希望你理解我,支持我。”
可妻子就是想不通。后來,張楓把自己多年記錄的一個個因缺乏性知識而導致家庭悲劇和社會問題的事例講給妻子聽,妻子終于理解了,把藏了幾個月的手稿拿了出來。后來這本書出版后又再版了6次,發行30多萬冊。1998年,該書獲得第二屆中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獎,還被聯合國人口基金會納入推薦書目。
他總在想著如何讓人們的夫妻生活和諧
2005年,張楓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現,被提拔為廣東省人口計生委主任。兩年后,又被任命為廣東省政府副秘書長。身為正廳級高官,張楓在高級領導干部會議上,依然“老生常談”:“要像抓錢袋子、米袋子、菜籃子工程一樣,抓好‘被窩子工程’。”他爽朗率真、風趣幽默,語言里充滿鮮明的個性和對老百姓幸福生活的熱望。
2009年10月,身為中國性學會第一副理事長的張楓主編了一套10冊的性學漫畫圖書《楓哥說性》。以漫畫的形式出版性學著作,這是一個非常新鮮的創意。全書共包括性成長、性習俗、性養生、性情趣、性科技、性網事、性文學、性藝術、性健康、性警示10個方面的內容,從科學的角度大膽揭秘,將平時人們只敢竊竊私語的話題和平素登不得大雅之堂的男女之事,用文字和漫畫的形式呈現到了讀者面前。這套叢書也因其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實用性強,得到了全國讀者的喜愛。
張楓認為有性就有孕,有孕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會有性行為,性貫穿人的一生,人們需要滿足對“性”福知識的需求。他說,自己出版性知識書籍,堅持“樂而不淫”,旨在進行性科普、倡導性文明。
注重傳播性文化知識,使“性生活”具有可操作性
張楓80多歲的老母親在當地的報紙上看到“官員出書教人做愛”的報道后非常生氣,打電話教訓兒子:“你太不像話了,怎么能寫這種書? 黨培養你這么多年,是為了讓你教人干那事的嗎?你讓我和你爸的老臉往哪兒擱?”
張楓沒想到會遭到老母親一陣痛罵,當天下班后,趕緊抱著那套《楓哥說性》去見母親。他耐心地對母親說:“媽,那都是個別人瞎說的,你細看看,這書里哪有黃色東西?”
老母親耐著性子翻閱了這套書中的《性科技》、《性養生》、《性健康》、《性成長》等幾本書,神情漸漸緩和下來。當她翻開《性警示》,看到《“二奶”的“危力”》、《“小蜜”的危害》等章節時,臉上露出了笑容。老人說:“這是一本好書,用真實生動的案例告誡人們‘色字頭上一把刀’。兒子,我錯怪你了!”其實,大部分讀者也認為,張楓絕不是教人咋做愛,而是教老百姓如何生活得更健康、更“性”福,如何讓夜晚的性文化“光明”起來。
雖然身為廳級官員,但張楓一直堅持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從山鄉的村村寨寨,到城市的工廠機關;從海岸邊的燈火漁船,到建筑工地的民工屋棚,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了解到,廣東省擁有3000萬外來務工人員,這些人中,很多是夫妻雙雙來到這里,但由于條件限制,卻只能分居兩處,性生活處于饑渴狀態。這一切,讓張楓憂心忡忡。工作中,張楓還親自抓師資培訓,經常組織工作人員或親自赴基層講課,把最新的優生優育知識傳授給育齡群眾。他講課風趣幽默,深受群眾歡迎。
在東莞一家工廠,張楓聽說一些外來務工人員雖然夫妻同在一個工廠打工,卻各自住在好多人的大宿舍里,為此,他感到特別心酸。他在有省領導參加的各市黨政領導會上說:“對于農民工的性饑渴問題,我們應該給予充分關注,他們來幫我們搞經濟建設,我們不能太虧待他們。晚上我們在家里燈一熄,可以和老婆親親熱熱,可那些農民工卻只有無盡的等待,他們的性饑渴問題應該得到解決。”
鑒于張楓在專業領域內的突出貢獻,他被中宣部、人事部、國家科委評為“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并獲得我國人口計生領域的最高獎項“中華人口獎”。截至目前,他已出版《與青少年朋友說性》、《與新婚夫婦朋友說性》、《與中老年朋友說性》、《性文化建設概論》等一系列性學專著26部,多角度多層次探討性文化理論和性文化建設。張楓說,他的愿望就是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健康,更“性”福。
那么,怎樣將“性”福生活落到實處呢?張楓經常告誡人們:一是要每年體檢一次,檢查一下“性”福指數;二是提高夜晚性文化知識,使性生活具有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張楓常說:“現在大家都關注健康,每年都會進行體檢,但檢查時往往會忽視性功能方面的檢查。中年人的工作生活壓力最大,應酬最多,加上老夫老妻有審美疲勞的心理,所以容易產生陽痿、疲軟、性快感缺乏等性問題。性功能是健康的晴雨表,也會影響夫妻恩愛、家庭幸福、社會和諧。因此,希望每個人都能重視起來。”
張楓呼吁全社會都要關心中老年人的“性”福問題。其實,性是伴隨人的一生的,六七十歲甚至八九十歲的老人依然有性需求。現在不少中老年男性業余生活比較空虛,性需求還比較旺盛。據專家對3000名中老年男性的調查統計,每周平均有兩次正常性生活的男性,早死率要比其他男性低一半。所以,正常健康的性生活,有助于舒緩壓力,延年益壽。當然,也不能縱欲,縱欲反而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