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怎么不用安全套
兒子多多自小聰明好動,求知欲極強,小小的腦袋里裝滿了讓大人意想不到的東西,而且經常說出一些讓我們吃驚的話來。
記得一個周末,我們一家三口去了多多奶奶家。吃過晚飯,全家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電視里正播一部連續劇,劇中的女主人公因為被引誘和欺騙,懷孕了,她母親知道后十分生氣,大聲地責罵她……這時,多多突然冒出一句:“真笨!她怎么不用安全套?”
多多的這句話,就像往客廳里扔了個炸彈,一時間將所有的人都震暈了。我尷尬地看著兒子,想說點什么卻又不知如何說起,于是看了一眼丈夫,發現他的臉也在抽搐。多多的爺爺奶奶對視了一下,沒有說話,仍然若無其事地看電視。后來,丈夫實在坐不住了,他沖我使了個眼色,然后起身去了廚房。等我進來后,丈夫壓低聲音問我:“多多才5歲,他怎么知道要用安全套呢?這小子是從哪兒知道這些的?”我安慰他說:“也許他只是隨口說說,等回家我再找個機會問問他吧!”
一路無語。回到家,我進了兒子房間,裝作不經意的樣子提起剛才的事:“多多,你是怎么知道安全套的呀?”多多滿不在乎地說:“從電視里知道的唄。”我又問:“那你知道安全套是什么樣子的嗎?”他正專心致志地研究爺爺奶奶新送的“大黃蜂”玩具,有點不耐煩地回答說:“我怎么會知道!電視上就說用了安全套就不會懷孕了。”我終于長舒一口氣——看來兒子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他只是把聽到的東西無所顧忌地說了出來。
不過從這件事情上,我覺得應該及時主動地讓孩子了解必要的性知識了。兒童教育專家告訴我們,讓孩子從正常的渠道接受正確的教育非常重要。
2009年9月,多多上小學了。有一次,他從學校回來,說他們班里有個調皮的男孩子,把一個女同學的裙子拽下來了。女孩的父母鬧到學校,老師狠狠地批評了那個男孩。多多有些不解地問:“我上幼兒園的時候,小朋友一起去廁所,我見過女孩子把裙子脫下來啊!現在老師為什么要罵那個男同學?”我這才想起來,多多上幼兒園時,廁所是不分男女的。我告訴多多,上幼兒園的時候他還小,但現在他是大孩子了,男孩和女孩要有一定的界限。無論男孩還是女孩,都不能讓人隨便碰身體,尤其是隱私部位。那個地方是每個人的秘密,不允許別人看,也不允許別人動。這個男同學去拽女孩子的裙子,不僅不禮貌,還超過了界限,不尊重女孩子。這種行為很不好,老師批評他是對的。多多認真地點點頭,說:“媽媽,我知道了,我不會去拽女同學的衣服,也不會讓別人脫我的衣服。”
成了小學生的多多腦袋里全是問號,總是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女孩子為什么要扎辮子?世界上為什么只有男人和女人?人為什么要站著走路,躺著睡覺……我和丈夫常常被問得目瞪口呆。
我和丈夫知道,應該保護孩子探索事物的好奇心,盡管有些問題回答起來很麻煩,我們也盡力而為,四處尋求看起來合理的解釋,引導孩子去觀察、發現、認識新的事物。可小家伙的提問越來越讓我們招架不住了。
受精卵是什么
轉眼間,多多上二年級了。一天,多多發燒,我帶他去醫院打針。回到家,多多突然問:“媽媽,懷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哦,懷孕就是肚子里有了小寶寶啊!”對孩子進行正確性教育的文章,我看了不少,所以我很自然地回答了他。
“剛才在醫院,那個醫生叔叔跟一個阿姨說,她不是生病,是懷孕了。”原來是這么回事,我都沒注意到,這小家伙還真有心。“不過,那個阿姨的肚子一點兒也不大,不像里面有小寶寶的樣子啊?”多多皺著眉頭,一臉的疑惑。哈哈,原來他以為只有肚子大才代表懷孕了!“寶寶最開始在媽媽肚子里住的時候,是很小很小的,所以阿姨的肚子看起來沒什么不一樣,等到寶寶長到足夠大,阿姨的肚子就變大了。”我回答。
“那現在阿姨肚子里的寶寶有多大?有葡萄那么大嗎?”多多迫不及待地問。“大概有吧。小寶寶是由一個受精卵發育成的,受精卵很小很小。你最開始在媽媽肚子里時,也是很小很小的。”“受精卵?”多多捕捉到了一個新鮮詞兒。根據我的經驗,多多經常會問一些從書本、電視和生活中看來、聽來的不理解的詞匯。“什么叫受精卵?”果然,他緊接著追問開了。“媽媽肚子里有個叫卵巢的器官,這個器官每個月會產生一個卵子,這個卵子要是遇到精子,就會抱在一起,成為受精卵了。”因為事先沒有準備,我解釋起來有些費勁。我一邊說,一邊回想從前讀過的這方面的文章。書上都說,給孩子解釋性問題最好真實又準確,可真要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呢!
“媽媽,精子是從哪兒來的,是住在媽媽身體里的嗎?”我的汗順著后背往下流——我的寶貝兒子,你可真會找關鍵詞啊!
深吸一口氣,我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精子是爸爸種到媽媽肚子里的,爸爸身上有個叫睪丸的地方,它可以產生精子。爸爸把精子種到媽媽肚子里,受精卵在媽媽肚子里一個叫子宮的地方長大,變成小寶寶。10個月以后,寶寶長到足夠大的時候,媽媽就把小寶寶生出來了。”
“那醫生是從媽媽肚子上割一道口子,然后把小寶寶拿出來的吧?我們班的莉莉說她是媽媽剖宮產生的,她說她媽媽肚子上有一道長長的疤。媽媽,你也有嗎?”
天啊,他居然還知道剖宮產!“媽媽的肚子上沒有疤。生寶寶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剖宮產,一種是順產。媽媽是順產生下你的,順產的小寶寶是從媽媽的陰道里出來的。”
問題回答到這兒,我覺得自己表現得已經相當不錯了。我是一個相當傳統的人,要我回答這樣的問題真讓我汗顏。要不是看過太多強調對孩子關于性的提問要大方、真誠回答的文章,我也會像我媽那樣,用在大樹下撿來這樣的話搪塞過去的。
男孩子有什么
可多多似乎還不滿意。“陰道?我有嗎?”“你沒有。只有女孩子才有陰道,你是男孩子。”“只有女孩子才有陰道,男孩子沒有?”多多疑惑地看著我。我肯定地點點頭,說:“是的!”“那男孩子有什么呢?”聽到這里,我的頭皮開始發麻了。
忽然想起來,我曾經買過一本講解人體結構的書,上面有很多人體圖片,包括男性、女性的身體結構,寶寶在子宮內孕育的過程等,也許借助圖片的力量能讓我少一些尷尬吧。我把書找出來,翻到男性、女性身體結構圖那一頁,男性和女性的內生殖器官,比如女性的卵巢、子宮、陰道;男性的睪丸、精囊等,都畫得很清楚。我一邊告訴多多正確的名稱,一邊對比著讓他明白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結構的不同。
多多不時地驚嘆著,“原來女孩子是這樣的啊!男的沒有子宮啊!”我摸著多多的頭,思緒萬千。其實,孩子對身體的探索只是好奇心使然,適當講些科學的生理知識比讓他們自己摸索要好多了。
“媽媽,精子像個小蝌蚪,卵子像顆小蠶豆。可是,爸爸是怎么把精子放到你的肚子里去,讓它們碰見的呢?”
我的天!盡管之前我已經被多多的問題嚇到了,可這個問題還是讓我驚駭。這種好奇和探索,是孩子了解自己、探索世界的需要,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環節,如果我刻意回避,有可能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我的大腦開始急速地運轉。書!對了,這本書上一定有科學的答案。我翻著書,終于找到了那一頁。我指著書里的圖片告訴多多,成千上萬的精子順著它們的特殊通道從爸爸的身體游到媽媽的身體里,一個最勇敢的精子和卵子結合后,在子宮里發育成小寶寶,長到足夠大的時候,從媽媽的陰道分娩。因為有圖片,這個過程解釋起來并不難。多多對我的解釋很滿意:“原來我是這樣長大的啊!媽媽,我好高興,我是最強壯的那一個!”多多得意地笑起來,摟著我的臉,親了一下,認真地說:“謝謝爸爸和媽媽把我生出來!”
我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以前我覺得難以啟齒的話題,用書上的科學語言大大方方地回答,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讓他明白了生育的原理。
隨后,我又陸續和多多討論了關于珍惜生命、維護自己的尊嚴、保護自己的安全、防止性侵犯等多方面的問題,循序漸進地針對這些問題做必要的講解,讓兒子懂得尊重女性,也懂得保護自己,為孩子良好的心理和人格健康發育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