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童話,自然會想到童年。童年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里,都會留下許多美好的回憶。
兒時,我喜歡聽大人們講故事,更喜歡看那些帶有插圖的童話書。那時總以為童話里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常常幻想某一天,我會在現實中見到童話中那些神奇的精靈、英俊的王子和勇敢的仙女們,也常常會幻想我和我的小伙伴們居住在一個神奇有趣的國度里,過著無比快樂的生活,就像許多童話故事的結尾那樣:從此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然而,現實總歸是現實。兒時的那些幻想,總是“慘遭”現實的破壞。
記得有一次,鄰居胖叔叔拉回一車沙子。大人們見了就問他,這沙子是從哪兒拉來的,怎么跟紅砂糖一樣啊?胖叔叔得意地說,是從很遠很遠的、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拉來的。然后,他又神秘兮兮地對我們幾個小孩說,那個地方可好玩兒啦,遍地都是紅砂糖,白吃白拿。大伙聽了都咯咯咯地笑了,而我卻把他的話當真了。為證實這是真的,我偷偷抓起一把“紅砂糖”,躲在一個沒人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往嘴里放,還沒等全放進去,就感到不對勁了。啊!上當啦!
還有一次,我爬到一堵高高的墻上,以為從墻上跳起來就能像仙女飛天那樣在空中飛舞。我一邊準備“飛”,一邊高喊著讓小伙伴們看我“仙女飛天”的優美姿勢。結果還沒來得及充分展現仙女飛天的動作,我就重重地跌落下來,腳踝骨被嚴重崴傷,害得我好多天沒能和伙伴們跑跳玩耍了。
像這樣的小插曲,相信每個孩子都會有不少,因為總有那么一段時間,孩子們的幻想總是與現實攪在一起的。童話作家們就是根據孩子們的這一特性,編寫出許許多多的優秀童話作品,來幫助孩子們認識世界,理解人生。正如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近所說的:“孩子們的思想感情,最突出的一點是幻想,幻想貫穿著整個童年的生活。”所以,幻想把兒童與童話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當孩子們盡情暢游在童話世界中時,就能從中獲得許多啟迪。
童話豐富了我的童年生活,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想象與憧憬。后來,我有幸到《中外童話畫刊》雜志社工作,在那里我有機會接觸更多的優秀童話作品,對童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篇真正的好童話是百讀不厭、常讀常新,能夠陪伴終身的。用心去讀童話,不僅是讀故事,更是讀生活、讀人生。因為童話是生活的一面鏡子,是人生的一種折光,我們能夠從童話中讀到自己的成長。像著名作家畢淑敏讀安徒生的《海的女兒》那樣:8歲時讀到美麗可愛的小人魚,居然變成了大海上的水泡,感到倒霉和傷感;18歲時讀出了小人魚無私和高尚的不求回報的愛情;28歲時,讀出小人魚早逝的母親對小人魚的那份深深的牽掛;48歲時,讀出這是一個小人魚尋找靈魂的悲壯而凄美的故事……
童話守護著我們的童心和愛心,它使我們平凡的生命、平淡的生活煥發出非凡的魅力。來,讓我們一起讀童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