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黃金,還是先要講講“四合院的故事”。民國初年,1兩黃金可以買2畝良田,而5兩黃金就可以買北京一個四合院。但是100年后的今天,同樣的一公斤黃金等于30萬元人民幣,卻只能買到北京四合院的半個廁所。這就是“黃金無用論”的“官方版本”。這個版本還提到,1980年,一盎司黃金的價格是800多美元,近30年也就漲了700多美元,而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黃金的投資收益不如股票,更不如豬肉!
講這個故事的目的無非是想說:前一陣子,美國擊斃了本‘拉登,金價在1500美元附近出現了高位回落。于是乎,“十年黃金牛市終結”,“黃金保值無用”等等一系列看空的言論卷土重來。更富戲劇性的一幕是,當這些言論甚囂塵上之際,金價卻不聲不響的在8月站上了1700美元,再次創出歷史的新高。黃金站上1700美元之后。市場沉默了,市場也迷茫了……
沉默,因為看不清。迷茫,還是因為看不清。技術派分析:黃金在1500美元下跌后的反彈,只不過是個“次級波”,不會高過前期高點,而后會做出雙頭,并一路掉頭向下跌落。分析基本面的人士則認為,美國經濟復蘇,弱勢美元終結,而治理通脹會成為新的目標,再像伯南克之前“直升飛機式撒錢”的情形難以出現。在這種背景下,金價再漲,勉為其難。所以,無論從技術面還是基本面看,都不支持金價的上漲。可黃金偏偏開了個玩笑,昂頭站上了31年歷史的高點。難道是市場錯了嗎?難道驅動事件僅僅是因為意大利的債務危機爆發了那么簡單嗎?
市場永遠不會錯,只有看錯市場的人,并會為此而買單。因此,找找黃金上漲背后的邏輯就顯得很重要了。先說金價。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價格是圍繞價值波動的,黃金也不會例外。那為什么在黃金的6月7月淡季,卻屢創新高呢?有三種解釋:一是黃金的價格被低估了;二是黃金不光具有實物屬性,還有金融屬性,當具備金融屬性的時候,投資市場的博弈會影響它價格的波動;三是大家津津樂道的美國利用“黃金陰謀論”:操控世界的財經江湖了。
黃金價格真的是被低估了嗎?要是從“四合院的故事”來講,不是低估了,而是高估了。但是,如果看看各大投行對黃金在1600美元的估值,就會另有一番滋味。盡管金價在過去幾年幾乎翻了4倍。但全球各大投行的預測還是空前一致:“通脹調整后,目前金價與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期創下的逾2300美元歷史最高紀錄相比,仍有不小距離。”看看吧!如果按大投行們的估值,1980年時金價是850美元,可那時的美元值錢啊!按美國30年的通脹累計來算,那時的850美元與現在的2300美元是劃等號的。因此,金價是明顯被低估了,所以才有了德意志銀行說黃金在2000美元/盎司之前沒有泡沫;更有里昂證券直接把年底目標定到了2000美元。
再說說黃金的投資屬性。既然黃金在市場中交易,就有博弈,而博弈更要看那些黃金大佬們在做什么,從而判斷出黃金的趨勢。金融大鱷羅杰斯一邊大喊黃金牛市,一邊卻在拋掉手中的ETF,他去跑路了,揮揮手不帶走一片云彩。而約翰‘保爾森卻仍在堅守城池,說“每盎司達到5000美金之前,我都會堅定地持有黃金。”詹姆斯·圖克則看得更高、更遠、更強:“如果你認識到美元貶值和新興經濟體的崛起趨勢,8000美金/盎司的金價應該是合理的。”這些大佬們說的話到底靠不靠譜?只有鬼才知道!因為交易市場永遠只有江湖,沒有帝國,爾虞我詐,真真假假,唯利是圖才是這個江湖中每天上演的故事。如果你真的要聽這些大佬的話買黃金,結果只會是“無言的結局”了。
所以,就要看看最影響黃金的因素——美元了。美國利用黃金操控世界,最終成為世界霸主可有歷史了:三大戰役打得超級漂亮,一戰戰敗曾經的霸主“日不落帝國”英國;二戰讓“后起之秀”日本迷失了整整20年,至今仍未醒來;三戰矛頭直對歐盟,歐元的前途也不會太光明。三大戰役的成功,總結一段話:
30年代美國實行金本位制,瘋狂儲備了2.2萬噸黃金,并實行統換統購,使得美元一下成為世界信任的貨幣。于是,大量的美元流向世界,大量的黃金流回美國。
可是歐洲人也不傻,廢除了金本位,歐洲持有的美元又換走了美國的黃金。博弈的結果: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之后,美元像洪水一樣漫向了世界每個角落,同時美國又欠下了全球60萬億美元的債務。也就是說,一個地球人剛剛出生,它就會欠美國1萬美金,多可怕!想一想,美國3億人口能還得起世界70億人的債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能,又怎么辦?繼續發老債還新債嘍!所以,美元今后還會更洶涌的發放,貨幣還會繼續泛濫,通脹還會高企。
那黃金呢?講個事你就明白了:美國欠這么多債還不起,怎么做呢?拿黃金抵啊!不是!美國恰恰相反,經濟學家個個唱衰黃金,而美國的銀行里面的黃金就是不動。明白了吧?黃金的貨幣戰略儲備,是不能動搖的。美國如此,世界也是如此。通脹來了才是真的,黃金抗通脹還是首選。
最后,再嘮叨點黃金站上1700美元之后該怎么辦?黃金長期看漲,上面講得已經很清楚了。不過,黃金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投資品種,應該把它納入我們的投資組合中,但所有的錢都買黃金,這顯然是不對的。而金價從2008年到現在已經連續上漲了3年,從短線來說,不管是買方還是賣方,都會有一個獲利回吐,中短期可能會有一個技術性的回調,這點還需小心。另外,還要時刻關注美國的貨幣政策,如果出現加息等信號的轉向,則更要小心了。至于買什么,實物黃金和基金公司發行的黃金基金比較安全,炒紙黃金和做期貨更須知道“小心使得萬年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