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英國游學歸來,正和朋友一起準備參加廈門帆船挑戰賽,日子過得瀟灑自如。這真的是一個征戰在投資界人士的生活嗎?
這確實是譚文清投資之外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他還會去復旦學習國學,去北大聽西方哲學,去美國小鎮,近距離的接觸、觀察和學習他所崇拜的老人巴菲特等。
他的生活如此瀟灑,他的業績卻一點不差,他管理的基金總體回報超過4倍。從2000年開始負責湘財證券的直接投資部門,到成為東方富海的合伙人,10年間,他投資的9個項目,5個已上市,3個在A股,2個在美國。
譚文清不是埋頭苦干的工作狂,他性格很溫和,很多人都愛跟他湊在一起,和他聊天倍感愉悅。他熱愛生活,并且有自己獨特的愛好,那些愛好真是讓人聽到就想尖叫,比如帆船。譚文清曾發起并成立“中歐帆船隊”,并且每年都會出現在各種帆船比賽中,滑翔傘更是玩得不亦樂平,他還會和公司的人一起玩打瘋狂的小鳥游戲。
享受生活中這些愛好的同時,喜歡思考、追求無止境的譚文清也經常從運動中得到啟迪。有一次,譚文清和朋友們背著包爬了幾個小時,到山頂準備滑翔,結果天氣狀況不好,在山頂等了一整天,不得不下山。山坡滑翔運動需要遵守一些準則,比如不得一人單獨滑翔,不得在新場地使用新傘,空中交通規則等等。這是鐵律。而一旦做好準備,決定起飛,就要用全力奔跑,義無反顧地向前沖刺,而這樣反而能夠安全起飛。譚文清說:“投資也一樣,不僅要熟悉這個行業,做好充分的準備,還要待時機成熟,所有條件都具備,才能爭取成功。”
也許正是這些豐富的生活讓他增長了見識,讓他和業界精英探討人生之后有了新的領悟。在譚文清看來,即使天空烏云密布,也能找到一絲光亮。這種樂觀也是譚文清在競爭的硝煙彌漫的投資界,越走越穩的原因之一。對投資,他有堅定的“四不投原則”:“不熟的不投、不親的不投、忽悠的不投、太貴的不投。”譚文清非常清楚,投資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找到一個項目,掏錢去投,就能賺到錢的。
“任何一個項目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它背后有很多東西。千萬不要覺得自己太有能耐,因為人的精力很有限。”譚文清說,投資界是個充滿誘惑的圈子,總有人告訴你,投資什么就能賺到多少錢。所以,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坦誠,成為專業、專注和專家型的投資人。每一個行業都有它的辛勞,如果不尊重它,它就會反過來給你點顏色看看。
譚文清說:“我有點理想主義色彩,但是我堅定地往前走,所以也嘗到了甜頭。”他投資并參與創建的第一家企業,業界非常知名的健康管理機構愛康國賓,自2D07年引入美林等機構的戰略投資后,分支機構很快遍布全國,每年為150萬人提供健康體檢和醫療服務。這也是他認為對自己影響最深的企業。
“我希望自己做投資做到80歲,就像巴菲特。”譚文清說,他心目中的偉大企業有三個條件: “規模大,銷售要超過100億元;有巨大的品牌影響力,標準是等自己做了爺爺奶奶,孫輩們都知道這家企業;一定要有愛心和責任感,走得正,才能夠走得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