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來,人們總希望能像先知或預言家那樣,擁有能夠預知未來的能力,并可“一葉知秋”,或于細微中窺見博大。
預感、預知、預測實際上也是生命活動的本能,好多動物比人類預感能力強大,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例如人的感知功能,我們也稱為“第六感官”,實際上人人都在不同程度地運用著,有些是有意識地,更多的是無意識地運用。
實際上,這種預感、預知是受宇宙天地決定的,本應該是自然而然。人生于天地之間,就會與外界自然環境產生生物。物理傳感,因此會激發潛在的能量意識。聽力聰敏的,能聽到自我的心聲;視力明徹的,能看到自己的天性真情。“宇宙虛空,一切萬物與自己的本性是一體的。”而國外許多科學家據此也曾提出一個與思維過程有關的場,并稱之為“思維場”。他們發現,人們在思維過程所產生“思維場”的變化,會引起“心理障礙等癥狀”。實際上,這一觀點與我國中醫理論講的“思傷脾”完全類似,也許就是當今科學家提出的“能量無量界”吧。
我們人類生存的這個世界,關于“覺”的狀態,又分為三種類別,即不知不覺、后知后覺和先知先覺。不知不覺的人,往往得過且過,虛度年華;后知后覺的人,只能勞碌奔波并經常懊悔;先知先覺的人,不僅用心體會著生活的愉悅,感覺著每件事情與每個瞬間,而且還會享受每一次成功的樂趣。
奧地利哲學家弗洛依德認為,人的本性在幼年已定型,甚至形成的習氣還會左右一生。動物與人最大的不同,恰恰在于自我意識的不同,動物的自我意識由本能構成,而人類是思考的動物,人的自我意識除本能之外,還具有自由發揮的思想。這種人的自我意識稱之為:選擇的自由。正由于人類自我意識的獨立性,并可超脫于肉體束縛之外,才可能在不斷受到外界各種刺激干擾之下,仍有自己于動物本能的“回應能力”。如果“回應能力”與之后的結果相一致,就是先知先覺。
股市中做到先知,首先要先覺,覺不是看到、聽到、學到,而是悟到、感覺到!特別是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突變。股市操作的技巧有很多,即使你熟知了這些明白記載于書本、生動授自于各路高手的炒股技巧,卻還是難于在股市成為贏家。多數股民始終堅定著自我的有形資金,執意著股票的漲跌,堅守著市場教會你的謬誤,把自己的交易習慣與常理機械地固化下來,其結果可想而知。
在股市中,再“好”的股票也能使你賠錢,再“壞”的股票也有賺錢的機會。選擇什么樣的股票不是最重要的,而選對做多或做空的時機或節奏,才是賺錢的關鍵。
因此,《先覺》一書,不是教你如何去預測明天的漲跌,購買什么樣的股票,而是通過研究股市中自然天成的奧秘,尋找適合你自己的賺錢藝術。所以,本書從生物的原始驅動,到股市的自然關聯;從關注“非有”的東西,到跳出宇宙的困境,力求為讀者解讀一種真正的股市《先覺》大道。愿望是:縱然海沸波翻也能心境平靜,身在此“山”中,未被霧所迷,從而造就你真正成為股市中的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