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是一部百科全書,是寫作永不枯竭的源泉。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同學們要時時睜大眼睛,懷著一顆像雷達一樣敏感的心,積累社會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鮮活素材。我們注目于國家大事: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建設新農村、“十二五”新開局……我們心系著社會悲歌:地震、海嘯、洪災、泥石流……我們被身邊“感動中國”的人物感動著:“最美女支教老師”孫影,“壹基金”創始人李連杰……我們融入一個個“小社會”:鬧市、街道、公交車等,領悟每個角落里的人們喜怒哀樂。讓我們走入社會,觀察更多的人和事,思索更多的人生哲理,將它們收集到自己的素材寶庫中。
由于中學生課外閱讀量較少,作文素材匱乏,特別是時代色彩鮮明的素材積累得很少,寫起作文來自然覺得言之無物,絞盡腦汁也枉然。針對這種情況,同學們應該從教室中走出去,到社會中學習語文,提高自己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培養自己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的意識,積累豐富的社會素材,這樣寫文章時才會文思泉涌。
■
社會素材積累的方法不外乎三種:一是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的技巧。二是通過觀察,積累寫作的“原材料”。三是通過體驗,積累寫作的各種話題。
1.閱讀。
初中生閱讀的對象主要是課本和課外讀物。課本是同學們容易忽視的對象,課本不僅指語文課本,還包括其他科目中的名人逸事、成功事例等。同學們應按道德、立志、友誼、機遇、責任等不同主題進行分類積累。課外讀物不僅包括名著、童話、小說等書籍,而且還包括報紙、雜志、新聞等。我們應擴大自己的閱讀范疇,從閱讀中提取對自己寫作有幫助的信息,從而積累寫作素材。從閱讀中積累素材的幾種常見的方法有摘抄、批注、背誦等。
2.觀察。
用心觀察社會,用充滿求知的眼光關注社會熱點、焦點,這是積累社會素材最有效的方法。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一些家用電器的添置;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表現——民警指揮交通,醫生熱情為病人治病,營業員服務周到,教師關心熱愛學生,同學之間友愛互助;觀察大自然的花草樹木、蟲魚鳥獸、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菜……通過觀察,可以激起同學們的寫作欲望,幫助同學們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同學們的情操。同學們可用下面幾種方法積累:
(1)描寫。對社會中的各色人等、各種場景用細致、生動的筆觸加以描寫。描寫時要抓住其特征,抓住印象最深的地方,精雕細琢。描寫的方法有:對人物可進行語言、動作、神態、外貌、心理等多方面的描寫;對場景可選取恰當的觀察角度進行景物描寫、場面描寫等。
(2)敘述。對社會中發生的各種事情,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并用文字按其本來面目記錄下來。這是大多數記敘文的雛形,以后只需將所記之事略加修改提煉便可成為一篇記敘文。
(3)見解。某些社會現象時常會引人思索,發人深思。把這些思索記下來,便是自己的見解。這樣的見解往往是獨特的、人無我有的人生感悟,精心構思,便可寫出一篇好的文章。
3.體驗。
實踐出真知。同學們應多去體驗社會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情,用自己的心靈感悟社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我們感受大自然,感受它神秘奇幻的變化;我們感受社會,感受它的復雜;我們感受生活,感受它帶給我們的喜怒哀樂;我們感受自己的成長經歷和思想變化……所有這些體驗都能豐富我們的記憶,有助于我們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
(1)探究。我們應珍惜每一次體驗社會生活的經歷,應從社會生活的現象中挖掘更深層次的內涵。如種植花草樹木,我們應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蟲魚鳥獸,我們應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這樣,我們就為日后的寫作積累了更為實用的素材。
(2)深思。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應真實地抒寫自己的感受。如學會某項技能時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時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難、誤解時甚至受到諷刺打擊時的憤慨……把這一切所見所感寫進自己的“素材庫”。
■
【故事引入】
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斯的汽車駕駛員被困在郊外,原因是他的汽車壞了。正當他焦急萬分的時候,有一個騎馬的中年男子路過此地,這位男子用馬把克雷斯的汽車拉到一個小鎮上。當克雷斯拿出錢對他表示感謝的時候,這位男子說:“我不要求回報,但要你給我一個承諾,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你也盡力去幫助他?!痹诤髞淼娜兆永铮死姿箮椭嗽S多人,并且告訴那些被幫助的人同樣的一句話。4年后,克雷斯被洪水困在一個小島上,一位少年幫助了他。當他感謝少年的時候,少年竟然也說出了那句克雷斯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話:“我不要求回報,但我要你給我一個承諾……”克雷斯的心里頓時涌起一股暖流。愛心不需要回報,但愛心是可以傳遞的。如果說每一件善事都是一顆珍珠的話,那么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是一條金線,用愛心把它們串起來,這就是一條最最珍貴的無價的項鏈。
【生成過程】
這個故事看似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因為故事中那些人們的舉動全都出自人們內心對愛的渴求,人們都無私地奉獻著愛心。蜜蜂在幫助花朵授粉的同時,也從中得到了釀造蜂蜜的原料;雨水在滋潤大地的同時,也使自己擺脫了烏云的束縛;我們在奉獻愛心的同時,也使自己的心靈得到凈化并從中得到了快樂;在我們在幫助他人渡過難關的同時,我們自己也會受益!換句話說,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打包入庫】
我們可以由這個故事生發開來,寫一寫社會生活中有關愛心、奉獻的故事??梢詫懳覀兏冻鲎约旱膼坌?,幫助了別人也快樂了自己的故事;可以寫我們得到別人的幫助并將愛心傳遞下去的故事。請以這個內容為起點,寫一次親身經歷的傳遞愛心的故事。
暖流
□曾旭
清晨的街道,寒氣逼人。干枯的樹枝上垂著冰凌棍兒,地上結著冰,踩上去咯吱作響。我把臉埋進圍脖里,匆匆擠上了去學校的公交車。
“咦,我的公交卡呢?”站在刷卡機前,我愣住了,“該不是今早急急忙忙地忘帶了吧!這可怎么辦???”我把整個書包翻了一遍,還是找不到,身上除了媽媽給我的一百元錢生活費,沒有一張零錢。我此時的大腦一片空白,望著車上幾十個人投來的異樣目光,我想,敢情大家是把我當成逃票者了!頓時,我羞得無地自容,欲哭無淚,恨不得立馬把那一百元錢投進票箱,以證明我的清白。
“孩子,我這兒剛好有一塊錢,你拿去用吧!”我抬起頭,朦朧的淚眼中,出現一張蒼老、瘦弱的臉,柔和的笑意爬滿了她臉上的每條溝壑。眼前的這位老人穿著一件灰色棉衣,頭上裹著條很舊的花圍巾,左手挽著一個織布袋,右手心里攥著一張一元錢的紙幣,正伸到我的面前?!袄夏棠?,我不能用您的錢……”我慌忙搖頭?!皼]事的!”老奶奶慈祥的語氣很堅決,一元錢已經替我投了進去。“老奶奶,這怎么可以,我該怎么還您錢?”我不安地說道?!吧岛⒆樱崩夏棠虛崮χ业念^,微笑著說,“一塊錢還什么?不用還。”
車穩穩地前進著,太陽已從厚厚的云層后探出了腦袋,灑下暖暖光芒,注入車內。車上的人相互熱絡起來,看看我,又看看老奶奶,臉上帶著笑意。我長舒了一口氣,一改先前的忸怩不安,誠懇地對老奶奶說:“老奶奶,要不這樣吧!您到站后等我幾分鐘,我去買些東西,把錢找開,再來還您。”老奶奶又笑了:“我到前邊路口就下車了,今天我是特地進城來看孫子的。兩年前,我剛來到城里,第一次坐公交車時,身上沒準備零錢,正不知道該怎么辦時,是一個好心的小姑娘幫我投了一元錢。今天,我正好借這個機會還個人情。如果今后你也遇見像咱們這樣粗心的人,記得幫他投一元錢,就算是還我了……”
老奶奶蹣跚著下車了,可她帶來的那股暖流卻在車上擴散著,驅走了嚴寒,也驅走了人們心中的絲絲冷漠。陽光瀉下來,照射在堅冰上,反射出萬丈光芒。我的心漸漸暖和起來了。原來,愛心是不需要回報的,愛心是可以傳遞的……
點評:本文故事性強,情節引人入勝,文中的環境描寫暗示著人物的心情,對人物的心理描寫也合情合理。文章通過一個平凡的老奶奶乘車助人的小故事,反映了善待他人即善待自己的愛的哲理。若是將題目擬得涵蓋面小一點就更好了。
延伸閱讀
1.一天,甘地乘火車時,一只鞋子掉到了鐵軌上,可火車已經開動,他無法撿回那只鞋子。于是,他索性又脫掉另一只鞋子,把它扔到第一只的旁邊。一位乘客好奇地問他為什么這樣做,他微笑著說:“這樣一來,看到鐵軌上鞋子的窮人,就能有一雙鞋子啦!”
請以“愛心無限”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要求,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胡適先生鼓勵青年人做“夢”。因為“夢”代表著一種想象力、一種抱負、一些愿望以及一些對現實的不滿。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如果你有膽量,堂皇高貴地做夢,這夢就會成為預言?!?/p>
在成長的過程中,同學們一直做著“夢”。或許,你有一段關于“夢”的生動故事;或許,你有一段關于夢的獨到見解;或許,你做的“夢”曾引起你的思考;或許,“夢”讓你產生了無限的感慨……
請以“夢”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