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AI永存
那些年少的輕狂,
那些張揚的日子,
那些熟悉的瞬間,
沒有畏懼,沒有膽怯,
我用心在支持。
當年直面喬老爺子的勇氣,
當年不懼OKA合的的霸氣,
當年傷痕累累依舊堅持比賽的決心,
那些畫面,我都記得。
那時的我只是簡簡單單的看著你飛翔,
那時的我只是簡簡單單的欣賞你表演,
那時的我只是簡簡單單的支持著你,
有太多太的回憶,哽住呼吸。
現在,我在等待。
哪怕等待的日子是難熬的,
哪怕等待的日子是痛苦的,
只困相信,你會回來。
半神之境
鳳凰城的余暉中,文斯卡特,這位昔年的半人半神一臉的寵辱不驚,太多年的漂泊驅散了他當年不羈的霸氣,時光的流逝侵蝕了他原本強健的身體,此時的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兵,巨星的光環早已退散多年,但他在籃壇上留下的華彩樂章卻勢必隨著一代人的傳頌而流傳下去。今日的他,雖不復年少時扛鼎之力,卻在歲月演變中成為傳奇。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憶卡特那些絢麗的過往,重溫那些永不磨滅的瞬間,那是喬丹退役后的時光里,卡特用他的天賦、努力為我們打造的半神之境:
1998年,NBA歷史中注定銘刻的一年,偉大的飛人在這一年完成三連冠的壯舉,職業生涯橫掃六冠功成身退,卻留下無數球迷為之黯然神傷,同時,也正是在這一年,卡特進八NBA。當時的他那么的青澀,沒有人意識到他將給世人帶來怎樣的震撼,于是在像所有的菜鳥經歷了職業生涯初期的平淡后,時間來到了2000年。
2000年全明星扣籃大賽,令眾多球迷無法忘懷的一屆,文斯·卡特用他一生中最華美的表現擊退眾多好手捧得扣籃王桂冠,人們驚嘆:時間送走了一個為冠軍而生的喬丹,卻又送來了一個為扣籃而生的卡特!當年的喧囂已隨時間漸行漸遠,但在多年后的影像重疊中,卡特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空中動作仍讓人拍案驚嘆;他的初出茅廬第一扣就贏得一片喝彩,反身360度扣籃接單臂大風車猶如一條蛟龍騰空而起,飄逸與霸氣的完美結合令場館內瞬間風雷激蕩;接下來是兄弟聯手,客串助手的表弟麥迪順勢把球向地板上一擲,表兄卡特隨后跟進,接球,起跳,空中胯下換手,把球狠狠劈進籃筐!凌空龍飛動,傲氣貫長虹!可以說這樣的表現已經十足是冠軍成色,觀眾席上的觀眾早已起立吶喊,但卡特的表現卻還未終止,最震撼人心的一扣開始,這也是此后多年被回放次數最多的扣籃鏡頭之一:卡特三分線外運球,起步,瞬間已至籃下,跳起,展狼腰,舒猿臂,球進,單臂掛筐!剎那間,球館頂棚幾乎被觀眾巨大的聲浪掀翻,10分的記分牌在觀眾席上連接成一片汪洋大海,評委之一的“微笑刺客”以塞亞托馬斯早已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與震驚,單膝跪在場邊,卡特以手指天,立在球場中央,正如一尊凌駕于眾生之上的真神。這一刻,一切是那么美好。人們知道喬丹退役后新的勢力終于在蕓蕓眾生的矚目中晾艷崛起。扣籃冠軍,除卡特外,不作第二人想!
扣籃大賽折桂后,卡特聲名鵲起,成為聯盟中炙手可熱的超新星之一,這樣的地位自然為他贏得了美國隊的垂青,于是在悉尼奧運會的賽場上,我們又看見這個躊躇滿志的年輕人,這一次,他披著神曾經穿過的9號球衣,為國效命,這一次,他讓五大洲的觀眾目睹了一道劃破長空的神跡:在與法國隊的比賽中,雙方各逞其能,互不相讓,膠著中,一次在法國隊前場的爭奪,卡特在三分線外得球,隨后長驅直八,直插腹地,法國隊的中鋒維斯自然不肯將禁區拱手讓人,可就在他要跳起阻擋的一刻,一個白色的身影在他面前拔地而起,一道勁風呼嘯而過,接下來,韋斯聽見籃球刷網的聲音和觀眾震耳欲聾的歡呼聲,維斯回過頭,看見卡特振臂怒吼,氣貫長虹,沒錯,電光火石之間,卡特飛過了法國隊的7尺長人維斯完成了一次與籃筐的親密接觸!這一幕,多年后成為球迷心中不可忘卻的經典,同時,這記“拿破侖飛躍阿爾卑斯山”般的壯舉也將卡特送上神壇。
奧運會折桂后,卡特帶著巨大的聲望和爆棚的人氣開始了新賽季的征程,也正是在這賽季的季后賽中,卡特與艾弗森,兩位后喬丹時代的偉大后衛展開了一場滴血的戰役,最終,卡特的猛龍隊惜敗給了艾弗森的76人隊,那一年的總決賽成就了“答案”艾弗森的“戰神傳說”,但卡特的潛力仍然讓人們覺得一個偉大時代終將到來,或許,這個時代可以被命名為:半神卡特。
然而歷史總是出人意料,自古天妒英才,傷病猛于虎,半神卡特也沒能躲過命運的詛咒,膝蓋,成了他生命中的“阿喀琉斯之踵”,2002年的膝傷之后,曾經那個頭腦與身體均傲視群雄的半神卡特不復存在,他的攻擊力雖然仍處于聯盟上中游,但他的身體已無法再支撐他做出天馬行空的空中翱翔,我們雖然欣喜的看到他的投射能力大幅度提高,看到他出走多倫多,與基德、杰弗森在新澤西組成夢幻三重奏,但我們也不得不為所有熱愛籃球的朋友發出這樣一種哀鳴:那個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的半神終于在傷病與時光的雙重侵襲下,褪下半神的華袍,淪為凡人。
多年過去,卡特再沒能找回昔日半神的榮光。然而作為一名追隨卡特多年的球迷,我仍為卡特受困于傷病卻未毀于傷病而自豪。的確在傷病后,他的絢麗大打折扣,今日的他,早已是生涯暮年,聯盟的停擺更是間接縮短了他的職業生涯,或許不久以后他就將離開籃壇,但這些年,他的自強不息仍讓人為之擊節叫好,這些年的奔波奮斗,在新澤西、鳳凰城的辛苦付出仍然讓人們由衷敬佩,他早已不是半神,半神之境也不復重演,但他用自己的努力成為了一部傳奇,我們可以說,半神之境,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