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阿密美航球館,在這塊五年前讓所有達拉斯球迷心碎的地方小牛終于一嘗總冠軍的滋味。
過去十年,藍色牛仔的氣質中狂野與脆弱并生,他們擁有颯爽的進攻和豐腴的陣容,卻始終缺少一根藍色的骨頭。所以他們一路走來曾丟盔卸甲:總決賽被翻盤之后的四年,他們竟三度折戟季后賽首輪。
正當無數人為達拉斯朱顏漸老而唏噓的時候,執著的牛仔往自己的體內注入一塊藍色骨頭,于是,之前的所有苦難都成為涅圣殿上燃起的焰火。
33歲的諾維茨基,38歲的基德,34的特里,33歲的馬里昂……當一幫老將舉起奧布萊恩杯的時候,他們再次向世人證明了:堅持是一種美,理想主義者在這個浮躁快餐的世界依然有自己的生存空間。2011年夏天,這是最好的勵志故事。
GAME1 二人世界
終場哨響,詹姆斯和韋德緊緊相擁,“恭喜你獲得第一場總決賽勝利!”韋德在詹姆斯耳邊說。一旁的波什豎起三根手指——意指邁阿密距離總冠軍只差三場勝利。詹姆斯砍下熱火最高的24分,另有9個籃板和5次助攻,他完成了2007年總決賽被馬刺橫掃后雪恥的第一步。
為了限制詹姆斯,小牛對其實施了防突不防投的策略,但沒想到詹姆斯全場三分球5投4中,事實上,韋德在三分線也有4投2中的表現,而他之前三個系列賽上的該項命中率只有27.3%(33投9中)。所以對于達拉斯人而言,他們多少有點含冤而死的味道。

誰都知道,投籃是靠天吃飯——收益越高,風險越大。熱火方面也不否認這個晚上運氣站在了他們一邊,畢竟詹姆斯和韋德雖然都是天賦異稟的超級巨星,但他們絕對算不上出類拔萃的三分投手。更何況,談及一名球員是否走運,就看他能否在恰當的時機將球扔向籃筐。詹姆斯第三節在馬里昂頭頂命中那記超高難度的壓哨三分,幫助熱火將領先優勢擴大到4分,徹底扭轉了比賽的走勢。用評論員德懷爾的話說:“如果他連這種球都能投進的話,那么你拿什么擊敗這支球隊?”如果那球沒進,我們很可能會指責詹姆斯強逞英雄;但那球進了,我們只能贊許他的勇氣,慨嘆他的運氣。至于韋德在終場前三分鐘命中的那記三分球,當時進攻時間綽綽有余,基德防守到位,這絕對是一次不明智的投籃,但既然球進了,你就無話可說。
韋德和勒布朗的“個人英雄主義”為熱火贏得了比賽,主教練斯波爾斯特拉一邊說這是“一直發生的事情”,一邊也感覺到了一絲憂患。“把球傳起來,讓多名隊友融入進攻,這是更好的進攻節奏。”斯波爾斯特拉說,“但在進攻時間即將耗盡的時候,我們需要勒布朗和韋德不失時機地出手,而這兩個家伙都能在投籃節奏好的情況下命中跳投。”

斯帥知道,他的球隊需要這樣的運氣,這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雪上加霜
自從2006年在總決賽折戟沉沙敗給熱火后,諾維茨基和他的小牛一直在期待著重回總決賽。五年了,諾維茨基終于來到了這個最高舞臺,上帝也為達拉斯提供了一個向熱火復仇的良機。“我的心一直在那里,自2006年后,我一直覺得有事沒有做完。”諾維茨基說。
然而,復仇的第一槍遲遲沒有打響,在熱火嚴防之下,小牛在進攻端一直未能找到自己的節奏,他們的表現完全不像是那支在西部決賽場均得到105,2分的球隊。當然,小牛也曾在比賽中取得過8分領先,并且他們也算支撐到了最后時刻才輸球,但當詹姆斯和韋德輪番掀起一波流后,
小牛能做的就是舉白旗了。
一個小小的指套包裹著諾維茨基的左手中指,他的受傷讓小牛這個夜晚雪上加霜。好在,這只是手指肌腱輕微拉傷,如果是手指骨折,那小牛隊幾乎等于繳械投降了。畢竟,小牛只有這一個超級球星,而對手卻有三個,一個完好無損的諾維茨基尚且輸掉了第一場,左手打上了夾板以后,要贏球就更難了。
這次受傷可以部分地解釋諾維茨基的低效(全場18投僅7中),雖然他依然得到了全場最高的27分,但“諾天王”比起西部決賽時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而且小牛其他球員沒能為諾維茨基提供幫助,就連達拉斯人賴以驕傲的板凳席也以17比27完敗于熱火。


身為小牛隊的重要得分手,特里、佩賈、巴里亞在下半場的集體啞火有些失常。對于特里為何不能繼續以往神勇的表現,主要原因在于詹姆斯一直在第四節時刻盯防他;巴里亞則是在突破時顧慮太多,怕對手蓋帽,突破投籃總是操之過急,沒能起到以往替補上場打亂對手節奏的作用;佩賈干脆像是在夢游,投不進,也防不住對手,只能吃一個鴨蛋下場。
“如果邁阿密投中的三分球比達拉斯多,那么達拉斯這輪系列賽必敗無疑;如果達拉斯的替補得分無法超過邁阿密,他們同樣必敗無疑。”巴克利一語道破天機。
GAME2史詩逆轉
當韋德能在季后賽上得分達到35+時,熱火就一定會贏得比賽,這個規律就像皇家同花順、瑞士黃金和巴菲特的支票一樣可靠。無論他身邊是否有優秀的隊友,無論他所在的球隊是否優秀,這個定律都沒有失效過。
總決賽第二戰,韋德打出了職業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他的突破、暴扣、妙傳以及蓋帽把整個美航球館都點亮了,全場比賽他17投13中,拿到36分,但這場他職業生涯第11次得分達到35+的季后賽,“熱火必勝”的定律卻被打破了。邁阿密人本來已經將勝利揣進口袋,但歷史性的時刻出現了,諾維茨基帶領小牛在最后時刻完成超級逆轉,達拉斯人以95比93贏下比賽,這個結果讓韋德整場的努力全部付之一炬。是的,輸掉這場不僅僅意味著熱火在這個系列賽暫時失去了主場優勢,而且還葬送了韋德的又一次封神表演。
事實證明,韋德仍能以自己的最高水平來統治比賽,但現在熱火已經不必過分依賴他,畢竟“閃電俠”的身邊有了詹姆斯和波什。但單就這場比賽而言,這兩人沒有盡到責任,辜負了韋德的表演。
詹姆斯全場比賽僅得到20分、8個籃板和4次助攻,這個數據還算不差,但他在比賽關鍵時刻玩起消失,而且他的手感也不再火熱——本場他七次出手投三分,其中五次偏離目標,包括關鍵時刻那幾個略顯勉強的出手。波什全場16投僅4中,他幾乎整場比賽都沒能在進攻端找到自己的節奏。
但熱火真的是輸在進攻上嗎?事實上他們在防守端也陷入掙扎。達拉斯人最后11次進攻投中9球,原因是熱火這一階段的防守失去了往常的壓迫性和侵略性,這讓韋德辛苦幫熱火建立起的優勢逐漸被縮小。小牛這段時間成功發揚螞蟻啃大象的精神,一點點蠶食熱火,直至最后時刻成功反超比分。
頑強的心
當韋德投出的三分球劃過美麗的弧線應聲入網時,熱火已經領先小牛多達15分(88比73),比賽只剩下7分13秒。詹姆斯和韋德在客隊的替補席前玩起激情撞胸慶祝,看起來一切似乎都結束了……但經典和奇跡就是在人們意想不到的時候發生。熱火為他們的傲慢付出了代價,小牛因他們的頑強得到了回報。
達拉斯人是如何做到的?特里隨后接連得到8分——這是他這場比賽得分的一半——只用了三分鐘多一點的時間。馬里昂在這期間完成一次突破上籃,基德也投中一個三分球。接下來就是諾維茨基的表演,德國人在最后2分44秒里得到了其全場24分中的9分,包括終場前3.6秒用他受傷的左手完成上籃絕殺。在韋德絕望的三分球被籃筐拒絕后,小牛憑借奇跡般地在最后半節比賽打出的一波22比5,最終以95比93擊敗熱火,帶著1比1的比分回到達拉斯。這是典型的“諾維茨基一特里式”的勝利——最后時刻,堅信彼此的戲劇模式。他們彼此配合多年,這是一條同舟共濟的軌跡,那短暫而完美的一刻不過是他們多年伙伴精神的快照。
這是多么壯麗的一個夜晚,19年來首次有球隊在總決賽最后一節落后15分的情況下完成逆轉。
對于小牛而言,他們只是將系列賽大比分扳為1比1,但這次大逆轉的意義仍舊非同一般——小牛搶回了主場優勢,就像馬里昂在賽后說的那樣,“下面是五場三勝制的比賽,我們有三個主場。”
或許這場比賽也挽救了NBA的傳統價值觀念,人們重新相信,“頑強”在更多時候還是可以打敗“天賦”的。
GAME3 孤獨天王
自1985年總決賽改成“2-3-2”模式后,有11次當大比分戰成1比1,結果取得第三場勝利的球隊,最終都贏得了總冠軍。正是因為知道這個數據,諾維茨基在賽前宣稱“要像是打第七場”,但這番豪言壯語最終只為小牛換來一場惜敗,也許德國人賽后應該感慨“幸好這不是第七場”。
在這場看起來至關重要的比賽中,海伍德因臀部受傷缺席,佩賈延續低迷狀態,特里和巴里亞的表現也乏菩可陳,所以小牛值得驕傲的板凳席變得不再牢靠。事實上,這場小牛隊內只有一個人的表現是值得信賴的,如你所知,就是用21投11中得到全場最高分(34分)的諾維茨基。
諾維茨基之所以這般神勇,主要是他的隊友沒能給他帶來太大支持——除他之外,小牛其他球員加在一起是49投17中。“有些人在比賽中不專心,最近幾場比賽我們總是在玩火。”諾維茨基說,“波什最后投中那個球后,我們實際上陷入了崩潰。我們曾有機會終結比賽,但大家不會利用機會。”
諾維茨基所說的那個良機,是在比賽還剩57.4秒,雙方戰成86平時,他見對手包夾上來后,將球傳給了左側三分線外埋伏好的特里,如果這球能投中,局面將被小牛掌控。可惜,特里投出了籃外空心。
隨后一個回合,在哈斯勒姆擋拆下,波什在左側底角附近接到詹姆斯的妙傳,從容跳投命中,88比86。因為比賽還有39秒,小牛主場球迷的情緒依然高漲,但接下來他們的情緒就被澆滅了——諾維茨基在比賽還有30.2秒時出現致命失誤,他把一個準備傳給馬里昂的球傳到了觀眾席上。接下來的兩個回合,小牛球迷再度經歷喜轉悲的過程——詹姆斯投失三分球后,諾維茨基拿到后場籃板,時間僅余4.4秒。上一場,諾維茨基就是憑終場前的上籃絕殺了熱火,但這一回,他沒能導演相同的劇情。在哈斯勒姆等人嚴防下,諾維茨基投出的球砸在了籃脖子上,小牛只能接受惜敗的命運。
全場比賽他們不停地追趕差距——小牛在第二節曾落后14分,好不容易在第三節抹平差距,到了第四節又被熱火一度建立起7分優勢。你不可能總指望諾維茨基每場比賽都有如神助,像之前一場那樣最后2分44秒連得9分,率領小牛完成史詩級逆轉。
所以對達拉斯人而言,他們必須不能再陷入“挖坑一填坑”的境地了,那樣籃球豈不成了爬山。“如果落后5分,我們還能追回來,如果總是落后15分,即便有時追上了,也會在接下來的比賽中因消耗過大而失掉比賽。”諾維茨基的發飆會罵醒小牛嗎?
閃電式打擊
熱火曾一度有希望早早把勝利揣進兜里,但頑強的小牛卻一直沒有放棄追趕,他們犀利的進攻讓熱火兩位數的領先優勢多次瞬間消失,再加上熱火本身的犯規問題,比賽的懸念一直保存到了最后一刻。
此時人們發現,是韋德獨自撐起熱火的進攻重任,雖然是波什完成了最后一擊,但“閃電俠”包攬了熱火最后9分中的7分,整場比賽得到29分,抓下11個籃板,還送出了3次助攻。談到自己主導了比賽時,韋德這樣解釋:“誰在比賽中進攻多,要取決于什么樣的比賽。我們是一支憑整體打球的隊伍,關鍵時刻誰的手感好,誰就多投一些。既然我的狀態不錯,我當然要接管比賽了。”
許多人會問,那個在東部決賽上予取予求的詹姆斯哪里去了?要知道三場總決賽下來,詹姆斯第四節平均只得到3分,雖然這和他把精力主要放在防守端有關,但無論如何這也是說不過去的。事實上,相比最后關頭,韋德在開場時的表現則更令人稱道——首節他一人就得到了16分,他主導的這波“閃電式打擊”讓對手一度手足無措。
可以肯定的說,韋德比詹姆斯更適合做“總決賽先生”。因為前者不僅是言語上的領導者,他會用自己的表現來說明一切,這讓其他人都感到危機感和責任感。
CAME4 “病牛”滅火
“喬丹式”壯舉
本場比賽,小牛主帥卡萊爾做出了重要調整,鑒于史蒂文森的攻擊力過于薄弱,他在首發得分后衛派上了巴里亞,旨在加強持球進攻和分擔組織任務。然而,小牛陣中最大的變數不在這里,而是比賽前高燒不止的諾維茨基。
誰都知道,小牛不能再輸了,總決賽上可從來沒有球隊能在1比3落后的情況下成功翻盤,所以諾維茨基要帶病堅持比賽,哪怕他的體溫已經達到華氏107.4度(攝氏41.9度)——這個數字是小牛隊醫在中場休息時給他測量體溫的結果,天知道他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事實證明,諾維茨基的表現的確受到傷病的影響,除了開場三投全中外,隨后他的16次投籃被籃筐拒絕了13次。但當他找不到手感時,他做了其他能做的一切:搶籃板、拼命防守、給隊友創造空間——在他的策應下,特里拿了17分、馬里昂16分、錢德勒13分。
但如果你翻看賽后的技術統計,你仍然會發現諾維茨基仍舊是小牛隊中得分最高的球員——依靠罰球線上10罰9中的表現,諾維茨基全場得到了21分,其中在關鍵的第四節,他拿到了10分和5個籃板,幫助小牛在一度落后9分的劣勢下獲得勝利。在比賽還剩下15秒時,諾維茨基還貢獻了全場最佳鏡頭:當時他背身單打哈斯勒姆,一個轉身就把對方倚在身后,到了籃下,他右手輕輕一挑,籃球擦板后落入籃網。憑借這個進球,小牛將領先優勢擴大到5分,實際上等于將勝利裝進口袋。
這場比賽自然會讓人想起1997年總決賽第五場,當時喬丹在賽前食物中毒發燒腹瀉,但他帶著華氏103度的高燒砍了38分,得到天王山之戰的勝利。關于自己和喬丹的比較,德國人笑了:“我還差得遠,看看我的數據統計。”謙虛的德國人甚至將功勞送給了整個球隊,“我今天沒辦法在籃下完成終結,我有很多不錯的機會,但是沒能將球投進,好在其他球員表現得都非常突出,他們才是最大功臣。”
的確,諾維茨基在這個晚上19投僅6中,可論起第四節的表現,以及在這種山窮水盡、筋疲力竭也要贏的偏執勁上,諾維茨基和當年的喬丹是一脈相承。“每次暫停他都要等到最后時刻才站起來,他想節省下每一分力氣,用到球場上。”卡萊爾說,“能拼過病魔絕對不是件簡單的事情,他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球星之一。”
勒布朗的迷局
諾維茨基高燒不止,但這場比賽,詹姆斯看上去更像是病人。
實際上詹姆斯身上的“癥狀”在上一場比賽時就已經出現——熱火贏下第三場后,有媒體批評他在關鍵時刻消失,整個第四節僅投中一球,詹姆斯回應道:“我不在乎自己的得分,只要贏球就行了。”
這場比賽,熱火輸球了,而他在比賽中幾乎淪為隱形人——整個第四節,詹姆斯一分未得,失誤(兩次)比出手次數(一次)還多。當韋德在助攻。這是他職業生涯首次在季后賽上未能得分上雙,即便是常規賽,這種尷尬的情況上一次出現也要追溯到2007年1月5日。
可以肯定的是,詹姆斯在這場比賽中的每一個進攻盲點都將被放在顯微鏡下仔細審視,就像去年東部半決賽第五場,騎士在主場以88比120輸給凱爾特人,這讓克利夫蘭遭遇到隊史40年來最慘痛季后賽失利,而詹姆斯在那場比賽中表現得異常躑躅、優柔和困惑。相似的一幕在一年后再度出現,詹姆斯不僅毫無侵略性和激情可言,甚至在自己可以投籃的時候,他也把球傳給其他人。更讓人不可理喻的是,以他的突破能力,全場比賽竟僅獲得四次罰球機會,實在是暴殄天物。
相比之下,韋德顯然更加渴望這場勝利,他也貢獻了32分、6個籃板和2次助攻的全面數據。比賽最后幾分鐘,由于詹姆斯形同夢游,波什也在下半場手感漸冷,熱火只能將勝利的希望寄托在韋德身上。“閃電俠”包辦球隊14分中的7分。終場前30.1秒,熱火以80比82落后,韋德走上罰球線。第一罰,皮球在籃筐上彈了一下,然后才勉強落入網窩。第二罰彈筐而出,錯失扳平比分的機會。“只是籃球之神沒眷顧我們,他已經有其他的安排了。”韋德說。
在籃球之神把這個系列賽安排成21比2,它還會如何導演這個系列賽?
CAME5 三雙和三分雨
恐怖三分
讓我們來回憶一下西部半決賽第四場小牛對陣湖人時的情形?當時小牛全場整整投中了20記三分球,其中特里10投9中,佩賈6投全中……總決賽打到第五場,那支三分球追魂奪命的小牛終于回來了。
此役小牛全場一共扔進了13記三分球,而他們僅僅用掉了19次出手機會。在三分球投得如此瘋狂的情況下,小牛全場拿到112分——賽前特里曾說如果我們能拿到100分以上,那么熱火就必死無疑。雖然很狂妄,但起碼應驗了。
這個晚上,小牛眾將士在遠投時似乎都安裝了瞄準鏡。諾維茨基1投1中、基德5中3、巴里亞5中4、特里5中3、卡迪納爾1中1、史蒂文森2中1,六個人合計19投13中。
終場前1分25秒,基德的外線投籃命中幫助小牛取得五分領先,在波兩罰一中后,特里的大心臟壓哨三分(終場前33秒)讓分差來到7分,此時熱火已經無力回天。
當然,小牛隊的第一功臣還是諾維茨基,經過了兩天休息后,德國人的高燒已經基本退去,表現也更加從容。在第三節比賽還剩下7分6秒時,諾維茨基在波什的手已經封到自己臉上時,仍然命中了一記弧度極高的三分,球入網的一瞬間就像利刃劃破長空一般,這匪夷所思的一球讓熱火這邊全體目瞪口呆。
其實這場比賽也像之前三場那樣出現一些波折,在第四節還剩5分16秒時,小牛在一度領先9分的情況下被熱火反超一分,此時美航中心瞬間變得鴉雀無聲。暫停中,一向冷靜的諾維茨基沖著隊友一通怒吼,而這也喚醒了看似已經全無士氣的隊友,隨后的比賽也重新納入小牛自己的軌道上。
拿下本賽季最后一個主場后,諾維茨基像往常一樣高舉雙手,在一片藍色的海洋中,靜靜地走回了更衣室。距離夢寐以求的總冠軍,他和小牛都只差一場勝利。
三雙無用
總決賽第四場,詹姆斯因為打得“軟”,賽后飽受質疑。第五場開始前,他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出“不成功便成仁”的豪言,邁阿密的球迷也期待詹姆斯能上演“王者歸來’的戲碼。
愿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詹姆斯在這場關鍵的天王山戰役中打得確實很用心,上場時間超過了46分鐘,得到了季后賽生涯中的第七次三雙——17分、10個籃板和10次助攻。但是,即使他打出了三雙,他還是讓人們可以輕松找到詬病他的地方。
其實詹姆斯在前三節的表現還算出色,尤其是上半場,他在21分鐘內10投4中得到g分、6個籃板和4次助攻。這是一份相當平衡而全面的數據,而10次出手又是熱火上半場全隊最高,同時詹姆斯還加強了無球跑動。他不斷地嘗試空切籃下,在攻守轉換中奮力奔跑。整場比賽最具侵略性的一球發生在第二節,當時詹姆斯從史蒂文森頭上單手摘下進攻籃板,并強硬的將球打入。在第三節,詹姆斯在諾維茨基面前不停地跳投,特別是在右側油漆區區域。此時如果你挑他身上的問題,大抵只有罰球顯得太少,這也和他此前說過的“更有侵略性”相當不符。
但到了第四節高強度的防守下,詹姆斯看上去失去了外線投籃的自信,他只嘗試了兩次中遠距離投籃——罰球線前的20尺跳投和17尺遠的底線投籃——無一命中。以往憑借令人羨慕的身體條件,詹姆斯總能在關鍵時刻通過個人能力強攻得分。退一步說,即使是在手感不佳的情況下,他也能通過造犯規能給對手帶來殺傷,而這一切在今年總決賽上竟都成了奢望。
詹姆斯一定知道,在NBA中,生死時刻是這么定義的:比賽進入常規時間的最后五分鐘以及加時賽且雙方的分差在5分之內。東部決賽,詹姆斯在生死時刻中屢有上佳表現,而總決賽當韋德總是把球隊扛在肩上前進時他卻無動于衷。這場比賽韋德多少受到小傷影響,詹姆斯本該站出來用一次次得分掌管比賽的時刻,但什么都沒有發生。
所以,即便詹姆斯成為熱火隊史上首個在總決賽得到三雙的球員,但關鍵時刻的萎靡表現稀釋了這份榮譽,正如詹姆斯本人所言,“三雙在一場失敗的比賽中是毫無意義的。”
CAME6 31年的等待
圓夢與悲情
105比95,達拉斯人以4比2贏得了這一輪充滿喧囂、爭議與戲劇性的系列賽。這是小牛在1980年成立之后,第一次得到總冠軍殊榮,他們也成為NBA第18支總冠軍球隊。
31年的等待,濃縮為這終結一戰。雖然諾維茨基在上半場12投只有1中,但依靠特里進攻端暴走的完美表現,小牛成功抵御住了熱火在第二節發起的一波14比0的反攻,并以領先兩分的優勢進入中場休息。而在決定生死的下半場,諾維茨基漸漸找到了手感,加上巴里亞、卡迪納爾和馬辛米等角色球員也不斷為球隊提供幫助,小牛因此一直掌控著比賽走勢,最終以10分優勢帶走勝利。

回顧這場比賽以及整個系列賽,人們都是懷著一種想看詹姆斯最后命運如何的心態,但故事真正的主角卻是兩位球齡加在一起達到30年的老兵——基德與諾維茨基。他們終于可以在一份難堪的名單上劃掉自己的名字:那就是在NBA混跡多年還不曾贏得一次總冠軍。
他們一個打拼了17年,一個奮戰了13年,他們都是全明星賽和最佳陣容的常客,此前也都有過率隊打進總決賽的經歷,但年復一年的經歷都是一樣的——失敗,區別無非是止步于哪里。現在好了,基德與諾維茨基終于加入了“總冠軍俱樂部”。
對于諾維茨基而言,這次冠軍之旅異常奇妙,五年前,他曾率領小牛在連贏兩場后被熱火連扳四局痛失冠軍,五年后他不但率領小牛完美復仇,而且以出色的表現成為總決賽MVP——這也是自從2007年的托尼·帕克之后,史上第二個拿到總決賽MVP的外籍球員。“如果在我職業生涯的早些年就贏得了總冠軍,也許過去的13年我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奉獻給籃球。”諾維茨基動情地說,“所以,現在的感覺非常奇妙。”
不得不承擔,自從去年小牛在季后賽首輪被“黑七”以后,他們已經和輿論眼中的冠軍級球隊劃清了界線。在本賽季常規賽上,小牛并沒有露出多少冠軍相,甚至季后賽首輪他們是最被看低的高順位球隊。此后,盡管他們最終4比2擊敗開拓者,然后橫掃衛冕冠軍湖人,五場解決雷霆,但當他們在總決賽上遭遇到熱火后,還是沒有多少人會覺得他們能熄滅“三巨頭”的火焰。這個系列賽最初的進展也是如此一一小牛僅僅是在堅持比賽而非主導比賽,可他們最終卻是在1比2落后的情況下連贏三場,隊史上第一次捧起了奧布萊恩杯。
如果沖冠失敗,對小牛任何一個球員來說,這輪總決賽在職業生涯中最終都會充滿悲情色情,但奪冠改變了這一切。不僅僅只是一枚總冠軍戒指,這足以記錄他們整個生涯對總冠軍充滿渴望并為之奮斗的瞬間。
當被問到脫離這份悲情名單做何感想時,諾維茨基說道:“當你到了一定年紀,你就會明白,你打球的一切原因都是為了那枚戒指。沒人能從我們身邊奪走它,這種感覺太好了。我們從來沒有軟弱過,一分鐘也沒有。我感到非常高興。”
現在,這個悲情名單上名字最靠前的就是26歲半的詹姆斯了,或許現在還不是他該為戒指擔心的時候,畢竟他離圓夢就只差兩場勝利。“我離總冠軍又近了一步。今年比2007年總決賽多贏了兩場球,希望下次我能比2011年再多贏兩場。”詹姆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