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無錫,這顆太湖明珠,隨著商務活動的逐漸增多,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中國(無錫)國際物聯網博覽會、中國(無錫)國際工業裝備博覽會等一批知名展會也壯大聲勢,無錫市會展業發展辦公室(以下簡稱無錫會展辦)于今年5月成立,雖然是最為年輕的城市會展管理機構之一,但是會展市場的潛力賦予了其更加堅毅的責任。無錫市貿促會會長徐惠娟自擔任無錫會展辦主任之后,一方面親自參與到展會的組織當中,另一方面也積極尋找和制定城市會展業發展規劃。“近水樓臺先得月”,徐惠娟在接受本刊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依托優勢,無錫會展業未來走向、市場定位必須富有特色,尤其在打造最佳商務會展城市的目標下,她滿懷責任與激情踏上推動無錫會展業發展之路……
優勢打造商務會展之都
長江經過的地方,太湖之濱,古代蘇杭大運河……這正是無錫展現給大家的一副“面孔”。原有的吳文化、太湖文化注入到這座城市的發展血脈中。2007年,無錫被評為國家新能源科技興貿創新基地,再加上新能源、物聯網、軟件與服務外包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無錫城市經濟取得了突破性增長……而這些都是無錫發展會展業的先決條件,也是這座城市無可比擬的優勢。
交通發達。隨著國家高鐵的建設速度加快,無錫成為長三角三小時經濟圈中的核心城市之一,碩放機場也逐漸開通了前往日本、泰國、香港、臺灣、澳門等國際航線,再加上城際快軌的開通,無錫至上海的時間被縮短為20分鐘,方便了商務人士的往來。“這就是所謂的同城效應,給企業的選擇更加豐富。”徐惠娟強調,發達便利的交通必然是無錫發展會展業的重要優勢。
產業基礎強大。“服裝、機械裝備等,是無錫的傳統行業,現在的新能源、物聯網、軟件與服務外包等產業成為城市經濟的新支柱。”徐惠娟對無錫的產業發展默熟于心,無錫是中國重要的紡織品制造基地和出口基地,中國裝備制造業基地、中國電線電纜出口基地、國家微電子高科技產業基地,“隨著新產業不斷進入無錫,需要有不同的商務平臺來促進產業升級。”依據新興產業集聚優勢,國際新能源展會、國際物聯網博覽會、國際工業設計周等品牌會展活動相繼在這座充滿生機的城市舉行,成為業界重要的活動。
市場消費能力強。采訪中,徐惠娟會長向記者舉了一些例子,在無錫,奔馳、寶馬等名車的消費量近兩年逐漸增多,“特別是無錫的零售業在江蘇省是領先的,而且正逢城市發展時期,其他市場需求也相應增多,但我可以肯定無錫有這種強大的消費能力。”市場也是決定展會是否具備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如果沒有富有活力的市場氛圍,那么展會就失去了其促進消費,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作用。
政府出臺鼓勵政策,會展設施逐漸完善。作為城市會展業的管理機構,無錫市會展辦致力于改善城市會展環境,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發展。“市政府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培育一批知名展會,發展一批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會展企業,積極將無錫打造成為商務會展之都。”徐惠娟說,為加快促進無錫市會展業發展,出臺了《關于加快促進無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無錫市會展業管理暫行辦法》、《無錫市會展業發展扶持資金管理辦法》、《無錫市會展業統計管理實施暫行辦法》和《無錫市會展業統計報表制度》五個文件和管理辦法等一系列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文件,為會展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礎和發展軟條件;2010年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正式運營,2011年博覽中心的二期工程興建完畢,再加上展館旁邊的五星級酒店建成運營,完善了場館的會議功能和其他配套服務需求。
另外,無錫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再加上獨有的旅游資源,集太湖、長江、運河、泉水、園林之美于一體,足以讓商務人士對這座城市充滿向往,也無愧于“最佳商務城市”的稱號。
完善會展產業鏈走向“四化”
第三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11月3日開幕,展會設置多項光伏行業論壇,邀請來自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代表,國際化、專業化成為其鮮明的特點。其實新能源展只是無錫發展會展業的一個縮影,“不同題材的展會要采取不同的辦展模式。”關于目前無錫會展業的發展,徐惠娟有著全面地考慮。“市場主體的缺失是現階段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但是通過會展辦的逐漸培養,相信這種市場活力可以在一段時間后彰顯。”她認為,無錫市場本來極具吸引力,再加上具備較強的消費能力,結合城市產業結構,“消費類展會、專業展將是未來無錫會展業的發展常態,也是重點推崇的題材,如奢侈品展、環保產業展、新能源展等。”徐惠娟告訴記者。
專業化、品牌化、市場化、國際化——這是徐惠娟為無錫會展業發展趨勢的概括,而這些理念則逐一體現在正在舉行的新能源展會上。本次展會在招商方面加強了對光伏企業的招展力度,并且針對光伏產業精心選擇了相關議題和活動,不僅烘托展會人氣,也為行業人士帶來最前沿的市場信息和動態;連續三年舉辦的能源大會儼然成為無錫光伏產業的名片,“我在國外拜訪相關協會時,他們都是通過能源大會知道無錫是太陽能之城,這讓我很是欣慰。”今年連續兩次去美國親自做專業觀眾邀請的徐惠娟對展會的作用感觸至深,這也是展會品牌性的根本作用;雖然展會由無錫市政府和貿促會統籌組織,但是在執行細節上還需要更多的市場專業服務商來輔助,“我認為展會就應該在未來交給市場來承辦,政府有選擇性地承擔部分工作,并不是放手不聞不問。”徐惠娟強調,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政府還有著市場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對越來越開放的市場環境,國際化的趨勢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次展會在國際性方面下足了功夫,包括邀請專家、專業觀眾,現在在場的外賓基本都是專業人士。”這也為日后無錫會展業的發展定下基調。
圍繞著市場化、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特點,無錫會展業開始了改變之旅,“會展業屬于現代服務業,是生產型服務業,那么如何利用會展服務當地經濟和產業發展是關鍵,這也是“十二五”賦予我們的責任。”徐惠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會展經濟必須服務區域產業經濟,這樣更有利于提升城市會展業的“四化”建設。
加強業界交流求創新
創新是會展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身為外貿領域的教授,徐惠娟一方面在用專業知識衡量著無錫經濟,另一方面也在繪制著會展業的發展藍圖。“應該說,無錫會展辦是會展領域的新成員,從去年成立到現在還不足一年的時間,還需要不斷更新知識和人才培養。”作為無錫市貿促會的會長,常年組織當地企業參加廣交會、國外知名專業展會,徐惠娟深切了解企業參展的重要性,更是知道如果沒有專業服務、優良的會展環境,發展會展業更像是紙上談兵。
“多年的參展、組展經驗告訴我,讓企業了解市場信息,促成交易是多么的重要,為什么不能讓中國企業不出國門就能參加高品質展會呢?”徐惠娟有著高遠的抱負。接任無錫會展辦主任之后,不僅組織人員廣泛學習各地會展政策,而且廣泛地開展與其他各地的交流活動,組織市會展業代表團赴香港、北京、上海等會展業發達城市交流,與50多個會展機構、展館、企業建立了工作聯系。
徐惠娟還向記者透露,下一階段,無錫會展辦將牽頭組織無錫市主要展館和會展企業赴上海、北京等國內外會展中心城市拜訪著名會展機構和企業,爭取吸引一批品牌會展項目落戶無錫。“計劃今年11月、12月分別在上海和北京召開兩場‘無錫會展業發展懇談會’,邀請200多家國內外著名會展機構和企業參加,重點推介城市會展業整體環境,爭取會展項目落戶無錫,促進無錫會展業發展。”
在辦展形式方面,“無錫還是以會帶展的發展模式。”徐惠娟向記者解釋,引進國際性會議的同時,將相關的展覽帶動起來,特別是無錫太湖國際博覽中心二期五星級酒店的建成,更能夠促進與便利各種會和展同時同地舉行,為無錫市的會議展覽業開拓與發展更多新的空間和契機,也正如徐惠娟所說,“引進更多的專業展覽和會議,有利于無錫當地會展產業鏈的發展和完善。”
此外,根據統計,2012年,無錫的會展項目數量將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局面,那么這就需要有專業的團隊來保證展會的順利舉行,“我堅持會展人才一定是在辦展中培養,只有實際操作展會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實用人才。”徐惠娟告訴記者,人才培養工作也納入到無錫會展辦未來的工作計劃當中。
“過去中國被認為是制造業大國,那么“十二五”期間國家產業就要向兩端延伸,即研發和銷售。作為生產型服務業的會展業不僅能夠幫助企業擴大市場,增加訂單,而且還能從根本上促進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無錫也不例外。”精通經濟的徐惠娟對會展業情有獨鐘,本著提升城市經濟、打造城市名片、服務當地企業的原則,傾盡其才,為無錫會展業發展貢獻著每一滴汗水和智慧。自信、堅韌、睿智、執著……概括出了徐惠娟的性格輪廓,這些品質也一同注入無錫會展業的血脈中,以更加矯健、優美的姿態在全國、世界舞臺精彩亮相,讓會展業之花盛開在這座“濱水花園城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