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動力系統中,初始條件下微小的變化能帶動整個系統長期巨大的連鎖反應。——這是蝴蝶效應的基本解釋。重慶,這片歷史文化深厚的巴渝之地,迅速占據世人眼球。其經濟環境的快速改善,直接引導城市經濟的有力發展。會展產業作為提升城市知名度、調節城市產業結構的有效工具,正在這片熱土上蓬勃發展,中國國際摩托車博覽會、重慶老年產品博覽會等一批知名展會迅速崛起。正當重慶會展經濟以全速發展時,展覽場地的不足再次限制了其成就品牌化、國際化的趨勢。
應時而生——重慶國際博覽中心(以下簡稱重慶國博)在眾多需求聲中拔地而起,外形酷似“蝴蝶”的重慶國博用富有巴渝特點的方式向全國乃是全球會展人士宣告:重慶會展業迎來又一次騰飛。本刊記者獨家專訪了重慶國博的業主公司重慶悅來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來公司)總經理熊寄然,詳細解析重慶國博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談到巴渝文化,頑強、堅韌和剽悍是其最具感染力的特點,巴人也以勇猛、善戰而著稱,如今,這座城市將進入另一場戰斗中:城市會展經濟發展之戰。2009年,國務院頒布于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其中提出“把重慶建成長江上游地區的會展之都、區域商貿會展中心”的要求;于此同時,中國會展產業出現由東部向西部地區梯次轉移的趨勢,并且經濟全球化的特點愈來愈明顯。如此背景下,“悅來公司作為重慶市國有重點企業,市政府的重要投融資平臺,有責任為重慶會展業乃至西部會展業發展奠定完善的硬件條件基礎。建設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被提上日程。”熊寄然告訴記者。
作為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直轄以來,重慶市的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有了快速的進步,“十一五”期間,國民經濟保持了每年12.5%的增長幅度。但是,在會展經濟方面,重慶的發展明顯落后于全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乏足以支撐大型展會的場館是重慶會展發展的硬傷,已經阻礙了重慶會展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重慶現有所有會展場館的展場面積為17萬平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個場館展場面積4.5萬平方米,雖然能夠基本滿足現代的展覽需求,但場館個體面積小,區域布局分散,已經不能滿足重慶會展業快速發展的需要。
說起這座翩翩起舞的蝴蝶式展館,就不得不提及其顯著的特色。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環境為其增添“姿色”。重慶國博中心位于重慶兩江新區,距江北國際機場7公里、距火車站13公里。公路交通網絡密集,連通機場、寸灘保稅港、重慶鐵路物流園和重慶主城各區。城市軌道交通也可以直達展館,大大方便客商的出行;重慶國博周邊的景色也可用“別具一格”來形容,中心毗鄰嘉陵江,依山傍水,充分體現了“水蘊山城”的理念和“以山為型,以水為蘊,山水共生”的意境,形成優美的生態城風貌。場館西面緊臨20萬平方米的濱江生態公園,東面緊臨40萬平方米的會展公園,南面緊臨一個生態濕地公園,北面緊臨彰顯重慶文化和地方建筑特色的悅來古鎮。“如此家境,可以稱之為全國生態環境最為優美的會展場館之一。”熊寄然說。
室內展館面積大。根據熊寄然的介紹,別具一格的重慶國博建成后室內展覽面積將達到20萬平方米,成為僅次于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的展覽新場館,位居全國第二;設計新進,功能適用。其獨特的“蝴蝶”造型已經賺足全國人民的眼球,成為重慶市的又一標志性建筑:結構上,采用先進的輕質鋼梁長跨度無柱結構,保證了場館的適用性;智能運用上,全館無線網絡和通信光纖全覆蓋;運用四級自動車輛引導系統和手機信息提示引導系統,為客商提供方便。環保技術上,運用了先進的環境自動監測系統,適時監測并調節場館內的空氣質量。如此設計,必然使重慶國博的功能性大大提升,內部16個場館和多功能廳,均為長方形平層無柱展廳,會展場館外配有上萬個停車位,不僅能舉辦大型展覽、高端會議,還能滿足商業演出、體育比賽及大型宴會等各類需求。
此外,完備的配套設施使重慶國博周邊極具商業開發價值。“圍繞重慶國際博覽中心,規劃建設三大功能區域,打造集吃、住、行、游、購、娛于一體的國際會展城。”熊寄然向記者分析,一方面是會展產業區,主要吸引會展策劃、設計、搭建、執行、物流和會展廣告及設計、禮儀等與會展活動直接相關企業入駐;另一方面則是商業配套服務區,規劃建設餐飲街、購物中心或商業步行街和各種層次的酒店群。三是休閑娛樂文化區,規劃建設凸顯吊腳樓、老茶館,石板路等濃厚重慶元素的休閑娛樂街。
“重慶已經成為了中央布局的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重慶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將極其快速,一定能夠成為西部的經濟中心。”熊寄然對城市未來的發展有著充足的信心,這也對重慶國博賦予了長遠的意義。打造一個聚焦會展的新標桿、引領行業的新品牌,以品牌效應帶動產業發展,真正實現會展城與會展館“城館共建,建管合一,相輔相成,比翼齊飛”。——這就是悅來公司對重慶國博的定位,按照“會展中心圈”的理念,未來幾年,在博覽中心周邊,將建成密集城市商業帶,五星級酒店、大量5A級寫字樓和大型購物中心,成為最重要的、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副中心。
如果優秀的硬件設施配以完備的管理運營體系,必將是珠聯璧合,套用一句廣告語:鮮的有一套!“集團的管理上,我們積極引入國際國內先進展館經驗,推行扁平化管理、快捷化溝通,以最實效、最科學的管理模式引導市場化運營,總體部署與優化調控相結合。”作為管理公司,悅來公司積極尋求多方經驗和幫助,認真梳理市場發展現狀,為重慶國博制定了一套完備的管理運營機制。熊寄然坦言,場館的運營和管理對集團來說是一個挑戰“我們的團隊正在以最快的方式融入會展行業,深入研究優秀會展企業,抱著積極的學習態度,向會展先進城市學習、向國內外先進場館學習。”而且熊寄然堅信,雖然重慶國博起步較晚,但只要“我們抱著積極學習的態度,廣泛吸收先進場館的管理經驗,我相信我們能能夠管理好西部第一大、未來最具影響力的會展場館”。
改變時時刻刻在發生,重慶國博建立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不僅有效地改善城市場館有限的困境,接待國際大型展會難的問題,而且作為城市會展產業的載體,將進一步促進重慶會展產業鏈的發展,帶動會展經濟全面發展,最終將使城市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秉承為世界產業交流與發展提供最佳平臺的宗旨,重慶國博發揮其最為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帶給中國會展業一股新生的發展力量,這只巴渝“蝴蝶”必然翩翩起舞于行業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