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坦蕩君子到超級悶瓜
與友討論梨花教母趙麗華在微博被圍攻事件。一女性友人說,假如她丈夫是大貪,她卻充公知,可真是精分(精神分裂、性格分裂)教教主。一男性友人說,她未必知道吧。于是眾女性起哄,鄙視男人總為不相干的女人說話。
梨花教母究竟是否知道此事,只有她自己最清楚。拋開此個案,男性友人所言,其實是一個普遍性真理:即便在外遇之外的許多事情上,太太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位知情者。
常有女性抱怨,男友婚前是個坦蕩君子,婚后卻成了超級悶瓜,婚前在出租車上跟別人吵個架都要匯報到心靈深處的小陰暗,婚后即使跟老板鬧翻了天都故作閑云野鶴溪邊釣翁,轉頭卻向男哥們女網友大吐苦水。
“他不愛我了”,女人喜歡將一切自己所不能夠理解的事歸結于此。其實,太多的事情與愛無關。你生病,他依然是最著急的人,他臨危,腦中緊急回閃的畫面中,你依然是女主角。只是,他真的不愿意告訴你太多,原因恰恰在于你們過于親近的關系。
在我收到的情感傾訴里,常常有人說,我不想把這件事告訴父母,甚至不想跟好朋友說,我只想告訴你。這絲毫不代表我在他們生活中擁有如何重要的地位,而因為我是一個不相干的人,我無論說什么,接受或者不接受的主動權都掌握在他們手里,當他們刪除我的信件暗罵時,沒有任何負疚感,更不會有后遺癥。
從純潔小青年到狡猾老狐貍
生活上愈是親近,語言交流愈是疏遠;愈是關懷備至,不知克制的父母或配偶,收獲被交流的機會愈少。對于傾訴方來說,與其說想要解決之道,不如說是想得到片刻安寧與輕松。顯然,于傾訴本身來說,親密關系極易成為一種壓力。因為親密,對方的第一反應是無盡的擔憂,第二反應是獻計獻策,最恐怖的是第三步,他會不遺余力地監督你接受他的辦法,并將其冠之于“都是為你好”的華麗理由。你無法罵一句狗屁,然后輕點刪除鍵,因為愛與關懷是能夠迅速復制的病毒。
男人在戀愛時喜歡與女友交流,一是因為女友還未升格為親人,在她面前暴露軟弱不丟人,甚至有推動戀愛進程的功效,二是因為女友懂得說些寬解的話。當女孩變為太太,很容易角色轉換失誤,成為男人的第二個親媽,胸中無城府,嘴上有利刃,繃緊了一根管教丈夫的弦,將他的傾訴看成求教,將無意的閑話當做階級敵人出現的信號。
當一位“涉婚未深”的丈夫,興沖沖地跟太太講述自己的某位已婚朋友,泡妞被揭穿身份的糗事,太太劈頭蓋臉就是一頓教訓,不僅要他遠離這樣的花心蘿卜,更批他拿無聊當有趣,甚至有些太太,還威脅要告訴人家夫人。如果男人以為這事兒就此結束,又天真了。在此后的一兩個月甚至半年內,太太可能沒事兒就問,你還跟那個朋友一起混嗎,或者你那個花心朋友還沒離婚嗎。原本想講件輕松的趣事,結果惹來嚴峻的一課,純潔的男青年無不是在這樣的故事中迅速成長為狡猾的老狐貍。
從心理片到恐怖片
太太覺得自己沒有錯,因為她是他的親人,理應比旁人更敏感、更負責、更關心他的成長。她有無盡的理由,唯獨忘了成長永遠是男人自己的事,即便他的世界虎狼出沒,那也是他必須獨自面對的。偶有小脆弱、小煩惱,訴與太太聽,想要換來的不過是對方的一杯暖茶或會心一笑。倘若太太一定要說觀點講方法,也可一聽,但事后還執拗地實施監督,心理片就成了恐怖片。
男人尤其不愿意受太太的左右,不僅僅有那回光返照的一絲大男子主義,更重要的是,他會因此喪失身為一家之主的優越感與安全感。順從一次之后,太太可能變本加厲,從此一切都要自己聽她的,這是比與老板吵架更可怕的噩夢。相較于換太太來說,顯然換老板更輕巧易行。
“好女人是一所學校”說的是那些采陰補陽的惡棍,誤解成“好太太是一所學校”就悲劇了。好太太是為了讓男人的生活變得輕松舒適而存在的,而不是為了讓男人不走彎路而存在。你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老師,你只需做讓他感覺最舒服的女人,婚姻也絕對沒有將男人改造成完美男人的功能,它的功能只是讓戲中人在委屈的時候可以傾訴,在受挫后可以歇息。管住嘴,帶上耳,如果能夠偶爾患上健忘癥,聽過之后不再追問,是更美妙的事,只有這樣,男人才不會鸚鵡變悶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