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不知何故一見不喜,“雖無過犯,面目可憎”,但不喜歡便不相見不交談敬而遠之,當他透明也就不影響情緒。
但有些人,受不了,欲去之而后快,或是天敵或是宿怨或前生帶來的冤孽,恍如心上刺、眼中釘。
眼睛雖小,極度敏感,藏不下一粒沙,何況一根釘?眼中之釘誰以魔力植入?每分每秒都制造痛楚和仇恨,銳利且具殺傷力。
世上互為眼中釘的陌生人,就是流盡血淚恨得買兇或親手干掉對方的兩個女人——當她們愛上同一男人時。
不過原來最初最初的眼中釘不是“釘”,而是“丁”。
北宋真宗年間,宰相丁渭和太監狼狽為奸恃權干政。當時老宰相寇準尚在朝中,以剛直清廉見稱。丁渭深知其公正不阿,自己所作壞事遲早有把柄,后患無窮,就千方百計向皇上進讒言,把寇準排擠出京城。
丁渭的勾當,老百姓豈有不知?不久,民間出現了歌謠,當中有詞:“欲得天下寧,須拔眼中??;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p>
“丁”后來演變成“釘”,更象形更有感覺??上篱g一切眼中釘,都有力難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