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的余溫未消,不少女性朋友開始為自己的未來籌謀打算。近日,一款專門針對“婚姻保障”的保險產品——“紅玫瑰”年金保險(分紅型),截至10月13日,已取得了175萬元的銷售戰績。
據介紹、這是一款由生命人壽研發、通用再保險技術支持、大童保險專營銷售的創新產品,被保險人只能是女人。不僅生存金、滿期金、紅利等保單有效時的利益全部約定歸屬女性,而且以后萬一退保,退保現金價值權益也約定歸屬女性被保險人。也就是說,萬一婚變導致退保,退保金不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而只能歸屬女性。
這款明顯偏向女性的保險產品,正好吻合了《婚姻法》最新司法解釋出臺后,女性朋友們的心理預期。但除了權益只歸屬女性這樣的賣點之外,“紅玫瑰”年金保險(分紅型)與其他分紅型保險產品相比,似乎并無突出之處。
“紅玫瑰”屬于分紅型保險,以保額分紅的方式,讓客戶享受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保額分紅就是按照保險的額度分紅,理論上講,可以帶給被保險人更多的收益。但是,獲得什么樣的投資收益,取決于保險公司自身的投資能力。作為承保公司的生命人壽,今年年初剛剛取得資產管理公司牌照,而此前,它入股的股票大部分都虧損。產品賬戶方面,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40余個進取型投連險賬戶中,生命人壽進取型投連險賬戶進取I、進取II、精選股票型賬戶的投資收益率分別排名第29、第7、第25,穩健型和貨幣型在業內則排名中下。據此,生命人壽的投資能力遭到業內的質疑。
而就在近日,生命人壽因涉嫌銷售欺詐,再度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據報道,上海的譚小姐受到銷售人員許諾的高收益誘惑,購買了一份生命人壽“至瑞增額兩全保險”,基本保額為5萬元。保險經紀人稱期滿5年后,可以按照8%的年復合利率,拿到本息7萬元。時隔3年,譚小姐才發現,她只有在第5年內身故或者全殘,才能拿到7萬元,否則只能拿5萬元的基本保險金額。她算了一筆賬:按照目前3.5%的一年存款利率,5年后,5萬元銀行利息達7376元。而這只產品在過去兩年內有分紅,每年700元左右,5年也僅有3500元,還不及存款利息。
這讓我們不禁發問,同為分紅型產品的“紅玫瑰”,是否被保險人所得的分紅收益,還不及銀行存款利息呢?
當然,選擇“紅玫瑰”的投保人,也許不只是關心這款產品的投資收益,而是更關注它的保障功能,尤其是女性疾病保障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紅玫瑰”主險只提供無異于其他保險產品的身故殘疾及養老保障,若想獲得女性疾病保障,則需要附加“紅玫瑰”女性疾病保險。這對于投保人而言,則是另一筆費用支出。
此外,投保人要及時領取生存金。因為雖然生存金若不領取,可進入萬能賬戶,享受保底復利滾存收益,但是未來萬能賬戶收益存在不抵通貨膨脹率的風險,所以還是及時領取,以做更好的投資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