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四季度都是一年中消費最為旺盛的時節,10月份公布的9月最新CPI為6.1%,食品價格的增幅更是達到了13.4%。面對物價的不斷上漲,普通老百姓去囤大米、面粉、食用油、糖煙酒等商品,來實現增值是不太那么現實,但通過持有這些消費類商品的公司股票來實現收益,是否可以考慮呢?A股市場上,茅臺等公司已經延續了多年的不敗神話,而可口可樂、雀巢等消費類公司的股票在國外市場也受到長期投資者的追捧。
今年股市飄忽不定的行情,雖然令廣大股民在投資消費類股票時,顯得不那么自信,但不少基金公司卻把目光轉向了消費市場,紛紛成立了消費類基金,包括10月開始發行的大成內地消費主題指數基金在內,今年已經發行或成立的消費主題基金已經達到7只。這可以說是給投資者提供了一種選擇。
消費基金不能承受之重
從歷史表現來看,四季度是消費類公司的盈利集中增長期,大消費類包括食品飲料、醫藥、百貨行業中,估值相對合理且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公司可能會有進一步的表現機會。
對于消費類基金,媒體報道也是一片贊揚,打出“內需火熱消費強勁消費主題基金被看好”、“基金多打消費牌,弱市避風港”等標題的報道也不在少數,還有報道形象地說“騎在CPI的背上飛奔,高通脹背景下的消費類基金”,認為投資消費類基金可以跑贏CPI??墒鞘屡c愿違,今年以來,還沒有能跑贏CPI的。
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從2009年以來成立或發行的消費類基金,今年以來無一獲得正收益,其中金元比聯消費主題虧損18.6%,招商上證消費80ETF虧損16.8596,匯豐晉信消費紅利虧損15.95%。唯一獲得正收益的還是2006年成立的長城消費增值基金,不過,它今年以來也虧損了12.28%。在用數據說話的投資市場,盡管消費類基金目前處在一片贊揚聲中,但如果未來不能獲得好的收益,也將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小心謹慎為上策
雖然未來消費會不斷增長,但相關公司的股價也不一定會上漲。目前股市深度熊市,消費板塊想要逆市上漲,希望不是很明朗,過于樂觀的鼓動基民去投資消費類基金,存在一定的風險。
目前市場上已經發售十來種消費類基金,大部分的基金投資標的為酒類、食品飲料、房產、農業養殖和連鎖商業等大眾消費類公司,也有基金關注汽車、醫藥等新興的消費品類別。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合適的基金進行投資,同時選擇可承受的倉量,還可以通過定投方式有效攤低成本,以獲得長期的復利增長。
現在說消費基金抗跌、避風港,還是為時過早。大的投資市場撲朔迷離,消費類基金很難像公告中所說的那樣樂觀,未來行情會演變到哪里,需要我們擦亮眼睛,細心觀察,謹慎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