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國家版權局出臺的《出版文字作品報酬規定》是依據著作權法的基本原則和具體規定制定,其中第六條對于基本稿酬標準為“原創作品:每千字30元~100元”。隨著中國經濟迅猛發展,適當調整作品稿酬標準是應該且必須的。國家版權局已將修訂《規定》中的稿酬標準納入工作計劃。各位對此有何意見或建議?
知產饒律師:文學作品中不同類型作品應有所區別,比如詩歌追求精簡凝練,小說講究鋪陳演繹,用小說的計酬標準衡量詩歌肯定不妥。建議:1、只設立最低稿酬標準,不設上限,而交由市場解決。2、設立稿酬強制支付制度,以杜絕某些學術理論雜志社不付稿酬,反讓作者掏錢的論文發表交易現象。
劉進然:為什么只對文字稿酬標準進行立法,而不對攝影、音樂等作品進行立法,如果是保護作者利益,則僅規定不同作品的稿酬計算方式和最低稿酬即可,并根據居民收入水平浮動,剩余的交由市場去決定。
詹毅律師:當年參加過稿酬規定的修訂,自己觀點:稿酬多少還是應由市場決定,國家可以出臺報酬指導意見,但不要有硬性規定,即在法治市場的經濟條件下,應以任意性的行政指導行政行為為主,而非強制性的行政立法行為干預市場的工作。
臥書齋主:馬克思說:腦力勞動是乘倍的體力勞動,每千字30元~100元絕對是寫一篇文章比不了一個小時的體力勞動,文賤傷文人!
版權律師Jack:目前來看,稿酬完全由市場決定以規則的形式固定下來,僅僅是一個夢想。
知識產權-學術沒有圈 :下限可以有,上限不能有。淺見“原創作品:每千字30元~100元”可以修改為“原創作品:每千字30美元以上”,呵呵。
李云坤Ken:感覺應該跟行業有很大關系吧,小說發表在報紙連載和影視劇本產生的價值應該是不一樣的。
黃璞琳 :市場一方處于明顯弱勢時,政府進行必要的指導是有意義的。況且,之前已有老的不合理的指導價,不及時調整更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