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康小檔案:
電視劇金牌導演
2008年-2010年連續三年獲得全國幾十家電視臺的收視金獎,并多次榮獲最佳導演獎。
“剛剛播出的《男人幫》,涉及的時尚情感話題,不但并未獲得收視和口碑的雙贏,甚至難免惡評命運,是因為大家對主創們的期望值太高。我認為創作者很勇敢,他們有勇氣標新立異,并創造了一種都市情感劇的新風格和新模式,這是正面效應?!蓖跣】嫡f。
要有勇氣標新立異
影視圈:2011年電視劇市場總體狀態怎樣,有沒有值得注意的現象?
王小康(以下簡稱王):我覺得首先是市場繁榮,百花齊放,不像過去受政策限制較大,題材和類型比較單一,古裝和涉案更是不敢上馬。而今年古裝歷史、紅色經典、諜戰、家庭倫理、都市情感等等題材都在活躍,整體呈現著萬紫千紅的局面。而且,今年產量井噴式提升,保守估計年底會達到三萬集左右。尤其最近限娛令出臺后,很多公司又加大了投拍力度。因為電視臺取消了綜藝節目,會把更多時間留給電視劇。我估計明年產量仍會提升,市場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影視圈:電視臺拉動廣告要靠電視劇,限娛令對影視公司來說應該是利好消息?
王:這個政令為電視劇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和更廣闊的平臺,總局有關發言人也的確說讓綜藝節目為電視劇讓路。因此這個行業得到投資的機會很更多,很多公司都會奔著上市去,會繼續加大產量和播出時間,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件事。
首先在題材上,有一些會被抄襲、跟風、制作簡易流程化而做死。比如古裝宮斗劇,今年的表現似乎特別突出。在今年以前,總局一直限令古裝劇在黃金時段播出,現在限令放松,今年幾部古裝穿越和宮斗劇大火后,很多制作人把心思放在古裝戲上,而這個題材又是極易被抄襲和模仿的,所以大量盲目上馬的古裝劇,在明年是首當其沖風險最大的劇種。
影視圈:如此看來,明年會是哪個題材領軍市場?
王:今年的古裝劇熱潮會延續到明年上半年,達到一個井噴狀態。之后就是十八大,應該會有限令出臺,屆時紅色經典和諜戰仍有一定的市場。我個人比較看好都市話題性題材劇,它關注人們的真實生活,而且投資成本相對較小,又有多年商業操作的成功經驗,有穩定的收視群體和收視份額。只要在話題上做到及時和尖銳,應該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其實,任何類型都好,只要達到一個高度就很難有上升空間,包括制作和內容,很多都已經模式化了,比如諜戰和家庭倫理,整個制作環境都是全國化的。
影視圈:因為網絡的起勢,電視劇觀眾層的年齡段往下走了,這應該會引導未來的制作方向。
王:如果按常規的經驗操作,明年任何類型都會反響平平,因為太多雷同而無新意的故事。但是,我們的市場也會因此出現一些新的類型,比如心理懸疑,只要不觸碰政策底線,是一個很好未開發的空間。再比如時尚、情感、職場、話題劇,也會受歡迎?,F在,由于電視劇的受眾網絡觀眾占去一半份額,導致話題能在網絡引起熱議的劇。我覺得明年會有一些新的類型,比如心理懸疑,我只要不觸及到案件和殺人放火就沒有問題,都會有不錯的效益。而網絡市場的火爆,也為年輕演員打開市場,把他們的時尚、輕喜感等新模式做進去,肯定會產生新的東西出來。
影視圈:看起來應該是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會更受各層次觀眾歡迎?
王:對。但還要看選什么角度來詮釋這些話題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剛剛播出的《男人幫》,涉及的時尚情感話題,不但并未獲得收視和口碑的雙贏,甚至難免惡評命運,是因為大家對主創們的期望值太高。我認為創作者很勇敢,他們有勇氣標新立異,并創造了一種都市情感劇的新風格和新模式,這是正面效應。我們的市場太應該有這樣的新鮮元素了,不要總拘泥于過去死板雷同的創作模式,應該做這樣的嘗試和拓展。
影視圈:您認為在這一題材內,有哪些東西是新鮮的?
王:光是在都市情感這個范疇內,就有很多空白的地方,比如《新婚姻法》帶來的社會話題,比如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還有一大塊,就是我們目前的信仰重建話題,這些恰恰都是很有價值的話題,也是目前影視制作領域缺失的一頁。
電視劇真會越雷越火?
影視圈:我們上期做了電視劇產量過剩的選題,這個現實確實令電視人憂心忡忡,但也只能無奈觀望。
王:我預測明年比今年產量還要高,所以我非常擔心,也許到明年年底或后年上半年,會有60%的中小電視劇制作公司倒下。而電視臺方面,因為演員的酬金高,制作成本大,能夠有胃口消化不斷攀升的購片費用的,只有有數的幾家衛視,我們掰掰手指數下,也不會超過十二家。其實,優勢電視臺也會壟斷資源,如同電視劇市場一樣出現兩極分化。收視平臺弱的電視臺會越來越弱,而能買得起好劇的八大衛視,則會結成聯盟,壟斷優質電視劇和優秀電視劇創作團隊。
影視圈:哪些創作團隊會保證電視臺的收益?
王:國內真正有保證的電視劇創作團隊不會超過十五個。當然,這十五個是可以保賺不賠的,我不方便說誰的名字,但年輕導演和一線演員組建的團隊,以及長時間與電視臺打交道的團隊,他們對市場的認知已經很清晰了,電視臺也愿意買他們的戲。對于電視臺來說,他們不怕出高價,就怕沒好戲。
影視圈:您感覺今年的市場有哪部劇堪稱黑馬,口碑收視雙贏?
王:我還真說不好。今年這一現象特別奇怪,收視率高的幾部戲,口碑并不好,在同行間也很排斥。而圈里人喜歡的戲,觀眾又不太買賬。所以今年沒有絕對的,也沒有公認的好劇,只是非常熱鬧。
影視圈:原因出在哪里,電視劇創作者為何與觀眾的口味不統一?
王:可能我們自己看電視劇的視角與普通觀眾的視角不一樣。大多數中國的制作人,喜歡更具個性的東西,而觀眾要的是共性的、通俗的、直接的東西。而我們看劇更注重制作的含金量高不高,有沒有藝術價值,而觀眾不會想那么復雜,如果一部劇夠娛樂,能挑刺,讓他們茶余飯后能找個雷點自娛自樂一下也是好的。
影視圈:這是不是就應了那句“電視劇越雷越火”?
王:的確越雷越火,一部劇罵得人越多,收視率就越高?,F在很多電視劇已經成了大家發泄的平臺,平時生活里積累的一些怨氣和壓力,都需要這個平臺釋放。而網絡熱議帶動的收視效果也很明顯,網絡爭議越大,一部劇的影響力也越大。
影視圈:制作人會因此迎合觀眾找雷點的心態嗎?
王:大家現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因為觀眾也不像過去那樣會含蓄地批評。今年有幾部很火的劇,觀眾表現的并不客觀,甚至謾罵攻擊,很不好聽。作為創作者,一時很難適應。這始終是不可取的,大家應該站在一個公平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事。而電視人有時候為了迎合觀眾,幾乎百分之六十的人都在適應。說到底,收視率是一部電視劇的生命,我們現在沒有制作標準,唯有拿收視率來說事。你只有適應觀眾的要求,你才能生存,甚至去違背自己內心的訴求,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
影視圈:您一直是高產的導演,這兩年由于產量過剩帶來的片酬上漲,對于創作者來說應該是一個利好消息吧?
王:乍看這是好事,但同時你要承擔的壓力也更大。因為制作成本高了,你如果賣不出高于原來兩倍的錢,就很難收回成本。比如我去年拍的《剩女的新婚時代》,四千萬的制作經費,已經趕上古裝戲了,而且只有三十集,創作費占掉制作經費的70%,這是很痛苦的,你必須把這部劇賣上六千萬才能贏利。所以說,片酬雖然漲了,但你要付出的工作量和風險成本都更大了。如果這部戲失敗了,也許以后幾年都沒有人肯再請你。
其實,中國電視劇市場是我們自己把事情做壞了,制作單位互相抄襲、跟風,創作者盲目攀比片酬,錢帶來更多的惡果,也產生了更多不可控的因素。
影視圈:請您預測一下2012年電視劇市場的發展趨勢。
王:一面產量井噴,一面惡性積壓,電視臺和制作公司會漸趨兩極分化,到2013年上半年有一個全新的洗牌。至于電視劇質量會不會洗牌,這取決于劇本的質量,以及電視人對自己的要求。國家政策對文化產業有偏重,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這樣的好政策。
剛剛播出的《男人幫》,涉及的時尚情感話題,不但并未獲得收視和口碑的雙贏,甚至難免惡評命運,是因為大家對主創們的期望值太高。我認為創作者很勇敢,他們有勇氣標新立異,并創造了一種都市情感劇的新風格和新模式,這是正面效應。我們的市場太應該有這樣的新鮮元素了,不要總拘泥于過去死板雷同的創作模式,應該做這樣的嘗試和拓展。
一面產量井噴,一面惡性積壓,電視臺和制作公
司會漸趨兩極分化,到2013年上半年有一個全新的洗牌。至于電視劇質量會不會洗牌,這取決于劇本的質量,以及電視人對自己的要求。國家政策對文化產業有偏重,希望大家不要辜負這樣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