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經濟實用機隊,填補非正規戰空中能力缺口
美國《空天力量雜志》網站
歷史上,美國空軍從來沒有重視那些廉價的、多用途的,低技術含量的飛機對平叛作戰和建設伙伴空軍的意義。從美國空軍先驅米切爾將軍的時代開始,美國空軍就一直強調技術為先,藉以支持空軍與生俱來的進攻性和明確的戰略觀,證明空軍必須以獨立軍種存在的必要性。這種文化思維從此扎根,而將空軍還應打好非正規戰爭的現實需要冷落一旁。空軍對保持常規戰決定性優勢有著統一認知,卻不愿面對非正規戰爭,沒有及時做出相應的規劃,也遲遲不愿認可這種戰爭對空軍的要求。伊拉克和阿富汗持續至今的沖突迫切要求美空軍建立一支更加實用的部隊。目前,美國空軍中除了第6特種作戰中隊之外,再沒有能同時參加非正規作戰和幫助建立伙伴空軍的能力。可是,就是這樣一支部隊,不僅為那些只想著打正規戰爭的航空專家們以及其他特種作戰專家們所反對,還面臨著這支隊伍締造者早就預見到的缺人缺裝備的窘境。
但是,在現任空軍參謀長施瓦茨將軍的領導下,空軍至少開始討論非正規戰爭的新概念,開始評估空軍以及伙伴國家使用小型旋轉翼和固定翼及輕型空運、攻擊機的可行性。空軍將招標購買15架輕型攻擊機和偵察機,用作建設伙伴空軍的教練機。遺憾的是,這種做法無法建成一支我們所需要的、能長期應對非正規戰爭并能在全球相關地區建成有效伙伴空軍的足夠強大的部隊。預算不足和對增員限制固然是重大的障礙;但更主要的是,空軍需要克服那種一味追求昂貴高科技解決方案的思路,轉而考慮如何調用經驗豐富的空軍將士經過交叉訓練,作為空軍顧問來幫助伙伴國家維持和運作適用于非正規戰爭的機隊,藉此來擴大作戰能力。
美空軍應該建立和保持一支PC-6和9T-67或同類機型的常備機隊,執行傘降和機降任務,并可隨時改裝為執行情報/監視/偵察(情監偵)和輕型攻擊任務。這些飛機普適性強,能夠在偏僻地區開展行動而只需極少量地勤支持,且結實經用性能可靠,非常適合非正規作戰環境。在選定一系列能執行各種平叛任務的經濟型飛機的同時,還需要對軍人開展適當的平叛作戰及外語訓練,從而組成一支過硬的非正規戰常備部隊。
德國打算向沙特提供主戰坦克
德國《明鏡》周刊網站
德國準備向沙特提供先進的“豹”式坦克。這樣一來,聯邦政府將改變其幾十年來一直堅持的不向這個專制獨裁統治的王國提供重武器的方針。
根據《明鏡》周刊得到的消息,德國聯邦安全委員會(聯邦總理,國防部長和外交部長都是該委員會成員)已原則上同意向沙特出口“豹”式坦克。沙特希望購買200多輛最先進的“豹”式坦克,即“豹”2A7+型坦克。
在過去幾十年里,各屆聯邦政府一直以對以色列構成威脅為由,拒絕沙特訂購德國坦克的愿望。但現在沙特的坦克部隊不再被認為是高技術化的以色列的威脅。
“豹”式坦克僅僅是德國軍備工業的許多出口熱門貨之一,聯邦政府大力支持軍工企業在世界各地銷售其軍事裝備。
目前德國有約8萬人在從事軍備生產與交易。不僅僅是軍工企業,聯邦國防軍本身也在越來越多地參與國際武器交易,例如出售聯邦國防軍使用過的舊坦克。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提供的數據,德國的軍備出口在過去10年翻了一番。從1998至2009年,德國在國際軍備交易中的排名從第5位前移到第3位。在2006至2010年這段時間里,德國在世界軍備交易市場上所占的份額提高到約11%,只有美國(30%)和俄羅斯(23%)的軍備出口超過德國。
德國空軍駐美國訓練中心15周年
英國《作戰飛機》月刊2011年8月號
冷戰結束后,在德國進行軍事訓練和低空飛行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德國空軍決定在海外尋找適合的訓練場所。美國的新墨西哥州地廣人稀,非常適合進行各類軍事飛行訓練。尤為重要的是,在這里可以進行德國難以開展的武器訓練和低空飛行訓練。
1996年3月,首架德國空軍的“狂風”IDS戰斗轟炸機降落在新墨西哥州的霍洛曼空軍基地,5月美國德國空軍戰術訓練司令部正式宣告成立。與此同時,配備F-4“鬼怪II”戰斗機的德國空軍第1訓練中隊也駐扎在該基地。之后,隨著F-4戰機逐漸退出現役,其訓練在2004年宣布告一段落。
按照綜合訓練的原則,“狂風”戰機每年會接受幾次武器系統訓練(WST)課程訓練。每次訓練歷時9個月,內容是培訓年輕飛行員。在此之前,飛行員的訓練在臨近的德克薩斯州的謝潑德基地進行,武器系統軍官在佛羅里達的彭薩科拉海軍航空站接受訓練。在霍洛曼基地,飛行員和武器系統軍官將首次組成搭檔受訓,在9個月的訓練中,機組人員將學習到空中作戰戰術與技巧。
除了WST訓練外,訓練中心還提供其他訓練課程。例如,中心會定期展開“狂風”教官訓練,以提高他們的水平并灌輸新的訓練理念。此外,中心還開展了戰斗機武器教官教程(FWIC),目的是在最接近實戰的環境下訓練有經驗的機組人員使用“狂風”的武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