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的歷史
在人類航空史上,法蘭西民族因其杰出的貢獻,而占據著顯赫的位置。早在200多年前的1783年,法國的蒙特格非兄弟就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熱氣球,初步實現了人類飛天的夢想。之后法國又發明了氫氣球和飛艇,可以說是19世紀的世界頭號航空強國。在重干空氣飛行器領域,法國也不甘人后,1890年由阿代爾研制的“風神”蒸汽飛機實現了短暫的跳躍,為飛機的發明做出了杰出的貢獻。
在萊特兄弟發明飛機之后,法國國內更是掀起了航空熱。1908年1月,由安里·法爾曼研制的法國第一架真正的飛機試飛成功。此后法國航空事業飛速發展。1909年7月,布雷里奧駕駛自己設計的單翼機首次飛越拉芒什海峽(即英吉利海峽)。同年,世界上首個航空展在巴黎開幕。1910年3月,安里·法布爾設計的水上飛機的在馬賽爾首飛。那一時期,法國涌現出了包括法爾曼、瓦贊、紐波特、高德隆、布雷蓋、布萊里奧、斯帕德和西班牙-瑞士在內的一大批日后蜚聲國際的著名航空企業。
1914年,法國成為世界航空中心,擁有20家飛機制造公司和13家發動機制造公司,其產品遠銷世界各國。許多飛機和發動機在國外進行許可生Uo一戰期間,法國生產的飛機超過52000架,發動機超過93000臺。1918年一戰結束前夕,法國公司飛機月產量達2750架,發動機月產量達4000臺。
上世紀30年代前,法國失去了自己在世界市場上的陣地。來自英國、德國和美國的強有力競爭使法國航空公司數量減少,而其飛機性能已經落后于其對手,特別是德國。到30年代后半期,法國只有6家飛機制造公司,它們每月一共才生產40架飛機。
二戰期間,法國航空工業為法西斯德國所用。二戰結束后,法國航空工業開始改組和國有化,很快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到了50年代,恢復元氣的法國航空工業開始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研制了世界著名的“卡拉維拉”客機、“神秘”和“幻影”系列戰斗機、“云雀”直升機。與此同時,在法國政府的支持下,法國各航空企業還試飛了各種試驗型飛行器,其中包括的“三叉戟”系列混合動力(混裝渦噴發動機和液體火箭發動機)超音速截擊機、采用沖壓氣發動機的“兀鷲II”試驗機(1959年2月飛行速度達到馬赫2.19)、采用環形翼的C.450垂直起降飛機等。通過這些試驗機的測試,法國積累大量先進的航空技術,為法國站在世界航空強國之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戰之后,法國航空工業的市場表現一直不俗,在軍機和民用飛機領域有著不錯的銷量。但自上世紀90年代之后,法國的軍用飛機的市場競爭力日漸下降,曾經的招牌產品“幻影”2000已是難掩老態,而最先進的“陣風”在美國、歐洲競爭對手的打壓下,始終沒能打開國際市場的大門。當另一方面,法國主導的空中客車的發展卻是順風順水,市場占有率已與波音不相上下。這種不平衡的狀態顯然是法國人難以接受的,因此在努力推銷“陣風”的同時,法國積極聯合其他歐洲國家進行無人戰機的研制,以圖能在未來搶得市場先機。
歐洲民用飛機工業的中心
上世紀60年代,為了打破美國對商用飛機市場的壟斷,在法國的牽頭下,歐洲成立了空中客車公司。經過多年的發展,空中客車公司已經發展成能與美國波音公司分庭抗禮的客機制造巨頭,也是世界上主要的干線飛機生產商之一。截至2009年3月底,空客共出售了9223架飛機(窄體飛機6321架,寬體飛機2902架),向用戶交付了5616架客機。目前,空中客車公司的工廠里正在批量生產A320窄體客機和A330、A340、A380寬體客機。A320系列飛機是頗受歡迎的一種干線客機,每月產量超過30架。不久前,空中客車公司在中國建成了新的A320組裝線,目前在那里用從歐洲運來的零件組裝飛機。
目前,空中客車公司正在研制可以載客280-350人的新遠程干線飛機A350XWB。該機將用于補充遠程航線上的A330和A340機隊??湛驮O計了3種航程超過15000公里的機型,全都采用2臺推力為34-42噸(取決于機型)的羅爾斯-羅伊斯“遄達”XWB渦噴發動機。這幾種機型的區別在于尺寸和起飛重量。預計,原始型號A350-900XWB將于2013年投入使用,一年后推出長度稍短的型號,2015年將推出最大的型號——350座的A350-1000XWB。
在空中客車的產品序列中,525座的遠程干線飛機A380-800占有特殊的位置,該機已于2006年12月取得適航證。到2009年4月之前已經售出200架并已交付13架。2007年10月15日,新加坡航空公司獲得了第一架A380,25日完成了飛往澳大利亞悉尼的第一個商業航班。一年后,2008年10月25日,是A380-800正式使用一周年紀念日。在此之前,已經有9架飛機在新加坡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公司和澳大利亞航空有限公司服役。在一年的時間里,這些飛機在連接新加坡和悉尼、倫敦、東京,迪拜和紐約,悉尼和墨爾本與洛杉磯的航線上運送旅客超過707j名,完成了超過1600個航班,總飛行時間超過15000小時。A380-800飛機的使用表明,其運載每名乘客耗油比波音747-400少20%。
如果說空中客車最近的將來與A350XWB聯系在一起,那么下一個機型可能是150-180座的中近程飛機,它將替代A320客機。未來的中近程飛機將在2015年出現,但目前空中客車公司將這一期限改到了本世紀第二個十年末。原因在于,目前還沒有可以接受的具有良好生態性能的發動機。所有主要的發動機制造商目前都在研制這樣的雙路渦噴發動機。空中客車公司還在對將于2025-2030年問世的客機進行探索性研究。
除了制造大型干線客機外,法國在世界支線飛機市場上也占據著重要位置。1980年,當時的航空航天公司與意大利阿萊尼亞公司簽訂了聯合研制可載客42-46人的ATR42渦槳支線客機的協議。兩公司為此建立了名為ATR GIE的合資公司,該企業至今仍在生產支線飛機。ATR42飛機從1984年開始使用。5年后加長型的70座ATR72出現在空中航線上。除了客機,還生產數量有限的貨機和海上巡邏機到2009年之前,該公司已經售出979架飛機(421架ATR42,558架ATR72),交付810架(403架ATR42,407架ATR72)。80個國家的將近140家航空公司和租賃公司購買了這些小型客機。
提起達索公司,人們首先會想到“陣風”和“幻影”系列戰斗機,但達索實際上一直致力于開發公務噴氣機,其代表作便是“獵鷹”系列。達索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研制公務飛機。最初推向市場的是尺寸較小、采用2臺渦噴發動機的“神秘20飛”機。后來在1963年,美國泛美航空公司訂購了40架,其綽號先是改為“神秘一獵鷹”,后來干脆直接改名叫作“獵鷹”。從此,該機開始順利占領商務機市場。后來更先進的“獵鷹”改進型相繼問世,其中有三發的“獵鷹50”和“獵鷹900”、雙發的“獵鷹2000”。這些飛機航程遠(達8500公里),有寬敞的艙室,一般容納6-8名乘客(最多19人),十分舒適。2008年,公司公布了新改型“獵鷹900LX”,它是900系列中最先進的,用于在距離約8900公里的航線上飛行。計劃到2010年中期以前取得合格證。
目前,達索航空公司正在批量生產“獵鷹7X”。這是“獵鷹”系列飛機中最先進的型號,它可運載8名乘客,不著陸飛行11000公里。已經售出150多架。到2007年春季之前,達索公司一共交付了1800多架“獵鷹”系列商務機。2008年,公司銷售了115架“獵鷹”系列商務機,交付了72架。銷售額為37.5億歐元。2009年計劃交付不少于90架。
法國在輕型飛機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從事輕型飛機研制生產的企業有EADS索卡塔公司、羅賓、米德里、CAP航空和蘭斯飛機制造公司。在該領域最成功的公司是EADS索卡塔公司,多年來,該公司生產了采用活塞發動機的“長程賽車”、“坦皮科”、“多巴哥”、“特立尼達拉”飛機。上世紀80年代末,研制了6座的TBM700飛機,其動力裝置為1臺功率為850馬力的渦噴發動機。到2009年春季之前,一共交付了370多架TBM系列飛機,計劃到2016年前交付不少于450架。
獨立自主研制軍用飛機
法國是當今著名的世界軍用制造大國之一,是國際軍機市場上的重要角色。但必須指出的是,如果說法國在民用航空技術研制領域喜歡走國際合作的路子,那么在軍用飛機領域法國更傾向于單干。
目前,法國最重要的作戰飛機產品是“幻影2000”和最先進的“陣風”戰斗機,它們都是達索公司的產品。“幻影”2000是法國第三代戰斗機的代表作,1982年開始研制,30多年來在國際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已經出口至埃及、印度、秘魯、卡塔爾、希臘、阿聯酋、巴西和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人們熟知“陣風”則是法國目前最為先進的戰斗機。該機于1982年開始研制,上世紀90年代開始大規模測試,2002年開始向法國空軍交付“陣風C”。法國空軍和海軍分別計劃購買234架和60架。達索公司對“陣風”的出口前景寄予了極大的希望,認為該戰斗機具有很大的出口潛力。然而,多年下來,盡管曾參加過許多國家的新式戰斗機競標活動,“陣風”卻無一例外的鎩羽而歸,至今也沒能搞到一張才出口訂單。不過,在利比亞軍事行動中的搶眼表現或許能成為“陣風”外銷的一大轉機,或許在不遠未來,“陣風”終能贏得海外用戶的青睞,為達索公司賺取更多的利潤。
歐洲國家聯合研制的A400M運輸機是法國軍用航空工業的重頭戲之一。這種由空中客車公司軍用運輸機分部研制的軍用運輸機可運載37-40噸載荷飛行3150公里。按計劃,在A400M首飛之前,發動機要在C-130飛行試驗室上飛行不少于50小時,但到2009年4月之前一共才飛了幾小時。而到2009年底之前就要交付首飛。研制者和買家都對此十分擔心。進度遲緩導致開始交付的時間改至2010年。7個國家參與了A400M研制計劃,它們是法國、英國、比利時、德國、盧森堡、土耳其和西班牙。以上國家一共購買180架。此外,南非和馬來西亞訂購了12架。智利空軍計劃購買3架。一共可能會出售250-300架。
引領歐洲直升機工業潮流
法國在全球直升機市場中占有重要地位。法國研制“云雀”、“海豚”、“黑豹”、“小羚羊”及“美洲豹”等直升機在國際市場上有著不俗的銷量和良好的口碑。
法國國營航宇工業公司在上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發展研制了一種很有名的輕中型多用途軍、民兩用直升機,那就是“海豚”系列。按發展順序,最早推出的是單發的SA360C與SA361,別稱為“海豚2”。接著,法國又從“海豚2”發展出SA365M,別稱為“黑豹”,作為“云雀III”的后繼機種,1972年6月試飛原型,1973年5月,創造了三項直升機世界速度記錄?!昂k唷钡母男桶ǚ▏0毒瘋潢犛玫乃丫群头磁炐蚐A366G與SA365F。SA365N可載13名乘客,也可吊掛1600公斤重物。也可安裝全套反潛反艦武器,包括全向雷達及魚雷2枚。SA365F是從SA365N發展而來的反艦型和反潛型。
SA365M是“海豚”的多用途軍用型,別稱“黑豹”。它大大加強了戰場生存能力,機身復合材料使用比例增加了15%。座椅可防彈,油箱為自封閉設計。該機的座艙加強了抗墜毀能力,有夜視儀及電子干擾設備,座艙更適合于貼地飛行?!昂诒敝饕糜诟咄粨暨\輸,可在400公里范圍內運送2名機組人員及10名士兵或在11公里半徑內每小時運送60名士兵,機身兩側可掛22枚68毫米火箭彈加19枚70毫米火箭彈及一具20毫米炮艙,可連續執行3小時的火力支援。用于反坦克作戰時,可改掛4枚“霍特”導彈。當進行直升機“空戰”時,可掛4枚空對空導彈加一門機炮。此外,“黑豹”還能執行武器偵察、搜救,傷員后撤(4個擔架)或外吊1600公斤物資的運輸任務。
SA341/342“小羚羊”輕型直升機由原法國宇航公司(現歐洲直升機公司法國分公司)和英國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共同研制。“小羚羊”在1964年開始設計,采用“云雀”II的傳動系統、透博梅卡公司的“阿斯泰阻”III發動機和于德國伯科夫公司聯合開發的旋翼槳葉。
SA330“美洲豹”,是法國國營航宇工業公司從1963年1月開始研制的雙發中型多用途運輸直升機,1969年春天開始服役。SA330有一個高度相對較大的粗短機身,最大功率1600軸馬力左右。機頭為駕駛艙,飛行員12名,主機艙開有側門,可裝載16名武裝士兵或8副擔架加8名輕傷員,也可運載貨物,機外吊掛能力為3200公斤。可視要求帶導彈、火箭,或在機身側面與機頭分別裝備20毫米機炮及7.62毫米機槍。“美洲豹”直升機售往世界各地國家,我國也有購買。
無人機技術快速發展
近年來,無人化已經成為未來作戰飛機的發展潮流。而法國在無人機領域也不甘落后,目前法國在戰術無人偵察機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在該領域的主要代表是薩弗蘭集團旗下的薩基姆公司。
“紅隼”是法國無人偵察機的代表作,該機使用彈射器發射起飛,借助于降落傘著陸,可以3500米高度滯留5小時?!凹t隼”無人機進一步發展為“斯佩威爾”無人機,其特點是尺寸和功能載荷(45公斤)都有所增加。該機是歐洲研制的所有無人機中最成功的。除法國外,荷蘭、瑞典、丹麥和加拿大也購買了該機?!八古逋枴睙o人機從1995年開始列裝。法國十分重視微型無人機的研制。其研制工作由法國國防部軍備采購局監督。軍備采購局宣布招標,要求未來的微型無人機起飛重量小于1公斤,外部尺寸不超過250-300毫米,續航時間不少于30-40分鐘。應能攜帶攜帶微型光電傳感器并實時將圖像傳遞至便攜電腦顯示器。參加競爭的不僅有國有公司,還有私營公司。最初將選擇8個方案,然后從中選擇4個。計劃最近選擇2個優勝方案,制造試驗樣機進行評估試驗。
在無人作戰飛機領域法國近來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代表作就是“神經元”無人戰斗機驗證機計劃。與以往研制作戰飛機慣于單打獨斗的做法不同,法國在“神經元”的研制中引入了多國合作機制,在是達索公司的主持下,瑞典、希臘、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的公司也積極參與了“神經元”的研制?!吧窠浽庇媱澯?004年正式啟動,法國政府為此撥款1.83億美元,其他伙伴國也應提供了數額不小的經費。
經過兩年探索研究,達索在2006年確定了確定了“神經元”的基本設計。它采用了飛翼布局,設有兩個內置武器艙,可以攜帶GBU-12制導炸彈。機體完全采用碳纖維塑料。起飛重量約5噸?!吧窠浽倍ㄓ?011年中期開始試飛,試飛地點包括法國伊斯特爾試飛中心、瑞典韋德塞爾靶場和意大利薩季尼亞島靶場。如果進展順利,法國及其合作伙伴將在“神經元”基礎上研制其第一代無人作戰飛機,從而將歐洲帶入無人機作戰時代。
巨大的挑戰
二戰結束后,法國在航空工業的發展方面,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原則,并且在多房源予以扶持。而法國的航空工業也因此能在美蘇航空工業強大實力面前生存下來,并且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始終在國際市場上占據著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自從信息革命開始之后,飛機尤其是軍用飛機的研制費用呈現出飆升的發展態勢,而以法國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國力想在未來繼續獨立發展軍用航空工業實在是勉為其難,因此未來的法國在軍機恐怕將逐步加強與其他歐洲國家的合作,走上國際合作開發的道路。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純粹獨立的法國航空工業將不復存在,法國將以主導者的身份引領走向統一的歐洲航空工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