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發現凱恩斯
我們剛剛經歷了百年難遇、最為嚴重的經濟崩潰之一,但是經濟學卻對其發生的原因一籌莫展。同時,我們對如何阻止類似一連串危機再次來襲也束手無策。為了解決這兩個問題,我們仍舊需要凱恩斯,他仍然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思想家。20世紀最偉大的傳記作家、世界最知名的凱恩斯研究專家,《凱恩斯傳記》作者針對新的經濟形勢再次剖析凱恩斯理論,帶來許多新的發現:凱恩斯理論的核心其實是未來存在著不可避免的不確定性;凱恩斯不是國有化支持者,更不是一個監管者;凱恩斯不是永久預算赤字的忠實信徒,事實上他希望在一般情況下政府預算保持盈余;凱恩斯也不狂熱地支持政府征稅用稅;凱恩斯也不認為所有的失業都是由于總需求不足造成的;凱恩斯不主張通貨膨脹,他希望物價穩定。
作者名片: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v),英國華威大學政治經濟學榮譽退休教授。1934年7月19日出生在中國哈爾濱一個俄籍猶太富商家庭,嬰兒時就同父母一起被日本關東軍拘押在日本一年。戰后由于無法拿回在哈爾濱的巨大家產,移居英國,六十多年后才重新訪問幼時的故園(2005年9月曾來華講學)。
制度、模式與中國投資銀行發展
本書對歐美等發達國家和亞洲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銀行發展歷史進行了全面回顧,闡述了金融制度、監管模式、經營模式和組織模式對投資銀行發展的影響。在此基礎上作者對中國投資銀行20年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總結,并對2004-2007年中國證券行業綜合治理和美國金融危機后華爾街投資銀行新格局進行了深刻反思。
本書的核心觀點是:中國金融行業綜合經營的趨勢將對投資銀行發展產生巨大影響,作為金融重要組成部分的投資銀行在未來的綜合經營中將發生巨大變化;中國投資銀行將朝著金融控股公司方向發展,金融控股公司是投資銀行高級形態的組織形式,在以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綜合經營時代,金融監管方式將從現在的以機構監管為特征的分業監管模式,轉變為以功能性監管為特征的統一監管模式。全書自始至終圍繞核心觀點展開論證。在本書中,作者還建立了中國投資銀行競爭力評價體系,并針對綜合經營條件下的金融監管提出了政策性建議。
作者名片:孫國茂,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系高級訪問學者,曾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英國里丁大學商學院學習進修。長期從事公司財務理論和中國資本市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