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債務危機、全球經濟即將陷入二次衰退的擔憂而引發的金融動蕩持續發酵,知名投資大師索羅斯甚至指出,當前金融危機嚴重程度可能遠超2008年。而匯豐銀行最新一期的研究報告也明確指出,世界經濟復蘇前景日益黯淡,導致股票市場大幅下滑。而從國內看,抗通脹仍然是中國的首要政策目標,央行仍將繼續保持目前的緊縮政策不放松。國內的股票市場也因此陷入長期的萎靡不振,交易日益萎縮。對于投資者來說,股票價格的下跌直接意味著財富的縮水。那么,投資人究竟該如何看待當前錯綜復雜的局面呢?
9月7日到11日,備受全球關注的第15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廈門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開啟投洽會金鑰匙。在此之前,吳邦國委員長在閩調研指出,科技創新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也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不竭動力,要努力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在當下如此繁多的投資線條中,關注科技創新、經濟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升級這些不就是當前經濟的熱點,而隨之將產生的巨大效益,不就為投資做出最好的佐證么?
吳邦國委員長對福建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說,近年來,福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就,各項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希望各級干部群眾抓住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在科學發展的軌道上實現更好更快發展。而在平潭綜合實驗區調研時,吳邦國表示,要學習借鑒經濟特區和浦東等新區的建設經驗,充分發揮平潭的后發優勢,結合實際先行先試,努力在更高水平上擴大對外開放,為促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深化兩岸交流合作作出更大貢獻。其實,具有獨特區位優勢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目前就是國內外投資的熱點,而平潭更是重中之重。在當下海西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后,她的建設聯系海峽兩岸,牽動了無數人的神經,定將成為演繹下一波財富浪潮的主力軍。
在本屆投洽會“2011國際投資論壇”上,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說,盡管中國面臨土地、環境、資源趨緊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等新的挑戰,但在可以預見的較長時間內,中國的投資環境仍將保持明顯的競爭優勢,與此同時,中國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仍將為未來世界經濟的中心舞臺。而目前中國正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這恰恰為投資者帶來了難得的投資機遇,而且盡管世界經濟風云變化,但投資中國也不用太擔心,就如同陳德銘說的那樣:中國完整的產業配套、良好的基礎設施、充足的人力資源以及和世界的緊密聯系,為國內外的投資者提供了有利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