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辛亥一百周年紀念,中國藝術品市場也迎來了民國時期的藝術品收藏熱,一些拍賣機構特別開設了紀念辛亥百年藝術品專場拍賣活動,以紀念那些被如今的我們忽略或遺忘的歷史片段。
而論民國時期的藝術品,最能體現繼往開來的藝術風骨的便是民國瓷器。民國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反映了民國重大歷史事件和時代特征,是重要的文物遺存和歷史見證物。同時,民國瓷器對于中國傳統古陶瓷工藝和文化,既有傳承和模仿,更有變革與創新,對中國現代陶瓷發展產生了重大深遠的影響。
民國從1912年開元到1949年,僅有38年的歷史。在那段時間燒制的瓷器,品種豐富多彩,仿古瓷、名家藝術瓷等各領風騷,并涌現出一批繪瓷名家。他們大都師出名門,在繪畫界卓有聲譽,轉入繪瓷領域后,又能潛心鉆研,創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汪曉棠、王步和“珠山八友”等就是其中技藝超群的代表人物,并為民國瓷器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與此同時,中國還迎來了瓷器生產企業化時代的到來,當時先后有不少瓷業公司成立,如福建寶華制瓷有限公司、萍鄉瓷業公司、湖南瓷業公司、江西瓷業公司、川瓷公司等,期間尤以1909年成立的江西瓷業公司最為引人矚目,是景德鎮第一家官商合辦的新型企業,同時,也是最早創辦瓷業學校之一,為中國培養了大量瓷業人才。
就瓷器收藏來說,藏家歷來以高古和明清瓷器為主流,民國瓷器則向來不受重視。與動輒創下千萬元天價的古瓷相比,民國瓷器顯然要平實得多。但是如今隨著整個藝術品市場的向好,明清官窯在市面上的流通量日漸稀少,民國瓷器開始日益受到國內藏家的關注和重視。近年來,一些民國瓷精品甚至拍出了近千萬的高價,甚至超過晚清官窯的作品。業內專家認為,民國瓷器精品無論從燒造技術上,還是圖案設計、繪畫技法上,都不亞于清晚期的官窯瓷器。
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民國瓷將啟動下一輪收藏熱,并重新被市場定位和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