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育專家曾經說過:“課堂教學蘊涵著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師生們的生命活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的發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學生們的培養和教師的成長,課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農村初中英語課堂由于各種因素的制約,效率很低。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創新教學思維模式,優化教學資源,構建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自由、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采用正確的教學策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英語是一種交際工具,學了它就是為了進行交際,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沒有枯燥感,在課堂教學中我充分利用相應的直觀教具、動作表演、卡片、掛圖、實物,隨時隨地取材或根據課文內容創設語言環境,并盡量多地使用英語,逐步過渡到用英語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置身于一個英語的環境中;有意創設的語言環境,形象直觀,生動活潑,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所學英語,引起興趣。著名的教育實驗“羅森·塔爾效應”表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的期望對學生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直接影響。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讓每位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期望,并抓住各個時機將自己的熱情、關心、信賴和期望傳遞給學生,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活動和語言實踐的積極性。教師可因人而異,設計一些難易適中的問題,讓每位學生都有說的機會。教師在課堂上多使用一些激勵的話語,如:“Well done”,“Excellent”,“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We believe you are the best”,“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讓學生時時充滿自信,不斷進取。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為實現課堂有效教學奠定基礎,并且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自覺性和持久性。
二、精心組織活動,寓知識于娛樂中,進行愉快教學
愛玩、好動是初中生的天性。游戲、活動符合初學生的認知結構與心理特點。教師在課堂上穿插游戲、活動能使原本較枯燥、機械的單詞學習和句型練習變得生動有趣。實物最能吸引學生視線,實人實景更能使他們感到親切自然真實可信。根據初中生年齡特點:在寬松、莊重、和諧的學習氛圍中進行語言的學習、表演、競爭和相互評價,為真正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現象而努力。如在初一英語:打電話這一課中,我準備了兩部手機作為教學用具,并把全班學生分為兩人小組,并創設了一個用英語打電話的情景。(一個學生配合教師完成)
T:Hello!May I speak to Tom?
S:This is Tom.Who is that?
S:Yes,I would love to.
T:Do not forget to bring your football.
S:All right. See you then.
學生配合教師表演完對話,大部分學生基本弄清了對話內容,然后再放錄音,學生聽課文內容,跟讀課文內容。如此,通過用英語打電話和用中文打電話的比較,加深學生對我國與講英語國家之間打電話不同點的認識,學生在課堂表演中也正確掌握了打電話用語。
三、英語課堂要做到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采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方法,能突出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組際交流、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學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指導學生做完形填空題時,把學生分成幾組,規定15分鐘內完成一篇完形填空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共同找出答案,并說出答案的理由,然后讓各小組選出代表把本組的答案向大家做匯報,各小組匯報完后,全班師生進行討論探究,最后形成共識,使意見一致。我給學生復習非謂語動詞-ing形式時,針對學生輕易把現在分詞與動名詞的用法搞混這一現象,我列舉了例句,例如,Teaching is my job.(動名詞作主語)My job is teaching.(動名詞作表語)That is a swimming pool.(動名詞作定語)She enjoys watching football games.(動名詞作賓語)The story is moving.(現在分詞作表語)How great the working people are!(現在分詞作定語)We saw the boys playing football yesterday.The Smiths sat there watching TV.(現在分詞作狀語)我通過這些例句與學生們一起共同探討、分析、比較、內化、歸納,最后總結出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用法與區別。這樣,課堂氣氛很活躍,也達到民主和諧,師生互動的目的,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得到調動,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們的語言技能也得到提高,學習潛能和創造力也得到發揮,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
總之,有效教學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和關注。只要我們踏踏實實地立足于日常課堂教學,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不斷反思,不斷修正和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潛心鉆研探索,有效課堂教學一定能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周淑清.初中英語教學模式研究[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4
[2]劉書林.劉春燕.林躍武.英語教學新概念[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4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仙夾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