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幾何中的定點定值問題具有兩個明顯的特征,一是變中有不變或者是動中有不動,二是定值定點是什么有待探求.求解此類問題,技巧要求比較高,運算復雜,學生覺得比較困難,但是這類問題的解答還是有規律可循,結合各地高考題、模擬考題中出現的定點定值問題,總結規律如下。
一、利用方程有定解求定點
含參數方程的定解與參數變化無關,求方程的定解時,通常將參數分離,令參數系數為零,轉化為求方程組的解,解幾中的定點問題也可以先建立含參數的方程,再求方程的定解。
例.已知動圓過定點,0,且與直線x=-相切,其中p>0。
(I)求動圓圓心C的軌跡的方程;
(II)設A、B是軌跡C上異于原點O的兩個不同點,直線OA和OB的傾斜角分別為α和β,當α,β變化且α+β為定值θ(0<θ<π)時,證明直線AB恒過定點,并求出該定點的坐標。(05年山東理工)
分析:要求的是直線過定點的問題,不妨先求出直線方程,然后再分離參數,轉化為求定解問題。
解:(I)(略解)圓心C的軌跡方程為:y2=2px(p>0)
(II)設A,y1,B,y2由題意得x1≠x2(否則α+β=π)且x1,x2≠0
∴直線AB的斜率存在,由兩點式求得其方程為(y1+y2)y-y1y2=2px
然后按θ=和θ≠討論得出結論。
當θ=時,直線AB恒過定點(-2p,0),當θ≠時直線AB恒過定點-2p,。
二、利用曲線定義求解定值
圓上任意點到圓心的距離、橢圓(或雙曲線)上任意一點到兩焦點的距離之和(或差)均為定值,當要求的是定和、定差或兩點間距離的定值問題時不妨考慮動點的軌跡為相應的曲線。
例.已知常數a>0,在矩形ABCD中,AB=4,BC=4a,O為AB的中點,點E、F、G分別在BC、CD、DA上移動,且==,P為GE與OF的交點(如圖),問是否存在兩個定點,使P到這兩點的距離的和為定值?若存在,求出這兩點的坐標及此定值;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03年全國理工)
分析:要探求的是定和問題,不妨考慮求P點軌跡。
簡解:建立如圖坐標系,則A(-2,0),B(2,0),C(2,4a),D(-2,4a)
設===k(0≤k≤1)易求得直線OF方程為:2ax+(2k-1)y=0①
直線GE的方程為:-a(2k-1)x+y-2a=0②
從①,②消去參數k,得點P(x,y)坐標滿足方程2a2x2+y2-2ay=0
整理得+=1然后再對a進行分類討論可得。
三、利用平幾知識求解定值
借助平面幾何知識,可以簡化繁雜的計算,使得解幾定值問題變得簡明直觀。
例.設點P是雙曲線-=1上除頂點外的任意一點,F1、F2分別為左右焦點,c為半焦距,三角形PF1F2內切圓與邊F1F2切于點M,試判斷|F1M|,|F2M|之積是否為定值,若是定值,求出該值。(98年杭州高考模擬題改編)
分析:不妨設點P在雙曲線的右支,由公切線的性質和雙曲線的性質可知:|F1M|+|F2M|=2c,|F1M|-|F2M|=2a,所以|F1M|=c+a,|F2M|=c-a,所以|F1M|.|F2M|=c2-a2=b2
四、利用向量求解定值問題
當已知條件中出現了垂直、平行、點共線時,不妨考慮轉化成向量垂直或平行去求解。
例.過拋物線y2=2px的焦點的一條直線和此拋物線相交,兩個焦點的縱坐標為y1,y2,求證y1y2=-p2。(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數學>第二冊(上)習題8.5第7題)
分析:由題意可知焦點F(,0),設兩交點A、B的坐標分別為A(,y1),B(,y2),且y1≠y2,由與共線可得y1(-)=y2(-),化簡可得y1y2=-p2。
五、利用根與系數關系求解定值問題
圓與圓錐曲線的方程都是二元二次方程,消元后可化為一元二次方程,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關系,是求解定值問題的有效途徑。
例.過拋物線y2=2px(p>0)的焦點F,作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于A、B和C、D,求證:+為定值。
分析:因為兩直線與拋物線都有兩個交點,且互相垂直,故斜率存在,不妨設直線l1的斜率為k,則直線l2的斜率為-,直線l1的方程為:y=k(x-),代入拋物線方程消元得:
k2x2-(k2p+2p)x+=0,設A(x1,y1),B(x2,y2)是直線與拋物線的交點,由根與系數關系可得結論。
(作者單位:浙江省麗水學院附屬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