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學教育作為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不僅在中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在中等職業教育中也是舉足輕重的。作為數學教師,為了適應新世紀的要求,需要不斷地進行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創新;理念;數學;提高
隨著職業高中文化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提高職業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已成為我們職高數學教師所面臨的重要課題。眾所周知,職高的學生入學時起點相對較低,數學基礎一般偏差。而職高數學教學的內容較多,其中包括了普通高中數學的大部分內容,因此其創新性、邏輯性、抽象性要求較高,而這正使得很多的學生對數學產生畏懼心理。久而久之,造成了職高數學教學中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狀況。作為職業中學的教師,我們必須改變目前這種狀況,通過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內在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能力得到盡可能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將從以下幾方面加以闡述:
一、突出情感教育、體現創新思維
1.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在我們的教材中,有著很多可以挖掘的例子。比如在講解等比數列的時候,我們可以向學生介紹印度國王與象棋發明人錫塔的故事;這類軼事和趣事,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其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設置懸念,激發興趣。從問題答案的新奇與出人意料入手,及時探明由來,讓學生在恍然之中明白緣由,進一步突出數學學習的趣味性。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懸念”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激發學生的思維,是我們教學過程中一種比較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我國成功發射的地球通信衛星,它在赤道上空1700公里處繞地球旋轉,問它的電視信號覆蓋面為多少平方公里?若要收到全世界的電視節目,那么在赤道上空多少公里,放置多少個衛星才能辦到呢?這類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能起到激發學生興趣、開拓思維的作用。
二、結合具體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降低起點,放慢開頭。面對學生基礎差的現狀,我們必須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選準起點,放慢進度。在內容上,以低標準來要求學生,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慢慢地解決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以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同時,針對班上學生的分化狀況,盡可能地采用分層教學和分層作業,以滿足不同程度學生的需求,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2.切實作好補缺、補差工作。要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些來自不同學校、有著不同學習習慣和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的現狀。對于其中的部分差生,我們要及時的關注,缺什么補什么,或個別輔導或集體輔導。總之,對于他們,我們在給予熱情關心的同時又要嚴格要求。在思想上不能存在放棄差生的念頭,否則,從整體上提高教學質量就將成為一句空話。
三、設計知識的再生,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1.更新學習方式,體現“實踐性”。新課程倡導“積極主動、勇于探索”的學習方式,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不應只限于接受、記憶、模仿和訓練,還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F代學習方式的基本特征之一是“體驗性”,強調學生的直接參與和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得以及應用能力的培養。應該說,我們職業中學的學生尤其需要這方面的鍛煉。
2.在實際情景中應用數學。在具體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可以用數學知識直接解決還是間接解決的問題,我們都可以盡可能地將數學知識加以延伸,采取課堂討論、小組活動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學校每年要舉行運動會,運動會的場地也可以組織學生來畫,跑道的線寬、道寬的尺寸一般都有規定的標準。當100m、200m、400m、800m等跑步項目起點位置確定時,其終點位置如何確定?標槍、鉛球、鐵餅場地怎樣畫?相應的角度怎樣確定?這些運用到的數學知識雖然簡單,通過我們教師的指導,使學生領悟到跑道上也蘊涵著豐富的數學知識。
四、注重思維品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鼓勵多角度思考,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對教材中有的例題和習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思考,這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解題教學中,不能片面追求學生的思路跟教材一致、跟教師一致,而要創設態度民主型、思維開放型的課堂。教材中例題一般只給出一種解法,但其中有不少題卻有多種解法,作為教師,我們要在備課中盡量挖掘出來,在課堂上通過點拔、暗示體現出來,凡是學生有能力解決的,教師只作評價和總結。
2.鼓勵和允許學生提出質疑,培養其思維的批判性。?有一句古話叫“學貴有疑”,疑即為一種批判精神,思維的批判性是創造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特征。學生的提問質疑不僅可以鍛煉其思維能力,而且在疑的基礎上讓學生探討問題的答案,還可以培養其學習的主動性。
總之,我們的數學教學應針對職業高中的特點,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以創新思維教學為導向,在廣泛吸取傳統和他人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按照教育的客觀規律和科學的教學原則,選擇或創設恰當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成長;同時,兼顧職業高中學生的基礎、年齡等特點,有針對性地開設我們的課堂教學,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學生掌握較多的實用的數學知識,提高其創新能力,促進職業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新春.《新課程改革中數學實驗教學的認識與思考》、《數學通訊》.2007.6.(P28-29)
[2]《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2.(P4-5)
[3]丁爾升.《再談面向新世紀的數學課題》、《數學通報》.2002(1).(P22-23)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職業技術學校)